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父母冲突与初中生传统欺凌的关系:师生关系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0-11-03 15:22
   本文旨在探讨父母冲突、初中生实施传统欺凌、受传统欺凌与师生关系四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提供实证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使用父母冲突儿童知觉问卷、中学生传统欺凌问卷和受传统欺凌问卷以及初中生师生关系问卷,对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中学的81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22.0、Amo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人口学变量分析、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1)初中生对父母冲突的知觉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其中初二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2)初中男生的实施与受传统欺凌水平都显著高于初中女生。初二学生实施和受传统欺凌水平显著高于初一、初三的学生。(3)初中女生在师生关系的亲密性、期待性、理解性这三个维度上都显著高于初中男生。在冲突性维度上,初中女生的水平显著高于初中男生。初三学生在师生关系的冲突性维度上显著高于初一、初二的学生。(4)初中生的父母冲突知觉对实施传统欺凌、受传统欺凌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师生关系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师生关系对初中生实施传统欺凌、受传统欺凌均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5)师生关系在初中生父母冲突知觉和实施传统欺凌、受传统欺凌间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学位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844.2
【部分图文】:

模型图,师生关系,初中生,中介作用


维度、初中生受传统欺凌的 3 个维度和师生关系的 5 个维度。本研究得到的中介模型图 1、图 2。其中图 1 模型的拟合指数为:x2/df=4.11,RMSEA=0.07,CFI=0.96,NFI=0TLI=0.95, IFI=0.96。图 2 模型的拟合指数为:x2/df=4.30,RMSEA=0.07,CFI=0.96,NFI=0.94, TLI=0.94, IFI=0.96。温忠麟(2004)曾提出评价模型拟合指数的各项指标:(1)当 x2/df 的值在 2-5 间时,可认为该模型的拟合度为较好水平;(2)NFI(正态拟合指数)、TLI(非正态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和 IFI(递增拟合指数)这些指数的取值范围都在 0之间时,当数值越接近 1 时则表示该模型拟合的越好,一般来说,数值在 0.9 以上是可以认为该模型得到了较好的拟合;(3)当 RMSEA(近误差均方根)值低于 0. 1 时表示该模型得到了好的拟合;RMSEA 值低于 0.05 时表示该模型得到了非常好的拟合RMSEA 值低于 0.01 表示该模型得到了非常出色的拟合。因此本研究所得到的两个中模型都属于良好的拟合。

模型图,师生关系,初中生,中介作用


图 2 师生关系在父母冲突与初中生受传统欺凌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模型图如图 1、2 所示,初中生的父母冲突知觉对实施传统欺凌、受传统欺凌均有显著预测作用,对师生关系有显著反向预测作用。师生关系对初中生实施传统欺凌、受欺凌均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师生关系在初中生父母冲突和实施传统欺凌、受传统间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其中师生关系在初中生父母冲突和实施传统欺凌间的中介占总效应的 15.97%(ab/c);而师生关系在初中生父母冲突和受传统欺凌两者间中应占总效应的 14.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林园;王凌霄;徐洁;黎坚;;初中生感知的父母冲突、亲子冲突与其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年01期

2 苏萍;张卫;喻承甫;刘莎;许阳;甄霜菊;;父母婚姻冲突、不良同伴交往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科学;2017年06期

3 任海涛;;“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02期

4 向广宇;闻志强;;日本校园欺凌现状、防治经验与启示——以《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为主视角[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5 任海涛;闻志强;;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经验镜鉴[J];复旦教育论坛;2016年06期

6 苏春景;徐淑慧;杨虎民;;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11期

7 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11期

8 马焕灵;杨婕;;美国校园欺凌立法:理念、路径与内容[J];比较教育研究;2016年11期

9 化岩;;日本社会的欺凌问题——以初中生为中心[J];才智;2016年20期

10 夏天生;刘君;顾红磊;董书亮;;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梦君;初中生对父母冲突的知觉及其对情绪的影响:同伴依恋质量的调节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2 刘皓颖;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张焕其;家长教师观对初中师生关系的影响研究[D];广州大学;2017年

4 杨雪锦;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5 潘虹;中学校园欺凌问题及其成因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

6 穆冬雨;保定市区初中师生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7 王艳丽;父母冲突对流动儿童抑郁/社交焦虑的影响:亲子沟通和同伴依恋的作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8 刘琳;中学生传统欺凌、网络欺凌及其与自尊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68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868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b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