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发布时间:2017-03-26 10:03

  本文关键词:论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正在走向主体间性哲学,这一走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传统的价值教育是以教育对象的可塑性为基础,往往采取“灌输”的教育模式,是教育主体性的展示,它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精神和灵魂的交流活动,不仅要有主体性,而且更应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主体性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的基础,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主体性教育的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诉求主体间性,交往式和对话式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实现的有效路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强调在“人的实在”中交往、在“以人为本”中对话,,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主体间性中有效实现。 论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主体间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基本问题,进一步阐释了主体间性理论的实质和作用,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从而理清了主体间性理论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互融合的可能性。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论基础,讨论了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念、要求、方式、机制等四方面问题,为在主体间性理论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具体解决了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问题。在明确其实践要求和实践原则的基础上,主张通过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拓展网络教育空间新领域等三方面,强化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让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中不断增强认同感,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并将其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行动。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主体间性
【学位授予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概论11-20
  • 第一节 主体间性理论简要12-13
  • 一、 主体间性理论的缘起和实质12
  • 二、 主体间性理论的作用12-13
  •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13-18
  • 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质内容13-15
  • 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15-18
  • 第三节 主体间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共契18-20
  • 一、 都是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18
  • 二、 都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18-19
  • 三、 都主张通过交往模式教学19-20
  • 第二章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论基础20-26
  • 第一节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质20-21
  • 一、 在“人的实在”中交往20
  • 二、 在“以人为本”中实现师生关系的飞跃20-21
  • 第二节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要求21-23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生活化22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实践化22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体社会化22-23
  • 第三节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式23-24
  • 一、 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精神对话和互动23
  • 二、 创设学生之间教育互动新途径23
  • 三、 创造受教育者与教育文本之间的互动“情境对话”23-24
  • 第四节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机制24-26
  • 一、 构建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实践机制24
  • 二、 构建主体间性视域下社会化机制24-26
  • 第三章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26-35
  • 第一节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要求26-30
  • 一、 从“占有式”教育到“交互式”教育的转变26-27
  • 二、 从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到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的转变27-28
  • 三、 从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28-30
  • 第二节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原则30-31
  • 一、 共同提高原则30
  • 二、 突出学生主体原则30-31
  • 三、 平等互动原则31
  • 四、 创新性原则31
  • 第三节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路径31-35
  • 一、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31-32
  • 二、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32-33
  • 三、 拓展网络教育空间的新领域33-35
  • 结论35-36
  • 注释36-37
  • 参考文献37-4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0-41
  • 致谢41-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清海;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J];学术月刊;1996年02期

2 王秀彦;高春娣;杜峰;;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12期


  本文关键词:论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8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d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