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10-22 11:55

  本文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23卷2013年第8期

现代教育技术

ModemEducationalTechnology

、,01.23No.8201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

刘震

曹泽熙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4)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参与性。通过将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为中心的学堂的转化,实现形式与内容的互动,改革考核方式等一系列举措,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被“翻转”过来,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研究者,教学方式从灌输式转变为互动式。【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一0017—04

10011

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03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革新一直是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乃至初等及幼儿教育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如何将教学的重点由“教”向“学”的转化等已成为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21世纪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构主义和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理论、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三股力量为信息化环境中的

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这实际上也让原来的消费式课堂变成了生产式课堂和创造式课堂【引,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各要素的对比见下表。

表1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各要素的对比表”

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

学习指导者、促进者

主动研究者课前学习+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

自主学习、交流反思、

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环境、变革理念和开放资源¨J。起

知识传授者、课堂管理者

被动接受者课堂讲解+课后作业知以讲解传播

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产生并迅速发展。2007

教学方式

年,该校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演示文稿的播放和授课录音,并将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老师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解答。为了帮助更多的教师理解并接受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方法,他们于2012年1月30日在林地公园高中举办了翻转课堂“开放日”,这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此外,翻转课堂的推动还要得益于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运动(OCW)开始,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视频[21、TED视频等大量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促进了翻转式教学的发展。那么,翻转课堂究竟对传统课堂做了哪些修正?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但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被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

评价方式

传统纸质测试

课堂内容

技术应用内容展示

协作讨沦工具多角度、多方式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转变为了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课堂上将不再以全班性的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回答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为主,原来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前自主完成。14]与此同时,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对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主要由学生们自主进行,教育进入一个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知识延伸的时代。教育者可以采用诸如维基百科、微视频等诸多网络资源和技术工具高效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也可以在网络资源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在网络技术等的支持下,学生可以为学习自定步调,他们可以自主控制学习时间、地点以及内

容和学习量,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完全独立学习。

翻转课堂在课堂时间分配上的重要特点是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这些学习活动应当

17

更多地基于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将原来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最终,这种转变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众所周知时间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翻转课堂通过对“预习时间”的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从而实现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翻转课堂是有活力的并且是需要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在翻转课堂上,学生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反复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互,以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因此,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学生是这个课堂的主角。

目前,翻转课堂在美国受到很多学校的欢迎。其中主要有两个因素促使该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一是美国学生在高中毕业后仅有69%的人顺利毕业。在每年120万的学生中平均每天有7200人辍学;二是网络视频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7年,有15%的观众利用在线教育视频进行学习。2010年增至30%。在线网络课程不仅涉及历史等文科领域而且扩展至数学、物理学和经济学等领域。在迈阿密大学的微观经济学课程上,Lage和Platt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指定内容、学习课件和录音,课堂上教师有一个不超过10分钟的小型讲座,剩余时间都用于学生完成作业和研究。在学期结束后,教师和学生更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的沟通增多,教与学的互动良好。【6]但不可否认的是,翻转课堂的实践主要集中在中学,而且在美国等地开展较多,中国的高校中还鲜有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理念。

笔者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工作,思考如何将翻转课堂的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结合,充分运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升课程的时效性、针对性,同时也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开始实践这种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对于大学牛-价值观的形成、方法论的提升以及人文素养的熏陶有着重要作用。反思目前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教学方式上来说,人多数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还遵循着“教师一~教室一~教材”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信息资源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难以充分体现思政课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性,对学生也缺乏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和死板,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好。据对某高校的调查显示【7】,在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方面,44.5%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39%的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偶尔听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学习热情不够高,74%的学生不做课堂笔记,几乎没有人主动去读原著;不知道“马克思主义”

18

含义的学生占被调查者的36%,还有42%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作用不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很多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忽视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效果的感受,教师不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不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不联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帮助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上课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之所以造成现在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大学生受到当下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影响,同时这也与社会环境变化和技术快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大学生呈现出了兴趣广泛、求知愿望强烈、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潮流等特点,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精神和品质启蒙较早,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就持否定或怀疑的态度。此外,在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了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尽管有教师已经尝试使用电脑、电影、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改进教学方式,但却很难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总体上来说,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是以教师的单向灌输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这一点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堂。这主要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不再是“满堂灌”,而是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课堂。这样做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将需要学习的相关概念、理论等知识布置给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要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来检测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组织讨论、小组学习和案例讨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所学知识,并能达到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目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我们将价值观和宗教信仰两部分的内容作为试点,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课件、视频材料、阅读清单等,课堂上主要以学生讨论、汇报和交流为主,教师仅就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点评,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第二层含义是将原来课堂上大部分用来讲授的时间变为以学生讨论、探究和自主学习为主。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基本上以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即便有学生的参与,也只是以有限的课堂展示等方式进行,难以做到让所有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也就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但如果将翻转课堂的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要经过小组讨论和共

同探究等环节,这就迫使学生提高其课堂参与度,而这也能促进学生们思想激荡、观点交锋,相较于令人昏昏欲睡的灌输式教学,无疑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考。第三层含义是要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融入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翻转课堂的运用,能够在课堂这一学生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平台上教给学生民主参与意识、合作互助精神等品格,相较于照本宣科的道德教育更有现实意义。

第二,实现形式与内容的互动。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运用,必须要实现教学形式与内容的互动,即形式上更加丰富,内容上更加吸引人。在形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借鉴国外翻转课堂的经验,采用微视频、云课堂等方式,将书本上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为音视频,而这些音视频既可以作为学生在课前学习的材料,也可以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加深印象或总结而采用的材料。教师可以学习最近流行的“几分钟看懂……”等视频来制作相关的微视频,比如,可以制作“十分钟看懂《资本论》”、“五分钟理解剩余劳动”之类的微视频,将核心理论或概念通过形象化的表达,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并消化。教师还可以通过清华网络学堂(如图1)、各种SNS网站或校园网系统等发起热点话题的讨论,让学生能通过对时事热点的分析,来学习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在内容上,翻转课堂中学生所接触的知识,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那些知识,还有更多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知识和案例。比如,在讲授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以清华大学为例,讲到“五四运动”,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当时北京的大学生如何开展反帝爱国斗争、如何深入群众的一些资料供学生讨论学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师可以提供清华师生参与“两弹一星”研发和密云水库建设的资料;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归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案例来供学生讨论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拉进学生与教学材料的距离,更能较容易让学生获得心理认同,从而实现思政课的目的。丰富的教学内容,能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教学材料,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第三,考核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最终都是以纸质考试测验作为考核方式。而这种方式的重点就是考察基本概念和理论,难免让人觉得考试就是死记硬背。如果采用翻转课堂,就不能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可以通过学生能否在生活中运用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甚至解释一些问题来实现。比如,教师可以在考试时设置一些场景或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教师还可以布置小论文或读书报告、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的作业来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这在客观上也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就是不仅要求学生能理解概念和理论,而且还要求他们能够将这些概念和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分析和解释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来完成论文作为考核,例如,可以布置诸如“结合自己专业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题目。此外,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参与度的考察。在翻转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增强,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应当成为考核的一个参考指标。相对于原来课堂上仅仅通过点名等方式来让学生到课堂上来的方法,翻转课堂中学生不仅身在课堂,更能让学生心在课堂。

政治经济学原理时,教师可以将《资本论》中的案例替换为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案例,与学生拉近距离,让学生能通过案例感受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知识的重要性。再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上,教师可以将国史与校史相结合,

__■t■㈣ws411_●■,l■¨‘-■■。●‘

●■l■

■■■■

qllt|●●●If|●x持l}_t"●,●I

删o“㈣

■■■■

■m

t●★十¨m‘_

o…It_'Ⅲw

"】

nt:LLn

-a…L

●^■■

,0¨ll”

●^●蚺

●e■■

”_●^_

●'*●■●

篓蠡f

图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上的“翻转课堂”专区

●■r,W

将翻转课堂的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可以有效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最主要的效果就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了主动思考,教学从灌输走向了互动。

首先,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探究者。这一转变,有利于学生在课前和课堂上更好地学习理解知识,也能培养其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使其终身受用。例如,在马克

19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刘震, 曹泽熙, LIU Zhen, CAO Ze-xi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4现代教育技术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3,23(8)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 2013(01)2.维基百科 可汗学院

3.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 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课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2012(02)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期刊论文]-远程教育杂志 2012(04)

5.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 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2012

6.Lage,M.J;Platt,G.J Inverting the Classroom: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2000(01)7.任国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 2007(22)

本文链接:

博泰典藏网btdcw.com包含总结汇报、教学研究、计划方案、人文社科、出国留学、党团工作、表格模板、IT计算机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_图文等内容。


  本文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9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9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2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