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二胎”家庭出生顺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22-02-26 17:38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的“二胎”政策全面开放,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部分“一家三口”家庭结构将会转变为“一家四口”家庭结构。研究者开始关注生育第二胎是否对第一胎有冲击和影响,以及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否能平等对待两个孩子等问题。同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探讨“二胎”家庭出生顺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可以为“二胎”家庭和有生育―二胎‖意愿的家庭提供一定的教养指导,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有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目的为探讨父母温暖和情绪调节在“二胎”家庭出生顺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被试:出生和成长在“二胎家庭”且父母参与教养的13至15岁的初中学生。方法:采用社会关系网络问卷、自我调节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1166名学生进行调查并从中挑选被试进行后续个案访谈。结果:(1)出生顺序负向预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2)父母温暖在出生顺序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情绪调节在出生顺序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父母温暖和情绪调节在出生顺序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中起链式中...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绪论
    1 出生顺序
        1.1 出生顺序概念
        1.2 出生顺序的两大模型
    2 中学生心理健康
        2.1 心理健康概念
        2.2 心理健康的测量
    3 父母温暖
        3.1 父母温暖概念
        3.2 父母温暖的测量
    4 情绪调节
        4.1 情绪调节概念
        4.2 情绪调节的测量
    5 父母温暖、情绪调节、出生顺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6 性别的调节作用
    7 研究问题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问卷调查
        1 被试
            1.1 被试和同胞分布
            1.2 父母工作和受教育程度情况
        2 研究工具
            2.1 社会关系网络问卷
            2.2 自我调节量表
            2.3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2.4 程序
        3 数据处理
        4 结果分析
            4.1 “二胎”家庭里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4.3 各变量间相关分析
            4.4 父母温暖的中介效应检验
            4.5 情绪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4.6 父母温暖和情绪调节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4.7 性别的调节效应检验
        5 讨论
    研究二 访谈调查
        1 访谈对象
        2 访谈程序
        3 访谈提纲
        4 内容分析与处理
        5 结果分析
            5.1 父母温暖给予情况
            5.2 出生顺序、父母温暖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5.3 出生顺序、父母温暖对同胞关系的影响
        6 讨论
第三部分 总讨论
    1 “二胎”家庭现状
    2 “二胎”家庭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3 各研究变量在人口变量上的差异
    4 出生顺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父母温暖和情绪调节的链式中介作用
    5 性别对出生顺序和父母温暖的调节作用
研究不足与展望
    1 研究不足
    2 展望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家长知情同意书
附录 B:调查问卷
附录 C:访谈提纲
附录 D:访谈内容示例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职女生社交自卑感及其与家庭功能、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J]. 李艺敏,李永鑫.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5)
[2]同胞结构、代内文化资本传递与教育获得[J]. 张文宏,栾博.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9)
[3]城市“二孩”家庭的养育:资源稀释与教养方式[J]. 徐浙宁.  青年研究. 2017(06)
[4]二胎家庭的父母养育[J]. 陈斌斌,施泽艺.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7)
[5]类别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J]. 方杰,温忠麟,张敏强.  心理科学. 2017(02)
[6]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了出生性别比吗?——基于微观行为主体的考察[J]. 刘华,钟甫宁,朱晶,王琳.  人口学刊. 2016(04)
[7]大学生出生次序、自尊与人际关系[J]. 韩晓红.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11)
[8]基于多元回归的调节效应分析[J]. 方杰,温忠麟,梁东梅,李霓霓.  心理科学. 2015(03)
[9]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 方杰,温忠麟,张敏强,孙配贞.  心理科学. 2014(03)
[10]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J]. 刘文婧,许志星,邹泓.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06)

硕士论文
[1]二孩家庭父母对不同出生次序子女教养行为的研究[D]. 许智.沈阳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44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644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c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