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偏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8 12:28
  高等学校后勤改革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其改革的预期目标贯穿整个改革的过程。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就是事先设计好的改革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未完全达成,实现的改革与预期的改革有差距。目标偏离又可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改革实践中预期目标偏离、促进改革目标的实现,对建国后历次高校后勤改革的预期目标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借鉴了政策学、公共政策学和教育政策学的视角。 建国后我国经历了6次高校后勤改革,其预期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都被偏离了,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导致我国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偏离的原因主要有:高校后勤改革的性质、预期目标自身的科学性、高校后勤改革的实施以及改革评价的缺失及失真等,都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应对改革持有一种乐观的、理性的态度,必须坚持改革的方向。对待高校后勤改革目标偏离的基本策略包括:第一,建立合理的高校后勤改革决策机制;第二,制定科学的高校后勤改革目标;第三,设计合理的高校后勤改革执行计划;第四,加大高校后勤改革的宣传力度;第五...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学校后勤
        二、高等学校后勤改革
        三、目标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历次高等学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实现
    第一节 第一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49年-1965年)
        一、第一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二、第一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第二节 第二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66年-1976年)
        一、第二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二、第二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第三节 第三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79年-1983年)
        一、第三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二、第三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第四节 第四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84年-1991年)
        一、第四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二、第四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第五节 第五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92年-1998年
        一、第五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二、第五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第六节 第六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99年-今)
        一、第六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二、第六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第三章 导致高校后勤改革实际效果偏离预期目标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高校后勤改革的性质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一、高校后勤改革的复杂性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后勤改革的路径依赖性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三、高校后勤改革的艰巨性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制定阶段的原因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一、改革预期目标设计阶段的原因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二、改革预期目标本身的因素影响目标实现
        三、改革目标的现实基础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第三节 预期目标实施阶段的原因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一、我国高校后勤的管理决策体制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二、改革实施的环境条件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三、改革执行者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四、理论研究的滞后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五、信息交流缺乏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第四节 高校后勤改革评价的缺失及失真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 启示与建议
    第一节 坚持改革的方向
    第二节 建立合理的高校后勤改革决策机制
    第三节 制定科学的高校后勤改革目标
        一、融合的价值取向
        二、公平的利益分配
        三、可行的现实基础
        四、明确的文本表达
    第四节 设计合理的高校后勤改革执行计划
    第五节 加大高校后勤改革的宣传力度
    第六节 健全高校后勤改革目标实施保障体系
        一、加强改革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
        二、提高实施主体的素质及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三、优化高校后勤改革实施的环境
    第七节 规范我国高校后勤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析[J]. 唐艳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7)
[2]浅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行政垄断[J]. 杨明生.  江苏高教. 2008(04)
[3]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偏离的原因与对策[J]. 石鸥,雷冬玉.  中国教育学刊. 2008(07)
[4]高校后勤改革现状分析及建议[J]. 郭小敏.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5]高校后勤改革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二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J]. 刘公远.  北方经贸. 2007(09)
[6]国内外高校后勤事业的起源及发展趋势研究[J]. 楼才汀,姜群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08)
[7]近十年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热点考察分析[J]. 曹升元,陈国政.  现代大学教育. 2007(03)
[8]有关高校后勤改革中产权问题的几点认识[J]. 杨明生,尹建康,卞建波.  中国高等教育. 2007(08)
[9]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回顾及展望[J]. 刘洪林.  煤炭高等教育. 2006(06)
[10]浅论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J]. 钟利民,黄毓哲.  企业家天地. 2006(11)

硕士论文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崔占良.北京交通大学 2008
[2]我国高校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偏离的研究[D]. 崔珂琰.湖南师范大学 2008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D]. 李秀娟.武汉理工大学 2007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设目标研究[D]. 张文学.湖南师范大学 2007
[5]中小学课程改革实效与预期目标差距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 胡江倩.湖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87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687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d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