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的关系:上行社会比较与妒忌的链式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2-02-11 19:46
  随着互联网的大力发展与普及,人们通过社交网站平台来进行和维持日常的人际社交活动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一件事情。在早期对社交网站的研究中,研究者较为简单的把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笼统的视为一种简单地使用行为对其进行探讨。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出现了一些研究结果矛盾的现象,研究者认为有可能是由于使用者在使用社交网站时采取了不同的行为方式,即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和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研究者发现,两者对于个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进一步厘清两者的不同影响机制,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以积极地进行自我呈现、自我表露的方式进行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可以正向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增强自尊,提升自我评价;而与之相反,以大量浏览信息为主的缺乏互动的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则可能削弱个体的社会支持,降低个体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本文试图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上行社会比较、妒忌和抑郁的视角出发,探讨大学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抑郁的影响,为在新的网络社会背景下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武汉、西安两地的三所高校中共随机选取被试共1100名,剔除废...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研究综述
        1.1.1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内涵
        1.1.2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的特征
        1.1.3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的测量
        1.1.4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影响因素
        1.1.5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相关研究
    1.2 上行社会比较的研究综述
        1.2.1 上行社会比较的概念
        1.2.2 上行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1.3 妒忌的研究综述
        1.3.1 妒忌的概念
        1.3.2 妒忌的测量
        1.3.3 妒忌的影响因素
        1.3.4 妒忌的相关研究
    1.4 抑郁的研究综述
        1.4.1 抑郁的概念
        1.4.2 抑郁的测量
        1.4.3 抑郁的影响因素
    1.5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上行社会比较、妒忌及抑郁之间的关系
        1.5.1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上行社会比较的关系
        1.5.2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妒忌的关系
        1.5.3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的关系
        1.5.4 上行社会比较与妒忌的关系
第2章 问题提出
    2.1 研究目的
    2.2 问题提出
    2.3 研究假设
    2.4 研究意义
        2.4.1 理论意义
        2.4.2 实践意义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2.1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
        3.2.2 上行社会比较量表
        3.2.3 社交网站妒忌量表
        3.2.4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
    3.3 数据收集过程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4.3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4.4 链式中介模型检验
第5章 讨论
    5.1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特点
    5.2 大学生抑郁的特点
    5.3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的关系
    5.4 上行社会比较、妒忌的链式中介作用
        5.4.1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上行社会比较和妒忌的关系
        5.4.2 上行社会比较、妒忌和抑郁的关系
        5.4.3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妒忌和抑郁的关系
        5.4.4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上行社会比较和抑郁的关系
第6章 结论
第7章 研究的价值与局限
    7.1 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7.2 研究的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J]. 杨秀娟,张晨艳,周宗奎,范翠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4)
[2]他人财富情绪:妒忌的社会评估比较与认知加工分析[J]. 何幸,崔丽莹.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9)
[3]社交网站真实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线上积极反馈和一般自我概念的链式中介作用[J]. 刘庆奇,孙晓军,周宗奎,牛更枫,孔繁昌,连帅磊.  心理科学. 2016(02)
[4]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J]. 孙晓军,连帅磊,牛更枫,闫景蕾,童媛添,周宗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1)
[5]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J]. 牛更枫,孙晓军,周宗奎,田媛,刘庆奇,连帅磊.  心理科学. 2016(01)
[6]网络社交行为会增加孤独感吗[J]. 周宗奎,王超群.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3)
[7]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自尊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牛更枫,鲍娜,范翠英,周宗奎,孔繁昌,孙晓军.  心理科学. 2015(04)
[8]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J]. 姚琦,马华维,阎欢,陈琦.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0)
[9]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10]国内外妒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王月竹,方双虎.  心理研究. 2013(06)



本文编号:3620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620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8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