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优质化学课堂中基元内容重要性程度与教学行为对组合模式类型的匹配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0 08:48

  本文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2年

优质化学课堂中基元内容重要性程度与教学行为对组合模式类型的匹配特征研究

刘思含  

【摘要】: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高中化学课堂随之发生了深远变化,目前理科课程的整体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主动的发展,一线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也面临了巨大的转变,因此教育研究者在对化学课堂进行教学评价时也要开辟新的角度。过去教育工作者习惯从宏观的角度去观察课堂,缺少对课堂的精细化的分析,如今已不能对一线教师提供最全面、有效的教学指导。 为了认识高中新课程下化学课堂的内部行为结构与内容结构,郑长龙教授课题组先后构建出了基于课堂活动的CPCP模型与包含内容和活动两个维度的CPUP模型,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提出了观察和分析课堂的新视角。 基于CPCP和CPUP模型理论,我们认为化学课堂中每一个教学任务下都包含若干个教学行为链,而每一个教学行为链都承载着该节课的一个最基本的化学学习内容,称作基元内容(PrimitiveContent,简称PrC),它是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最小单位。从此,我们对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认识也进入到了微观层次。 本文选用10节高中化学优质课堂(5节元素化合物类、5节概念原理类)为研究样本,具体分析内容重要性程度(contentimportantdegree,简称CID)不同的基元内容与它所对应的教学行为链水平的匹配特征。文章对10节样本的匹配度及各类基元内容的具体匹配情况做出了系统呈现。从全部匹配度结果来看,10节优质课堂中CID与IBCM匹配情况较好,整体趋势是随着基元内容重要性程度的降低,教学行为中学生的自主性程度也随之降低。但研究显示,样本中也存在少量匹配较差情况,主要体现在一些核心内容落实时教师选取了较低水平的教学行为链,希望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直观呈现与分析,能帮助一线教师在今后教学中作出相应改进,以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同时,通过对比也发现两类课堂的匹配情况存在差异,元素类课堂的匹配情况好于原理类课堂,基于存在的这些不足,笔者建议教师们如果在今后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把一些重要的事实性内容(特别是在原理类课堂中)转变成能由学生去自主探索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自主性也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从而实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33.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超华;吴庆方;夏正盛;刘永舜;杨光鼎;王镇;;初中化学“启发—讨论”式教法的探研[J];化学教育;1990年02期

2 娄延果;郑长龙;;论教学设计对教学行为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娄延果;郑长龙;;对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行为”的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10期

4 娄延果;郑长龙;;理科课堂的教学行为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04期

5 孙小媛;郑长龙;;化学教学内容含义辨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晶;《气体摩尔体积》课堂教学结构基于CPCP模型的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凌云;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中“化学学习任务链”设计与实施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拥军;基于任务分析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启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邵忠德;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开发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洪桂民;;初中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塑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6 张正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武威利;关巍;;近代科学哲学发展进程要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8 黄建军;;视觉文化研究的三个范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蔡辉明;;美国公共行政学思潮的范式变迁——路径、划分和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杨勇;;教育:成为你自己——人与教育关系的哲学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邓海山;;基于真实情境下问题探究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设计[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程波;周莉;唐文海;郑光满;;浅议自制化学实验的原则[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4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7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8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田闯;王紫琳;;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常雪松;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的调查研究与优化策略[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马爽;学习迁移理论与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姝婷;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思坤;影响力最大化与价值链增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黄卫平;论库恩语言学转向的根源[D];湘潭大学;2010年

9 吴秀;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沈亮;高中化学学生课堂笔记特点及其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明;行为概念辩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孙立仁;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聚类分析的实验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3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4 吴言荪;论教学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杨乃林,刘广润,李庆福,张庆兰;中学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成效的相关研究[J];渤海学刊;1997年03期

6 许超华;吴庆方;夏正盛;刘永舜;杨光鼎;王镇;;初中化学“启发—讨论”式教法的探研[J];化学教育;1990年02期

7 娄延果,郑长龙;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案的构建[J];化学教育;2004年06期

8 邓永财;李广洲;;IHV——化学史教育的新方法[J];化学教育;2006年12期

9 吴淑琰,应桃开;化学学案设计中的学习任务分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年04期

10 索桂芳;论课堂教学设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刚;任务分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尹筱莉;化学专家—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建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迪;化学课堂教学板块中的语言行为组合方式的个案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博宁;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标准体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家骥;国际互联网进入化学课堂的探索[J];化学教学;1999年11期

2 纪卿;论素质教育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体现[J];集宁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3 蒋萌阳;化学课堂演示实验的改进和补充[J];教学与管理;2002年36期

4 沈旭东;化学课堂实施研究性学习要素浅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5期

5 青木;;化学老太,你超级帅[J];少年文摘;2009年03期

6 朱嘉泰;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板书技能[J];化学教育;1996年08期

7 何伏龙;试论化学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原则[J];抚州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8 丛涛;讨论交流式教学在化学课堂中的实施[J];山东教育;2002年08期

9 张启伟,王桂仙;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年07期

10 张焰;新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肃云;;在化学课堂讲解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雷秋红;;化学课堂“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构建[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菊玲;;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提问的策略[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春玲;;初中化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初探[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万义;;论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6 邓华;涂彬;;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思考[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克森;;从化学课堂教学的考评谈化学课堂革新教学[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8 张克龙;;化学课堂建构“主体开放式”教学理论和实践[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9 林肃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10 侯利平;;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郑传翠;[N];学知报;2010年

2 江苏省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孟磊;[N];学知报;2010年

3 樟树市洲上中学 杨莉;[N];宜春日报;2011年

4 南京外国语学校 许亮亮;[N];江苏教育报;2011年

5 延安市实验中学 金焕香;[N];延安日报;2009年

6 江苏邳州明德实验学校 喻超;[N];学知报;2010年

7 山东金乡二中 迟贵新;[N];学知报;2010年

8 任城区教育体育局 赵春莲;[N];济宁日报;2011年

9 莒县四中 吕呈菊;[N];学知报;2011年

10 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 蔡光华;[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龙;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梁永平;理科教师科学本质观及其教学行为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仕荣;师范生数学教学信念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费拉斯;华中师范大学和约旦大学师生对化学实验室环境比较研究评估[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尹筱莉;化学专家—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盖立春;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组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栋;大学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思含;优质化学课堂中基元内容重要性程度与教学行为对组合模式类型的匹配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孔祥静;高中化学课堂生态化教学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吕慧;新手教师《CO_2制取的研究》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晓宇;高中化学课堂“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金山;高中化学课堂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敏;化学课堂中对话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云集;开放性化学课堂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妍;多元智力理论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彩霞;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凸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褚红军;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3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3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a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