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父母心理控制对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7 20:54
  智能手机成瘾指由于个体对智能手机过度使用,无法控制其使用行为而导致社会功能受损、进而产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一种新型行为成瘾。青少年的好奇心强、自控力较低,因此是智能手机成瘾的易发人群。导致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的因素有个体、环境等因素,父母心理控制这一教养方式作为家庭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父母心理控制指父母以隐蔽并带有强迫的方式去控制孩子,青少年在父母的高心理控制之下有会感到自主感低、获得的支持少,进而会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学校作为另一个重要环境同样对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学校中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校管理都影响青少年对学校氛围的感知,有研究显示感知学校氛围好的青少年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较好的社会支持,补充家庭支持的不足并能减少对手机和网络社交的依赖。因此研究一目的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究父母心理控制对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及其内部作用机制,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一所初中的全体学生(七至九年级)共计867人在智能手机成瘾、父母心理控制、网络社交偏好和感知学校氛围上的情况进行施测,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父母心理控制和智能手...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父母心理控制对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


图3感知学校氛围对网络社交偏好的中介效应的调节效应图??由于结果表明感知学校氛围能够在网络社交偏好对智能手机成瘾的预测中起负??

学校氛围,社交,智能手机,调节作用


耻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感知学校氛围x??感知学校氛围?网络社交偏好??X-0.08*"??0.14??0.39***????1?0?20…?‘I? ̄^;???父母心理控制?:?^智能手机成瘾??图3感知学校氛围对网络社交偏好的中介效应的调节效应图??由于结果表明感知学校氛围能够在网络社交偏好对智能手机成瘾的预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图3),对其做进一步的简单斜率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对于感知学校氛围较差(得分低)的被试,网络社交偏好能够正向预测智能手机成瘾??具,且预测作用较强。Simpleslope=0.507,t=12.843,?p<0.001;而对于感知学校氛??围较好(得分较高)的被试,他们的网络社交偏好虽然也能够对智能手机成瘾产生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但预测作用要比感知学校氛围较差(得分低)的被试的小,Simple??slope=0.335,p=8.937,p<0.001。??0.6??0.4?^?令??X??UJ?0*2?/??i?,?a??I?0?z?,??>?低网络社交偏好?’?,iif网络社交偏好?低感知学校■圃??I?-°*2?,?Z’???你.?高感知学校狨围??Z?,?Z??〇!?-0.4?^?Z??Q?’??-0.8??图4感知学校氛围在网络社交偏好和智能手机成瘾关系中的调节作用??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研究[J]. 王颖.  知识经济. 2019(16)
[2]青少年早期学业成就的同伴团体社会化:感知学校氛围的调节作用[J]. 侯珂,张云运,向小平,任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3)
[3]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症的影响研究[J]. 苗苗,杨轶男,胡晓斌,陈媛,达哇卓玛,丁倩,马丽丽.  中国校医. 2018(02)
[4]某高职学校学生抑郁症状和手机依赖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研究[J]. 王侠.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7(08)
[5]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学校、同伴以及父母的影响[J]. 许阳,苏萍,甄霜菊,张卫.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7(06)
[6]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孤独和手机依赖的关系[J]. 牟生调.  甘肃高师学报. 2017(05)
[7]手机成瘾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学业拖延为中介[J]. 曲星羽,陆爱桃,宋萍芳,蓝伊琳,蔡润杨.  应用心理学. 2017(01)
[8]智能手机成瘾: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J]. 刘勤学,杨燕,林悦,余思,周宗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1)
[9]高职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研究——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验[J]. 李南杰,沈绮云.  高教论坛. 2016(12)
[10]累积生态风险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需要满足和积极结果预期的中介作用[J]. 李董平,周月月,赵力燕,王艳辉,孙文强.  心理学报. 2016(12)

博士论文
[1]基于强化理论的视角理解和预测智能手机社交应用的上瘾行为[D]. 王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父母心理控制与自尊对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 卢星辰.郑州大学 2018
[2]网络社交偏好的问卷编制及其与孤独感和两种社会支持方式的关系研究[D]. 贺慧丽.广州大学 2018
[3]中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亲子关系和自尊的作用机制及其应对建议[D]. 喻典.华中师范大学 2018
[4]团体动力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之研究[D]. 张菁.苏州大学 2015
[5]网络与现实社交焦虑水平的比较及其机制研究[D]. 陈昌润.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智能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D]. 王珺珂.上海师范大学 2014
[7]网络、手机成瘾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 李苑文.华中师范大学 2013
[8]中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及其对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 房香莲.福建师范大学 2013
[9]父母支持、控制与小学生情绪适应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D]. 王世凤.山东师范大学 2013
[10]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D]. 张朋云.山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75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575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b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