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关怀理论在高校师生关系构建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04:15

  本文关键词:关怀理论在高校师生关系构建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众所周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通常会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活动主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其得以顺利运行的重要载体。因此,良好师生关系需要多种因素的维护,其中教师和学生间的相互关爱能够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营造相互关爱、友善的校园氛围,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到处充满爱,这是当前教育教学活动所急需的。伴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普遍感到市场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加剧。随之而来的是新时代的年轻人群体中出现的自私、冷漠、不会关心他人之风,,人和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冷淡。社会的和谐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经济,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友爱、和谐。 正是在这种关怀与爱缺失的背景下,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博士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关怀”理论,强调关怀是一种关系,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要主动的去关心他人。因此,在当代学校教育中,我们要引进这种关怀的思想,以此来应对教育发展过程中高校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同时,需要明确的是,要想培养新时代的学生学会关怀,学会去爱自己和爱他人,进而成长为社会的良好公民,教育在这种过程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教育中,其主要目标不再仅仅是培养知识性的人才,还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同时也值得人关心的人。由此,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将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引入师生关系并进行深入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课题。 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现将各部分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全面论述关怀理论和高校师生关系,主要阐述其相关概念。一是对关怀理论做了详细的阐述,阐述了关怀理论中关怀的定义以及相关特点。二是揭示师生关系的本质和特点以及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和特点。最后,总结出诺丁斯关怀理论与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契合的依据。 第三部分全面阐释了目前高校师生关系中缺乏关怀的表现和原因。本文从师生关系对立化、师生关系契约化、师生关系冷漠化、师生关系功利化这些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具体分析。从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学校的因素、家庭的因素、社会的因素五个方面分别对其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事实上,造成高校师生间关怀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在本文中,教师和学生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本文内容的核心,提出了解决高校师生关系关怀缺失问题的有效对策。首先,从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出发,引入一些具体需要遵循的原则。它们是了解与关爱,尊重与信任、理解与沟通、民主与平等,并且对这四个原则分别进行阐述,为高校关怀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其次,从构建良好的关怀情境出发,阐述了关怀性制度保障、关怀性校园文化。在关怀性制度保障中提到了教育目标和课程的设置、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在关怀性校园文化中提到了什么是关怀性的校园文化,为什么要构建关怀性的校园文化,也就是关怀校园文化的必要性。同时,还提到了关怀性校园文化对教师的关怀以及对学生的关怀。在论文的最后部分,从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需要的具体情境行动进行论述。分别从家庭、教师、学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家庭方面来说,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正确处理家庭关系。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要树立关怀教育理念,具备关怀人格品质和践行关怀的能力。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要正确认知关怀,切身体悟关怀和真诚践行关怀。
【关键词】:关怀理论 高校 师生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7
  • (一) 问题的提出11-12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5
  • (四) 创新点15-17
  • 一、 关怀理论与师生关系的概述17-26
  • (一) 关怀理论与师生关系的相关概念17-23
  • 1. 关怀理论的意涵17-20
  • 2. 师生关系的解读20-21
  • 3. 高校师生关系21-23
  • (二) 关怀理论与师生关系的契合23-26
  • 1. 契合的依据23-24
  • 2. 契合的表现24-26
  • 二、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中关怀缺失的表现及原因26-35
  • (一)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中关怀缺失的表现26-28
  • 1. 师生关系对立化26
  • 2. 师生关系契约化26-27
  • 3. 师生关系冷漠化27
  • 4. 师生关系功利化27-28
  • (二)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中关怀缺失的原因28-35
  • 1. 教师的因素28-29
  • 2. 学生的因素29-30
  • 3. 学校的因素30-32
  • 4. 家庭的因素32-33
  • 5. 社会的因素33-35
  • 三、 运用关怀理论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35-48
  • (一) 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需要遵循的建构原则35-39
  • 1. 了解与关爱35-36
  • 2. 尊重与信任36-37
  • 3. 理解与沟通37-38
  • 4. 民主与平等38-39
  • (二) 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需要良好的关怀情境39-42
  • 1. 关怀性制度保障39-40
  • 2. 关怀性校园文化40-42
  • (三) 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需要具体的情境行动42-48
  • 1. 初步取得家庭配合,落实关怀理念42-43
  • 2. 着重提高教师素质,落实有效榜样43-45
  • 3. 增进学生关怀素养,促进心灵沟通45-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3
  • 后记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雪霞,孙启林;诺丁斯关心理论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戴玉英;略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皮拥军;;诺丁斯关心教育思想研究[J];中国德育;2007年05期

4 杨超;;基于关怀理论的教师职业道德观解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姚裕萍;;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与障碍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1期

6 孙倩;;我国大学生基础素质下滑与家庭教育缺失关系研究[J];才智;2012年36期

7 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5期

8 邓显波;;浅析师生关系淡漠的原因——从高校师生关系谈起[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6期

9 邓显波;;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8期

10 王守纪;杨兆山;;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其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5期


  本文关键词:关怀理论在高校师生关系构建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8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3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