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国外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研究述评--外语界2004

发布时间:2016-12-19 14:14

  本文关键词:国外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研究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外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研究述评--外语界2004来源:写论文网    关键词:国外外语教学

  ()                              

  国外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研究述评

  □衡仁权

  提要: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该不该使用母语、使用时又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是每一个外语教师都很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综述国外围绕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而展开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在综述国外相关研究之后,笔者结合中国外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关键词:目标语使用;母语使用;外语课堂教学

  Abstract:Theissuerelatedtoteachersπuseofthetargetandfirstlanguagesinsecondandforeignlanguageclassroomsconcernseveryforeignlanguageteacher.Thearticleattemptsageneralsurveyoftherelatedresearchesdoneinforeigncountriesfromboththeoreticalandempiricalperspectives.Followingthis,theauthor,withrespecttotheforeignlanguageteachingpracticeinChina,putsforwardsomepersonalviewsregardingtherelatedissue.Keywords:targetlanguageuse;firstlanguageuse;foreignlanguageclassroom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112(2004)06-0064-05

  使用(Anton&DiCamilla1999;Atkinson1987,

  Auerbach1993;Belz2003;Cook2001)。我国的外

  1.引言

  外语①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使用目标语言的同时该不该使用母语②、使用时又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是每一个外语教师都很关心的问题。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学界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大部分研究从理论方面就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进行了研究和论证

  (Turnbull&Arnett2002)。近年来随着应用语言学

  语教学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就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该不该使用母语,专家、学者以及工作在第一线的外语教师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观相关文献以及外语教学的实践我们不难看出,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使用的多寡会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目标语言的学习。但在我国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相关研究依然少见,介绍和述评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的文章则更少。基于上述情况,笔者拟述评国外有关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研究现状,并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2.研究综述

  2.1理论研究③

  的发展和深入,部分学者开始从实证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实际使用状况(ibid)。经过研究分析,部分学者主张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使用目标语言。有些人甚至认为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求助于母语应该被看成是一种耻辱(如Duff&Polio1990;Polio&Duff1994)。而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为了避免误导和不切实际的教学,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允许母语的

  国外有关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使

  ①国外的相关研究有一部分以外语课堂教学为背景,也有一部分以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为背景,为了方便起见本文将第二

  语言教学笼统地纳入外语教学范畴。

  ②本文所提及的母语是指学生的母语(也就是学生的第一语言)。

  ③有些研究涉及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如果偏重理论则被纳入理论研究,如果偏重实证则被纳入实证研究。

  ?64?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用的理论研究涉及多方面内容,本文主要从目标语言的输入环境、学习动机、语码转换以及教师可以使用母语的教学环节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

  2.1.1目标语言的输入环境

  的个人目标,从而促进目标语言的学习(Gardner&

  Lambert1972)。相反,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

  地依赖和使用母语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挫伤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2.1.3语码转换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Carroll(1975)、Burstall

  (1968,1970)和Carrolletal.(1967)(引自Turnbull&Arnett2002)等经过研究发现学生外语水平的提

  语码转换是指在目标语言和母语之间进行的自然而迅速的交替使用。Cook(2001)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语码转换,教师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Castellotti和Moore

  (1997)(引自Turnbull&Arnett2002)甚至认为语码

  高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目标语言的使用多寡密切相关。这一研究结果后来被许多人看做是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使用目标语言的最有力的理论依据(Turnbull2001)。近年来,Ganschow,Sparks

  &Javorsky(1998)以及Sparksetal.(1992)等人经过

  转换是一种有效的外语教学策略。在他们看来,母语是辅助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决定什么时候应该把母语引入到外语教学当中来。适时的语码转换对学生的目标语言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白母语只是用来帮助学生建构目标语言的知识,它不能享有和目标语言同等重要的地位(Coste1997,引自Turnbull&Arnett2002)。

  2.1.4可以使用母语的教学环节

  Cook(2001)和Turnbull(2001)在不同程度上均

  观察和分析学生在外语课堂上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教师在外语课堂上的目标语言使用的多寡会直接影响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然而“最大限度地”使用目标语言是否就意味着教师完全不能使用母语呢?Turnbull(2001)和Polio&Duff

  (1994)等就此提出了质疑。此外,Ellis(1994)、Long(1996)、Swain(1985,1993,1995)和Swain&Lapkin(2000)的研究证实,仅仅置身于目标语言输入环境

  并不能完全保证目标语言的习得和内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只有当学生获得与输入语言进行互动、交流的机会时,新输入的语言才有可能被学生内化和吸收。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外语教师误以为最大限度地使用目标语言就是要避免使用母语或者就是将母语的使用局限在语法课和班级管理之中。这一由来已久的反对在外语课堂教学中使用母语的传统极大地限制了“语言教学的多种可能性”

  (Cook2001)。

  2.1.2学习动机

  把母语当做目标语言课堂教学的一个资源。Cook

  (2001)主张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发现单一地

  使用目标语言给学生造成理解障碍时,他们就应该适量地使用些母语。他鼓励教师在核对词义、解释语法、组织课堂任务以及提供指导、维持训练、管理考试和进行课堂小组活动时使用母语。Turnbull

  (2001)经过研究也发现,教师适量地使用母语来帮

  助学生理解某个特定的词汇或语法知识点是一种有效的做法,但是他反对教师过多地使用母语。他主张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每天课时很短而且课后又很少接触目标语言情况下”,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目标语言。

  2.2实证研究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密切关系近年来已被众多的研究所证实(Crookes&Schmidt1991;

  Dornyei1994;Gardner&Lambert1972)。和2.1.1

  的研究结果所不同的是,从学习动机来看,研究者们的观点近乎完全一致: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使用目标语言。MacKonald(1993)、

  Turnbull(2001)和Macaro(1997)(引自Turnbull&Arnett2002)等人的研究均证实外语课堂教学中教

  国外的相关实证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观察和分析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环节(Turnbull&

  Arnett2002)。近年来另有部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

  和自我报告的方法分析教师对他们自己在外语课堂教学中使用目标语和母语的观念和态度(ibid.)。

  2.2.1课堂话语分析

  师最大限度地使用目标语言对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把外语学习看成是实现或发展个人目标的手段则更有可能学好外语。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单一地使用目标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并确定他们

  近年来国外有部分研究从社会语言学关于语码转换的观点入手考察和分析了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实际使用情况(ibid.)。Rolin2Ianziti

  ?65?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和Brownlie(引自Turnbull&Arnett2002)对4位大学法语(目标语言)教师在5节外语课中的目标语和母语(英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经过分析,他们发现语码转换主要涉及翻译、元语言解释以及交际3种功能。句内翻译和语言对比是导致语码转换的最常见原因。由此他们推断,教师在句子内部使用语码转换来对比目标语和母语可以有效地避免母语的负迁移。有策略的翻译可以促进目标语的输入,以便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目标语言的某些具体特征上来,从而提高对词汇的内化吸收。Gearon(ibid.)使用Myers2Scotton的矩阵语言结构模型描述并分析了6位中级法语(目标语言)教师课堂话语的语码转换。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教师在采访中均声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语码转换的程度,但他们能清楚地回忆出当他们意识到学生有困难时,他们使用了一些母语以帮助他们理解所讲内容。Castellotti(ibid.)分析了4节中学外语课(西班牙语为第二语言、英语为外语)的课堂实录。基于课堂实录的语料分析,她认为教师使用母语有利于学生接收并理解新输入的目标语言信息。教师可以通过语码转换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突出教学重点或增加词汇的显现程度,吸引学生对已掌握或已学过的知识的注意力,同时帮助学生实现从一种语言的使用到两种或多种语言使用的转换。

  2.2.2教师实际使用母语的教学环节

  2000年,Turnbull(ibid.)分别从宏观(社交、学

  2.2.3教师目标语和母语使用的观念和自我报告1997年,Macaro在就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

  语和母语的使用进行功能分析的同时,还就教师对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观念和态度重点做了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调查参与者认为除了动机很强的部分课堂教学之外,外语教学中教师完全使用目标语既不可能也不可取。大部分人反映在给出基本课堂指令、就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反馈以及组织课堂活动时使用目标语言很有用而且很重要,但他们也坦言在维持纪律、进行交际以及建立师生关系时则偏向使用母语。同一年,美国应用语言学中心公布了一项全国范围的外语教学调查结果(ibid.),其中包括中学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问题。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只有20%多的人承认在课堂上绝大多数时间内使用目标语言。2001年,Turnbull和Turnbull&Lamoureux(引自Turnbull

  &Arnett2002)调查了部分实习教师实习前后对使

  用目标语和母语的观念和态度。实习前的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在实习前绝大多数人认为教师有必要使用目标语言。但在真正准备上课时,他们对自己的观念开始产生怀疑。许多人认为在教语法、管理课堂以及同学生进行非正式的交流时可能会用到母语。实习后,40%的人认为母语在管理课堂时非常有用甚至必不可少。

  3.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就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已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涉及了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诸多方面。通过综述和分析国外相关研究结果,我们不难看出有众多因素在影响和制约着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具体使用,要想真正搞清楚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母语、使用多少以及这样做的原因绝非易事。本文旨在综述国外学者就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使用的相关研究,笔者无意对研究本身做出任何形式的褒贬之分。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就此问题而展开的任何形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值得称颂,其原因在于研究本身能够撇开成见,对人们习以为常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提出疑问并进行讨论。多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有相当多的专家、学者及外语教育工作者主张在大学、中学、甚至小学的外语课堂上都应严格遵循单一的语言教学原则。他

  术、或管理功能)、微观、目标语和母语的实际使用情况等几方面对4位中学法语教师课堂教学中英语

  (学生的母语)与法语(目标语言)的具体使用情况进

  行定量归类解析。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果同时证实

  4位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量和使用环节均显示

  出明显的差异,且共性很少。Macaro(ibid.)分别采用了调查、半组织的访问、课堂观察等方式研究了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中学外语课堂教学中经验丰富的??年轻的以及实习外语教师的目标语与母语使用情况。课堂观察显示,教师使用母语多半是为了给出或阐明课堂活动指令、给学生反馈、翻译或是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Arnett(ibid.)在调查一个9年级的法语(目标语言)教师在一堂核心法语课上如何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时,发现教师使用最多的策略就

  (如语法概念或是“用英语(母语)来澄清所讲内容”

  词汇)。?66?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们认为学好外语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习者置身于一个完全的目标语言输入环境之中。这一观点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不同层次外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指导我国各级各类的外语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教学实践与指导方针相悖的现象:外语教学中适量地使用母语有时能够帮助教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为使用而使用目标语言的做法则往往会事倍功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目标语言固然重要,但母语在外语课堂教学中仍应有一席之地。无论是遵循单一的目标语言教学原则还是允许使用适量的母语,其根本目的均在于帮助学生加快目标语言的习得进程,促进目标语言的内化。当然,在什么样的外语课堂教学中该遵循单一的目标语言教学原则或目标语言和母语并用的教学原则、什么时候该使用目标语言和母语、使用多少等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此外,是什么因素促使教师的实际教学与指导方针相悖还需要大量的定量以及定性研究去探讨和证实。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有更多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实证调查研究来说明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目标语与母语的使用对学生目标语言学习的影响。□

  参考书目

  [1]TurnbullM&ArnettK.Teachersπusesofthe

  firstlanguagesinsecondandforeignclassrooms[J].Annu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2002,(22):204-218.

  [2]DuffP&PolioC.Howmuchforeignlanguageis

  thereintheforeignlanguageclassroom?[J]ModernLanguageJournal,1990,(74):154-166.

  -247.

  [6]AuerbachER.ReexaminingEnglishonlyinthe

  ESLclassroom[J].TESOLQuarterly,1993,(27):9-32.

  [7]BelzJA.Identity,deficiency,andfirstlanguage

  useinforeignlanguageeducation[A].

  The

  SociolinguisticsinForeignLanguageClassroom:ContributionsoftheNative,theNear2native,andtheNon2nativeSpeaker[C].

  Boston:

  Heinle,2003.209-248.[8]CookV.

  Usingthefirstlanguageinthe

  CanadianModernLanguage

  classroom[J].

  Review,2001,(57):402-423.

  [9]TurnbullM.ThereisarolefortheL1insecond

  andforeignlanguageteaching,but...[J].CanadianModernLanguageReview,2001,

  (57):531-540.

  [10]GanschowL,SparksR&JavorskyJ.Foreign

  languageperspective

  learning[J].

  difficulties:Journal

  of

  AhistoricLearning

  Disabilities,1998,(31):248-259.

  [11]SparksRetal.Theeffectsofmulti2sensory

  structured

  language

  instruction

  on

  native

  languageandforeignlanguageaptitudeskillsofat2riskhighschoolforeignlanguagelearners[J].AnnualsofDyslexia,1992,(41):25-53.

  [12]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4.124-131.

  [13]LongM.Theroleofthelinguisticenvironment

  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Handbook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SanDiego:

  [3]PolioC&DuffP.Teachersπlanguageusein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

  A

  qualitativeanalysisofEnglishandtargetlanguagealternation[J].

  ModernLanguageJournal,

  AcademicPress,1996.413-468.

  [14]SwainM.Communicativecompetence:Some

  rolesofcomprehensibleinputandcomprehensibleoutputinitsdevelopment[A].Input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

  1994,(78),313-326.

  [4]AntonM&DiCamillaFJ.Social2cognitive

  functionsofL1collaborativeinteractionintheL2classroom[J].[5]AtkinsonD.

  ModernLanguageJournal,

  Rowley,MA:

  NewburyHouse,1985.394-404.

  [15]SwainM.Theoutputhypothesis:Justreading

  andwritingarenπtenough[J].

  Canadian

  ModernLanguageReview,1993,(50):158-

  1999,(83):233-247.

  The

  mother

  tongue

  in

  the

  classroom:Aneglectedresource[J].EnglishLanguageTeachingJournal,1987,(41):241

  164.

  [16]SwainM.Threefunctionsofoutputinsecond

  ?67?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languagelearning[A].PrincipleandPracticeinAppliedLinguistics:StudiesinHonorofH.G.Widdowson[C].Oxford:OxfordUniversity

  [19]DornyeiZ.Motivationandmotivatingin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

  Modern

  LanguageJournal,1994,(78):273-84.

  Press,1995.125-144.[17]SwainM&LapkinS.

  Taskbasedsecond

  languagelearning:Theusesofthefirstlanguage[J].LanguageTeachingResearch,2000,(4):251-274.[18]

  Crookes

  G

  &Schmidt

  R.

  Motivation:

  Reopeningtheresearchagenda[J].LanguageLearning,1991,(41):469-512.

  [20]GardnerRC&LambertWE.Attitudesand

  MotivationinSecondLanguageLearning[M].

  Rowley,MA:NewsburyPress,1972.8-17.[21]张桂萍,王新凤.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J].山东外语教学,2001,(3):82-85.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上接第63页)

  [13]LiebermanA

  &MillerL.

  Professional

  JointNationalCommitteeforLanguages,1997.

  [16]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Schools

  andStaffingSurvey,1999-Teachers

  to

  Use

  2000[R].

  developmentofteachers[A].EncyclopediaofEducationalResearch(6thEdition)[C].New

  York:MacMillan,1990.

  [14]OfficeofPostsecondaryEducation(OPE).

  Preparing

  Tomorrowπs

  Technology[R].

  2002;1987-1988PublicTeacherSurvey[R].1991;1999-2000PublicTeacherSurvey[R].2002;WashingtonD.C.:U.S.

  WashingtonD.

  C.:

  DepartmentofEducation,1999.

  [15]JointNationalCommitteeforLanguage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Foreign

  DepartmentofEducation.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外语系,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LanguageTeachers:PreparingEducatorsforthe21stCentury[R].WashingtonD.C.:

本文★国外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研究述评--外语界2004★网址:


  本文关键词:国外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研究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0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a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