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透视课程生成:符号互动论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6-15 21:10

  本文关键词:透视课程生成:符号互动论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是一个符号互动的过程。而符号具有普遍性、社会建构性和灵活多变性的特征。符号的普遍性特征保证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与生成之中;而符号的社会建构性和灵活多变性则使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促成了新的课程意义生成的"突现"。
【作者单位】: 湖北师范学院教科院;
【关键词】符号互动论 课程生成 灵活多变性 课堂教学过程 语言表达 互动过程 建构性 普遍性 教师 情境
【基金】:湖北师范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课程生成视野下的教师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07D10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以乔治·米德和赫伯特·布卢默等为代表的符号互动论主要对社会系统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他们认为,社会活动过程主要是符号的相互作用。人们主要通过符号来定义、理解和处理他们所处的情境。人们对情境的反映,人们之间的互动,对社会结构的作用,都依赖表达共同意义的符号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礼文;西方学者视野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李群;新课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兼论师生交感互动教学模式及其构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李永东;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彭启福;宗教、迷信和科学的早期发展管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潘啸龙;《离骚》“结构”研究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丁伯林;海子:激荡着屈子情怀的诗歌烈士[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开城;;哲学视野下的文化和海洋文化[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郭敏;;土地——农村社会稳定的中心问题[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蒲琨;;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与对策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韦世林;;空符号(blank-sign)与空集合的关系初探[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5 唐国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学的视角[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6 张思齐;;论辛弃疾的接受美学思想[A];2003中国上饶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施钢;宋京晶;周蜜;;团体辅导在经济困难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肖建华;;“读图时代”的话语方式[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映松;社会财政理论与我国财政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艳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8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9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静;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世讴;管理文化的反思与前瞻[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奎清;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D];郑州大学;2001年

6 胡吉红;当前我国农村的贫困与文化扶贫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田文生;报纸品牌建设[D];厦门大学;2001年

8 董强;论自然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宋述玉;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贯彻主体性教学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京;符号互动理论——库利、米德、布鲁默[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12期

2 胡荣;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意义[J];社会学研究;1989年01期

3 黄爱华;米德自我论的来龙去脉及其要义综析[J];社会学研究;1989年01期

4 J.C.亚历山大,姜晓星;新理论运动述要[J];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08期

5 孟育群;;教师的自我意识与角色冲突[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1年02期

6 董昭江;;教育社会学中的解释学派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2年02期

7 王毅;;社会角色——一种社会微观结构形态的审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3年02期

8 杨善华,李猛;中国大陆社会学重建以来国外社会学理论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1994年06期

9 张雪君;质的教育研究法简介(一)[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4期

10 何景熙;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特征及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利生;民族社会学的视角[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永红;化学课程内容选择与生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爱吾;从拮抗到互动:转型期人际关系论[D];湘潭大学;2001年

2 张丽萍;走向“以人为本”的师生沟通[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安丽霞;交换理论背景下夫妻关系的尝试性描述[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4 张晓菲;西方人际传播理论研究评析[D];武汉大学;2005年

5 任丽涛;符号互动理论的局限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秋菊;农民工的社会融合[D];吉林大学;2006年

7 宋婷;中学合作型教师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樊瑾;非赢利组织志愿者角色认同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9 张雪峰;思想品德课师生互动行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苌庆辉;高中师生道德认识差异的社会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透视课程生成:符号互动论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3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53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a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