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7-04-08 11:13

  本文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与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上世纪末开始,伴随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在校学生数量的持续激增,学校所需教师的数量基本上一直处于高位走势,使得大量青年教师进入到高校教师队伍。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中专任教师共有1440292人,其中40岁以下(含40岁)教师有876880人,约占总数的60.88%。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高校青年教师一般拥有着较高的学历、较深厚的专业知识,然而,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教学实践知识欠缺、教学能力不强、自主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如何激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当下高等教育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制度作为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要求大家共同遵从的行动准则或办事规程的强制性的规则体系,对于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借助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在全面了解、掌握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情况下,基于现状从制度层面分析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性建议。 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重点阐述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以及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此部分主要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夯实了研究基石;同时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ERG”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出发,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与路径选择的理论依托。第三部分是实证调查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部分高校领导、青年教师、在校学生展开调查,了解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其相关制度现状。第四部分是制度性原因分析。通过对已有制度文本的分析、调查现状的分析,以及访谈文本的整理与分析,着重从薪酬制度、培训制度、职称晋升制度以及考核评价制度等维度分析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性原因。第五部分为制度性建议。基于上述原因分析,遵循人本性、公平性等原则,相应地从薪酬制度、培训制度、职称晋升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四方面提出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制度障碍 制度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5.1
【目录】:
  • 目录4-7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引言10-20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10-12
  • (一)选题缘由10-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二、研究设计12-15
  • (一)研究目标12
  • (二)研究内容12-13
  • (三)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3-14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15
  • 三、研究综述15-20
  • (一)国内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研究16-17
  • (二)国外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研究17-19
  •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19-20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读和理论基础20-30
  • 一、相关概念解读20-23
  • (一)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20-22
  • (二)制度障碍22-23
  • (三)制度创新23
  • 二、理论基础23-30
  •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23-27
  • (二)“ERG”理论27-28
  • (三)制度变迁理论28-30
  • 第二章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调查与分析30-40
  • 一、调查目的30
  • 二、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30-38
  • (一)问卷调查对象30
  • (二)调查问卷设计30-31
  • (三)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方法31
  • (四)调查问卷结果分析31-38
  • 三、访谈调查与结果分析38-40
  • (一)访谈目的38
  • (二)访谈方法38
  • (三)访谈结果分析38-40
  • 第三章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性原因分析40-46
  • 一、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薪酬制度的不健全40-42
  • (一)岗位津贴制缺乏合理性40-41
  • (二)成本与收益之间存在偏差性41
  • (三)校内津贴缺乏激励性41-42
  • 二、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的不完善42-43
  • (一)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42
  • (二)培训方式缺乏多样性42-43
  • (三)培训过程缺乏监督性43
  • 三、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职称晋升制度的不完备43-45
  • (一)职称评审条件的差异性43
  • (二)职称评审中重科研、轻教学43-44
  • (三)职称评审中重数量、轻质量44
  • (四)评审规则的失范性44-45
  • 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考核评价制度的不合理45-46
  • (一)考核评价目的存在偏差性45
  • (二)考核评价主体存在单一性45
  • (三)考核评价标准偏向于量化性45-46
  • 第四章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性建议46-52
  • 一、构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应遵循的原则46-47
  • (一)人本性原则46
  • (二)公平性原则46
  • (三)发展性原则46-47
  • (四)可行性原则47
  • 二、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47-52
  • (一)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待遇47-49
  • (二)完善培训制度,提升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素养49-50
  • (三)改进职称晋升制度,激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力50-51
  • (四)实施发展性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激起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斗志51-52
  • 结语52-53
  • 一、研究结论52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52-53
  • 注释53-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一59-63
  • 附录二63-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与研究的课题65-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乃桂;钟亚妮;;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黄向亮;洪民族;;体育教研制度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3 黄彬冰;;公平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意义和启示[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徐晓明;刘静;边超;;高校青年教师生活状态、发展状况及利益诉求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张建平;;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学思考[J];高教探索;2006年04期

6 卢现祥;论制度变迁中的四大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沈振德;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高宏;;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07年01期

9 柴国庆;;高校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贵州省高校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4期

10 宋宏福;;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成长需求及培养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蒲淑萍;HPM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敏;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困境及其原因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2 秦小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范晓姝;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菲菲;学校改进的新制度主义学派视角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邹敏;西部新建高师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王浩浪;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捷;制度选择与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8 许艳;高校师资管理中统计信息的控制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与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2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7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