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

发布时间:2017-05-26 20:18

  本文关键词: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互联网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网上交流更加便捷,社交网络应运而生,成为年轻人群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成为社交网络的流行载体。 大学生是站在时代潮流前端的群体,他们身心都处在一个巅峰发展阶段,接受网络知识快,理解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并且他们渴望拓宽朋友圈,学习新的技能,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社交网络是他们维持现交际圈以及结交新朋友的随身利器。社交网络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空前的便捷和低成本,每年新增注册各类社交网站的人数不下百万,同时附加产生的社交类应用也深受大学生欢迎。社交网络也逐渐演化成集合聊天、视频、分享文字、电影、音乐、图片、评论、转发信息、订阅其他资源信息等的综合类网络。时下国外风靡互联网的社交网站有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国内有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这类网站中分享的信息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还在成长中的大学生们在面对这些信息时并不能客观地区分这些信息,对他们的行为、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不仅增大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量,也大大提高了教育难度。 本文是从当前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出发,通过搜集有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专著、期刊等,借鉴国外一些网络伦理建设方面的重要经验,结合国内相关研究的进展,通过国内外网络道德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比来对我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通过研究社交网站的功能、传播内容以及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等方面的问题,以马斯洛需求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微观环境影响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解释和分析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社交网站的吸引力,改变传统的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研究为社会、学校、家庭、同辈群体、个人五位一体研究,力求能够找到可行性较高的解决方案,尽量减小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利用社交网络的影响来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高校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社交网站 大学生 引导对策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G20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1 引言10-20
  • 1.1 研究背景10-12
  • 1.1.1 社交网站的兴起11
  • 1.1.2 社交网站的新发展11-12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4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20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6-20
  • 2 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支持20-26
  • 2.1 社交网站相关概念释义20-21
  • 2.1.1 社交网站的定义20-21
  • 2.1.2 分类和功能21
  • 2.2 社交网站的魅力21-23
  • 2.2.1 社交网站结构“三大法宝”21-22
  • 2.2.2 社交网站是更加友善的大众网络22-23
  • 2.3 相关理论支持23-26
  • 2.3.1 六度分隔理论23
  • 2.3.2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23
  • 2.3.3 微观环境影响理论23-24
  • 2.3.4 “三度影响力”原则24
  • 2.3.5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4-26
  • 3 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的表现及社交网站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26-32
  • 3.1 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的表现26-27
  • 3.1.1 大学生展示真实的自我26
  • 3.1.2 大学生创造虚假完美自我26-27
  • 3.2 社交网站对大学生行为的积极作用27-28
  • 3.2.1 社交网站满足大学生的社会性需求27-28
  • 3.2.2 降低社交成本,刺激社交需求扩张28
  • 3.3 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积极作用28-30
  • 3.3.1 社交网站拓宽大学生视野,满足多样知识需求28-29
  • 3.3.2 社交网站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人格的完善29
  • 3.3.3 社交网站提高大学生的群体归属感29-30
  • 3.4 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教育的积极作用30-32
  • 3.4.1 社交网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新的环境30
  • 3.4.2 社交网站促进师生关系协调发展,转变传统教育模式30-32
  • 4 社交网站对大学生的消极作用及解决对策32-50
  • 4.1 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消极作用32
  • 4.1.1 现实人际互动减少,造成人际情感远离32
  • 4.1.2 沉溺社交游戏,浪费时间和金钱32
  • 4.2 减少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消极作用之对策32-37
  • 4.2.1 家庭与学校、社会的引导32-33
  • 4.2.2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提升自我素质33-35
  • 4.2.3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学校活动,提高综合能力35
  • 4.2.4 培养同辈群体核心人物,,发扬楷模精神35-36
  • 4.2.5 发展融洽的同辈群体的师生关系36-37
  • 4.3 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消极作用37-38
  • 4.3.1 社交网站网络文化垃圾损害大学生思想健康37
  • 4.3.2 社交网站制度保障匮乏,造成学生对社会责任冷漠淡化37-38
  • 4.3.3 沉迷社交网络,不思进取38
  • 4.4 减少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消极作用之对策38-43
  • 4.4.1 增强社交网络的法制监管力度38-40
  • 4.4.2 大众传媒与法律共同作用40
  • 4.4.3 积极进行“主动”的和“被动”的自我教育40-43
  • 4.5 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教育的消极作用43-44
  • 4.5.1 社交网络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43
  • 4.5.2 社交网站不良信息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43-44
  • 4.6 减少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教育消极作用之对策44-50
  • 4.6.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校园网络思想政治社区建设44-48
  • 4.6.2 加强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48
  • 4.6.3 加强“诤友”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友观48-50
  • 5 结语50-52
  • 致谢52-54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振强;;社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左曙光;林曦;;我国SNS网站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东南传播;2009年10期

3 刘春雪;;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影响的心理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4 初青松;高明;;辅导员对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年04期

5 张丽璇;王同奇;;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科学引导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Z1期

6 齐纳纳;杨礼富;;论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承担的角色的综述[J];价值工程;2010年23期

7 姚锦秀;梅武成;郑定达;项甜美;沈陈庚;;面向大学生学习生活需求的校园网络社区构建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8 徐美英;郭亮;;同辈群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4期

9 邓喻静;;“80后”大学生的友谊观及交友现状调查与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06期

10 刘轶;柯江宁;;美军运用社交网站开展思想教育的实践[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8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98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c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