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7-05-15 15:00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学生有没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高等教育问题,还是一个涉及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政治问题。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社会参照群体的不当示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足等因素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凸显了其紧迫性与重要性。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阐释。本文把其作为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最本质的,对作为最高价值表征物的人、主张、主义或者宗教等的极度信服、崇拜,具有实践性、超越性和社会性的精神活动。信仰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一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最高价值表征,接受、信奉其理论、方法和预测,以此作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凝聚和整合,指导自身实践,实现自我超越的一种精神活动。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信仰教育是教育主体为了满足特定社会集团的要求,使教育客体接受、信奉、崇尚特定的价值体系及其表征物,并把其作为自身实践指导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与凝结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识传授和实践养成的活动。信仰教育一般具有阶级性、社会性和时序性的特征。并进一步概括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教育客体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最高价值表征,接受、信奉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方法及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导自身实践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识传授和实践养成活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指以大学生群体为教育客体的信仰教育。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相信和信奉马克思主义,并外化为行为的教育实践活动。本文支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学术观点。 第二部分:大学生信仰形成机理以及发展规律。本文把其作为理论分析的现实依托。从对信仰生成的特殊性和大学生在心理与社会化方面的特征入手,归纳出了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仰形成机制。大学生信仰的形成过程是自我心理过程与社会实践行为的统一。大学生信仰的发生一般描述为:大学生在需要的基础上对信仰对象进行取舍、确认,通过学习、体验过程对信仰对象产生信任、崇敬的情感,并产生相应的意志和行为趋向,对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行为发挥指向性的作用,通过具体的实践行为验证,在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固定的信仰态度。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由自发变为自觉的需要、心理的内化与整合、环境的影响与塑造和实践的检验与确认。并进一步提出了层级性与发展性相统一,超越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可变性与稳定性相统一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受到广泛关注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本质与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是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理想与现实、个人的品格与社会的共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三对关系缺乏及时的平衡和调解的能力,使信仰陷入迷茫状态的反映。 第三部分: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的思考。本文把其作为理论分析的实践指向,主要包括路径选择和具体建议两个部分。在路径选择部分,在对知识论教育实践路径、养成论教育实践路径和价值论教育实践路径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该选择以知识传授为基础、养成教育为手段的价值论教育实践路径。在具体建议部分,提出了应该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能力和素养,改革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改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环境的建议。其中,主要从转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方式、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和倡导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对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提出了建议;主要从充分发挥党的政治、组织优势和注重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两个方面对改善教育环境进行了解读。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涉及到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要多方共同发力,在合力作用下,才能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水平,达到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路径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8
  • (一) 研究背景11-13
  • 1. 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11-12
  • 2. 社会参照群体的不当示范12
  •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待提升12-13
  • (二) 研究意义13-14
  • 1. 理论意义13
  • 2. 实践意义13-14
  • (三) 研究综述14-16
  • 1. 国内研究14-16
  • 2. 国外研究16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6-17
  • 1. 研究方法16-17
  • 2. 研究思路17
  • (五)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17-18
  • 1. 研究创新点17
  • 2. 研究不足17-18
  • 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阐释18-22
  • (一) 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18-19
  • 1. 信仰的内涵18
  • 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18-19
  • (二) 信仰教育的内涵与特征19-20
  • 1. 信仰教育的内涵19
  • 2. 信仰教育的特征19-20
  • (三)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内涵与本质20-22
  • 1.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内涵20
  • 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本质20-22
  • 二、 大学生信仰形成机理以及发展规律22-34
  • (一) 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仰形成机制22-27
  • 1. 大学生信仰生成的基础——由自发变为自觉的需要22-23
  • 2. 大学生信仰生成的关键——心理的内化与整合23-25
  • 3. 大学生信仰生成的条件——环境的影响与塑造25-27
  • 4. 大学生信仰生成的实现——实践的检验与确认27
  • (二) 大学生信仰发展规律27-30
  • 1. 层级性与发展性相统一规律27-28
  • 2. 超越性与现实性相统一规律28
  • 3. 可变性与稳定性相统一规律28-30
  • (三)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再认识30-34
  • 1.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本质30
  • 2.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30-34
  • 三、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与建议34-39
  • (一)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选择34-35
  • 1.知识论教育34
  • 2.养成论教育34
  • 3.价值论教育34-35
  • (二)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具体建议35-39
  • 1. 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能力和素养35-36
  • 2. 改革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式方法36-38
  • 3. 改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环境38-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附录42-45
  • 后记45-4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宏,侯惠勤;当代信仰问题的哲学思索[J];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11期

2 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课题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与对策[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赵志勇;刘增明;;论哲学与信仰的确立——兼论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7期

4 张艳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调研分析——以大连地区五所高校为对象[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丁丽娟;陈海;;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及对策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11期

6 靳玉军;陈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论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宋俊成;刘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8 冯天策;论信仰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州学刊;2001年01期

9 王域霞;;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与教育[J];理论学习;2011年07期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68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b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