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5:14

  本文关键词: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媒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一再获得跨越式发展,极大便利了人类生存与发展资源的获取,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会导致网络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脱离人的掌控,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尤以热衷新事物、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学生群体为甚。网络媒介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手段、方式上有所延伸,也在内涵、外延上得到扩展,更体现出一种结合时代精神、引领美好生活方式的多元教育价值趋向。我党和政府也及时提出了要利用好网络阵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此,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净化作用,消解“媒介化生存”危机,引领学生由“人机对话”走向“人人对话”,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护工作者,是一支特殊的职业群体,其知识结构、沟通技能、职业态度和健全人格是整个医疗体系发展进步的基础,当前网络媒介已渗入以上领域,其网络媒介素养状况深刻影响着医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因而网络媒介素养应成为医学生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一方面,医学院校普遍课业负担繁重,网络媒介的虚拟性、娱乐性、隐蔽性满足了他们想要减轻压力、放松身心的需求,同时,相较于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媒介素养相关教育活动开展较少,因而医学生比其他大学生更易在网络使用过程中产生依赖感和非理性行为;另一方面,医学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给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社会对于医生的角色期待更是要求医学生在网络活动中除了要履行和普通大学生同样的义务之外,还应该具有利用网络媒介强大的传播功能来普及生命健康理念、弘扬医疗道德、发展医学科学的使命意识。因此,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人才培养框架中应增加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继承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考察媒介素养的历史缘起和演化过程,解构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具体所指;其次,通过“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调查问卷”,以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考察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从“认知”、“接触”、“技能”、“甄辨”、“道德”、“审美”六个方面作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按照“性别”、“年级”、“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停留在较低水平;最后,积极探索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构建政府、学校、家庭及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立体教育体系,实现教育资源的多元化整合,最终推动医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由自发形成而到自觉提升。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 网络媒介 素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06;G645.5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绪论10-28
  • 1.1 研究背景12-15
  • 1.1.1 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12-13
  • 1.1.2 人才培养:有效利用网络媒介有利于培养卓越医学人才13-14
  • 1.1.3 顺应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14-15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5-18
  • 1.2.1 研究目的15
  • 1.2.2 研究意义15-18
  • 1.3 研究现状述评18-2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8-2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22-24
  • 1.4 研究设计24-28
  • 1.4.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4-25
  • 1.4.2 研究方法25-27
  • 1.4.3 创新性27-28
  • 2 概念阐述与理论基础28-50
  • 2.1 概念阐述28-42
  • 2.1.1 网络媒介素养相关概念界定28-35
  • 2.1.2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含义与构成要素35-42
  • 2.2 影响网络媒介素养研究的理论与思想42-50
  • 2.2.1 佐证媒介素养逻辑起点的传播学理论42-44
  • 2.2.2 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方法论支持的教育学思想44-47
  • 2.2.3 整合全社会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47
  • 2.2.4 解构媒介素养内涵的认知结构理论47-48
  • 2.2.5 定位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符号学理论48-50
  • 3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调查50-54
  • 3.1 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卷设计50-52
  • 3.1.1 问卷设计目标与原则50-51
  • 3.1.2 变量测量51
  • 3.1.3 问卷的效度及信度51-52
  • 3.2 调查工作情况说明52-53
  • 3.2.1 调查对象52-53
  • 3.2.2 调查时间与方法53
  • 3.2.3 研究假设53
  • 3.3 问卷回收与统计53-54
  • 4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54-83
  • 4.1 样本分布54-55
  • 4.2 结果分析55-83
  • 4.2.1 医学生网络媒介认知状况55-59
  • 4.2.2 医学生网络媒介接触与消费状况59-64
  • 4.2.3 医学生运用网络媒介的学习状况64-66
  • 4.2.4 网络创生66-71
  • 4.2.5 网络媒介道德与审美71-74
  • 4.2.6 医学生对网络媒介素养及教育的认知74-75
  • 4.2.7 因素差异对网络媒介素养的影响分析75-83
  • 5 结论与对策83-102
  • 5.1 研究结论83-86
  • 5.1.1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83-84
  • 5.1.2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84-86
  • 5.2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策86-100
  • 5.2.1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86-90
  • 5.2.2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90-92
  • 5.2.3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秉乘的核心内容92-94
  • 5.2.4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采取的实践策略94-100
  • 5.3 结语100-102
  • 参考文献102-108
  • 文献综述108-115
  • 参考文献114-115
  • 附录115-120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120-121
  • 致谢121-1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道格拉斯·凯尔纳;杰夫·谢尔;刘晶晶;王莹;;迈向批判性媒介素养:核心理念、争鸣、组织与政策[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1期

2 陈梅芬;范颖;;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漳州师范学院为例[J];软件导刊;2007年24期

3 桂琳;;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辨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4期

4 陈一;;从高歌猛进到理性反思——近年国内媒介素养研究述评[J];兰州学刊;2008年08期

5 魏南江;孔祥静;唐承群;;中小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现状的调查——以江苏省17所中小学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04期

6 李天姣;;对几所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调查[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11期

7 江宇;;媒介素养家庭培育对策刍议[J];新闻知识;2009年11期

8 米丽娟;;媒介素养科学内涵研究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李晓彩;王宪政;何石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以邯郸市三所高校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晓阳;张玲潇;刘宝成;;唐山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旦;郭丽华;;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研究——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综述[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2 凯丽·巴查尔格特;;媒介素养与媒介[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路鹏程;骆杲;王敏晨;付三军;;我国中部城乡青少年媒介素养比较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红安县两地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4 林火灿;邓靖;高健;黄冲;余易安;邢佰英;;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媒介素养差异比较——对京皖两所中学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5 李晶;;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对浙江金华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6 倪琳;;中国小学媒介素养调查及课程实施策略——一份来自上海的报告[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7 单晓红;;城市女性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以昆明市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8 李德刚;;新媒介素养: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转向[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9 周葆华;;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10 何村;白悦;;农村中小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的启示与思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大勇;媒介素养相关概念及内涵[N];吉林日报;2010年

2 75100部队政治部 马必强;多样化军事任务呼唤高媒介素养[N];解放军报;2011年

3 郑福汉;提升领导媒介素养“功夫在诗外”[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陈睿姣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媒介素养与包容性社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华中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博导 江作苏;媒介素养应成为大学生必备常识[N];光明日报;2013年

6 周宗顺;重视提升官兵媒介素养[N];解放军报;2013年

7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蒋小平;提升媒介素养理念先行[N];检察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侯丽;区别对待“新闻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张 楠;网络:推动媒介素养发展[N];中华新闻报;2004年

10 骆敏 徐小立;媒介素养:信息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N];中华新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2 江宇;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晨霞;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媒介素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姚磊磊;潍坊市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闫乔;山东民营企业家媒介素养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赵丽;小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许明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仇丽媛;全球化时代记者的媒介素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宋萍;基于政治参与的私营企业主媒介素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彭聪;媒介素养理论溯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鲁萍;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赵越慧;高校媒介素养通识教育现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6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8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