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9 17:18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指标体系建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5年

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张开洲  

【摘要】:课堂教学诊断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起着“把脉”的作用,能及时为课堂教学调整方向、纠正错误,教师课堂教学诊断的全面性、系统性、准确度和深度对课堂教学的成与败起着重要的作用,间接地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反映了教师个人的教学价值理念,影响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和专业发展。因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也间接地提升了教师素质,但是现实中,教师对课堂教学诊断不仅认识不全面、系统、深入,而且在实践层面上,不知道如何具体开展诊断。因此,教师个人课堂教学诊断的提高需要科学、有效的引导,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综述目前的研究现状,发现前人对课堂教学诊断的研究还很不成熟,从课堂教学诊断众说纷纭的定义中就可以看出;其次,前人对课堂教学诊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诊断模式、诊断模型、诊断式教学设计、诊断策略、诊断性测验、诊断的原则以及具体学科的教学诊断等上面,这些研究多数是基于具体学科,实践有余,理论不足,对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诊断操作能力无益。本研究从建构指标体系的角度出发研究课堂教学诊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阐述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对教师形成全面、系统、深入的课堂教学诊断知识并能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访谈、问卷等研究方法收集资料,界定核心概念,确定课堂教学诊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达成三维目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然后在理论基础上(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加涅的诊断式教学设计思想和九个教学事件、处方性教学原理、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学理论)全面收集三维目标评价体系、国外教师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再结合前期的深入访谈,编制《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指标评分表》。研究内容主要就是结合自编的《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指标评分表》和教师访谈提纲,量表分两次发放,利用SPSS17.0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两次数据进行分析,提取二级、三级因子,进而命名。访谈提纲在第一次随问卷一起发放,为一级指标的确定提供支撑,同时获得二级、三级指标的具体内容。最终确定为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然后依据指标结果编制《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指标权重专家评分表》,再用两两比较法对专家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最终完成指标体系的建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吾;;教学诊断: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素质[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10期

2 温小允;刘堤仿;;教师的教学问题诊断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10期

3 赖俊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年04期

4 胡庆芳;;课堂教学研究的国际比较与诊断改进框架的构建[J];教育科学;2011年01期

5 王连照;马小菊的学习困难——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一位学习困难生的个案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6 曾拓,张彩云,申继亮;中小学教师教学问题诊断能力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2期

7 朱煜;;教师的“过程”目标哪去了——关于历史课“教”的“过程”目标[J];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03期

8 顾海明;;聚焦教学诊断,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英语教学水平[J];海外英语;2012年14期

9 杜双喜;;对新教师课堂教学诊断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2年08期

10 张伟;;课堂诊断:走向校本的教育科研变革[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曹慧浩;课程改革下中学政治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靳昕;大学文科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娜;中小学教师教学准备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云霞;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范艳红;构建普通高中学校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群群;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任俊琴;教师课后反思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9 原玉娟;高中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巍;;中外合作办学语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安徽经济管理学院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个案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薛琴;;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讲授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3 孔学军,徐志兵;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周朵,王春章,尚莉敏;化学新课程学习成效评价标准的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王琳;;高校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蔡雅萱;史晓燕;;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郑文堂,李谏,孙宗瑞;关于大学生就业文化的再认识[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詹国祥,曹焕亚;论高职院校教师行为评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赵孟鑫;;论学校管理的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6期

10 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变革与冲突[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郝玲玲;孙河川;;教师评价意义的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徐云鸿;;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昌春;张红春;羊建;韩力;左为恒;;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孙河川;鲁良;刘文钊;郝妍;;芬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对辽宁省教师评价的启示[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徐绪堪;;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孙静波;;英语听说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7 杜文平;;浅谈师生互评在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中的作用——以北京市月坛中学开展的尊师爱生活动为例[A];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甄艳玲;;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多元评价操作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A];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高冰;闫蒙钢;;高中化学教学中生命教育素材开发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1分会:基础化学教育[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佳;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丹;小学教师培训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丽;小学教师自我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闫骄阳;高师院校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刘皓;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范志武;黑龙江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骏;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H·E·舒尔科夫 ,刘伦振;教师的课堂行为[J];外国教育动态;1983年04期

3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4 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5 许明;美国中小学评价与绩效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6 吴志功,陈英霞,王显芳;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教师资格证书方案设计[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7 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8 刘宇;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9 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10 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变革与冲突[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雨强;开放题编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薛晓嫘;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单志艳;中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相应教学行为的评价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梅俊;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文;中、美初中生物(科学)课程改革比较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方圆圆;新世纪我国地理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谢朝春;试论语文多媒体板书设计[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申卫星;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5 贺小格;大学生自我管理量表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于俐娜;地理新课程评价理念的体现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晓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学生评价发展的回顾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牛丽红;以反思为动力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胜国;学生地理学习发展性评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广;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发展性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中建;教师专业素质举隅[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2 胡惠闵;从实践的角度重新解读教师专业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8期

3 闫江涛,李红;论教师的创新素质及其培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刘国艳;;职业幸福: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与归宿[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5 侯斌;韩庆芳;;让教师在团结协作中体验幸福[J];中国民族教育;2008年02期

6 刘春悦;;促进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理论界;2008年03期

7 李建辉;王晶晶;;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新探[J];当代教师教育;2010年01期

8 张菊风;;关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成果的分析与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年02期

9 李军;;关于农村教师“合作发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年01期

10 潘俊祥;认真抓好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光;;浅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张仁德;;大力推进教师研究性学习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名校卷(四川卷)[C];2013年

3 张仁德;;大力推进教师研究性学习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4 徐芳;;浅谈教师的心理特征及管理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陈建兵;张春梅;;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杨明光;;浅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合肥市48中课题组;;在反思中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模式[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8 ;创新研训机制 注重内涵发展 着力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三河市教师教育工作汇报交流材料[A];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黄红艳;;浅论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化发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10 陈云;;影响教师决策的因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西省弋阳县教体局教研室 陈江;[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江苏省宿迁中学 高鹏 宋月;[N];中国教育报;2014年

3 ;[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汪坚;[N];湛江日报;2007年

5 王少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教研部主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通讯员 张俊英 王森远;[N];廊坊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黄淑真 吴国华;[N];济宁日报;2011年

8 第四十一中学 曹卫芳;[N];天津教育报;2008年

9 泗洪县石集中学 周继栋;[N];江苏教育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柴葳 刘琴;[N];中国教育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阳利平;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董辉;教师专业判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广芳;现象学视角下高校英语新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文敏;农村新机制教师工作思想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唐雅妮;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李婷;小学城乡家校互动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蒿瑞芳;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式培训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张开洲;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梁文宸;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一体化标准现状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7 沈梦洁;高校教师新入职阶段专业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贺小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非行政性组织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卞立慧;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教师素质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于建云;当代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指标体系建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8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08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c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