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机制与适配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09:11

  本文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机制与适配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高等院校应以社会需求为立足点,培养出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高、职业经验充足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类型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全日制专业硕士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新生的事物,只有建立和不断完善培养体系,才能解决“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的问题,构建科学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机制,才能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本文从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及招生情况、教师队伍、质量保障制度建设等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考生报考不积极、生源质量差、生源不足、考生选拔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双导师制尚未落实、导师积极性不高,教学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教师缺乏岗前培训、教学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模式化、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以及实践基地建设不到位、专业实践质量保障制度不成熟、学位论文评审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制度建设上存在法规制度不完善;政策指导作用不强;评估体系尚不明确等问题。在明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建设培养主体目标利益平衡机制、评价机制、投入绩效考评机制等来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机制建设的过程中会触及哪些培养主体的利益?本研究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系统分析了培养主体的利益诉求、行为动机以及冲突的利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冲突利益协调的方式。提出引进市场化投入机制;改革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事评聘晋升制度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的适配策略。
【关键词】:培养体系 建设机制 利益相关者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
  • 1.2.2 实践意义10-11
  • 1.3 研究内容11
  • 1.4 相关概念界定11-12
  • 1.4.1 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11-12
  • 1.4.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2
  • 1.5 理论基础12-15
  • 1.5.1 利益相关者理论12-13
  • 1.5.2 激励理论13-14
  • 1.5.3 系统理论14-15
  • 1.6 研究综述15-18
  • 1.6.1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研究现状15-17
  • 1.6.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17-18
  •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18-30
  • 2.1 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18
  • 2.2 研究生招生人才选拔18-20
  • 2.2.1 生源情况18-19
  • 2.2.2 人才选拔方式19-20
  • 2.2.3 人才选拔制度20
  • 2.3 教师队伍20-23
  • 2.3.1 指导教师20-22
  • 2.3.2 教学师资队伍22-23
  • 2.4 培养过程23-27
  • 2.4.1 课程教学23-24
  • 2.4.2 专业实践24-25
  • 2.4.3 学位论文工作25-27
  • 2.5 培养质量保障制度建设27-28
  • 2.5.1 法规制度不完善,完整性有待提高27
  • 2.5.2 政策指导作用不强,社会认可度低27-28
  • 2.5.3 评估体系尚不明确,社会参与度低28
  • 2.6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制约因素28-30
  • 2.6.1 培养资源匮乏28
  • 2.6.2 政府和社会支持力度不够28-29
  • 2.6.3 培养主体积极性不高29-30
  • 3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主体行为动机与利益协调30-38
  • 3.1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利益相关者界定30
  • 3.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30-33
  • 3.2.1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30-32
  • 3.2.2 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32-33
  • 3.2.3 边缘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33
  • 3.3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相关者的利益冲突33-35
  • 3.3.1 三种利益相关者内部的利益冲突性33-34
  • 3.3.2 三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性34
  • 3.3.3 利益冲突内容34-35
  • 3.4 利益相关者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行为动机分析35-36
  • 3.4.1 政府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行为动机35-36
  • 3.4.2 企业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行为动机36
  • 3.4.3 学生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行为动机36
  • 3.5 相关者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利益冲突协调方式36-38
  • 4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机制保障38-43
  • 4.1 培养体系主体目标利益平衡机制38-39
  • 4.1.1 协调高校与政府利益,实现多种人才培养的并重38
  • 4.1.2 明确行政管理工作的导向作用38-39
  • 4.1.3 增强企业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的主体意识39
  • 4.1.4 协调导师与学生利益,提高导师指导力39
  • 4.2 培养体系建设评价机制39-41
  • 4.2.1 调整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方向39-40
  • 4.2.2 引入社会评价,实现高校评价的全面性40
  • 4.2.3 转变政府评价职能40
  • 4.2.4 建立系统的评价反馈机制40-41
  • 4.3 培养体系建设投入绩效考评机制41-43
  • 5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适配策略43-49
  • 5.1 基于多元化需求,完善培养目标43
  • 5.2 引进市场化投入机制,提高培养主体参与积极性43-45
  • 5.3 改革培养模式,构建积极有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45-48
  • 5.3.1 转变考生选拔模式,保证生源质量45
  • 5.3.2 改善培养环节,保障培养质量45-47
  • 5.3.3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专业素养47-48
  • 5.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事评聘晋升制度48-49
  • 6 结语49-50
  • 6.1 研究结论49
  • 6.2 不足与展望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 A54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新冉;;常熟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2 潘大仁;;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评价体系构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章风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1期

4 钟尚科;;完善我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与措施之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5 包迪鸿,江雪梅,黄勇;完善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思考与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6 郭定宗;程国富;毕丁仁;周东海;李家奎;;全日制兽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管理:企业伦理管理的时代要求[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02期

8 张延飞;许亚男;乐长高;杨小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9 刘丽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系统论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6期

10 张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教学质量改革的探索[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机制与适配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1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2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