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4 20:47

  本文关键词: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13年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

崔秋月  

【摘要】:教育部颁布的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社会适应”是主要学习领域之一,并且明确指出: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表明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我国教育改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已全面启动,同时,我国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教学目标,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实现这一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使得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高校教育是一个社会互动的场所,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一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以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为研究课题,旨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苏州大学学生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 研究结果: 1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有促进作用,而男女之间、年级之间和专业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随年级上升而社会适应能力指数逐步增大。 2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项目不同,其社会适应能力指数也不同:以篮球、排球和足球集体性项目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指数最高,评价为社会适应能力很强;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指数为良好;而以散步、跑步、太极拳、武术等个人为主的项目,社会适应能力指数为较差。 3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随着每周锻炼次数和体育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其社会能力指数呈正相关。 4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能和谐人际关系,提高人际关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80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家党;郑嵘婷;李亚栗;;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以体育与健康课程背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2 吴永慧;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J];成人教育;2005年07期

3 邹玉华;解祥梅;;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化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9期

4 李桂凤;;课程教学: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应有途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郑姚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论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马艳萍;;论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9期

7 吴红胤;;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3期

8 李仲坤;;学校体育与青少年良好社会适应性培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霍方;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吕新;;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漆昌柱;邱泽瀚;赵丹妹;;体育锻炼对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志伟;体育教学培养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海涛;体育教学对促进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俊;高校学生工作与大学生社会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柱兵;论体育价值观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路锋辉;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指标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胡平;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强虎;知识经济视角中的政治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刘志军;;体育教学中运动角色扮演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张金俊;;清代江南宗族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吕仙利;鲁宗成;;陕南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调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陈爱娟;;法律预防功能及其发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张丽艳;王世友;;大学生的体育精神与人文素质培养[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范道远;孙鹏飞;;中等城市中小学阳光体育组织社会化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6期

8 尤来菊;;新时期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培养方案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2期

9 刘永春;黄家伟;;试论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方爱莲;陈亮;陈洪;秦增保;;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程文广;;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探索[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梁兵;;体育教学中角色扮演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3 坚赞才旦;岳小国;;论三岩藏族的壁葬及其社会控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4 彭俊;;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乐国林;毛淑珍;;文化嵌入视角的企业本质探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崔凤;王启顺;;海洋管理的社会学阐释[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二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邱达明;;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适应性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于景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付刚;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7 赵溢洋;阳光体育与“外来学生群体”的城市融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玉;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练习对上海市智障人士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付常兵;乒乓球运动的健身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俊彦;民意表达: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维度[D];湘潭大学;2010年

5 曾巧黎;通过司法的社会控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郑清;互联网条件下高中生道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晓菲;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企业公共关系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权文长;法律与社会控制: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传统及当代启示[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骏;延吉市赴韩劳务者留守子女监护组织建设探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红娟;网络越轨行为及其社会控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春霖,鲍丙刚;大学生社会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陈麦池;大学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童心刚;成祖松;;大学生社会化的实现模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王连喜,鲍金;大学生社会化内容浅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5 刘家祥,杨娟;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价值内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朱誉惠;体育中专学校学生社会适应心理调查[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3期

7 汪永华;学校体育文化解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8 刘爱红;;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苏连升;石丽娟;;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探析[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10 张慧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玉平;职业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初步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2 包云;大学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促进作用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卞会泉;论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杨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国民体育价值观互动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程卫波;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科技代价的控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恩泰;我国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现状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国春,姚丽云;如何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煤炭高等教育;2001年05期

2 苑呈法;谈职校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年04期

3 谈钧佩,肖萍,周志英,贾贤贞,陆正川;随读、辅读小学生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行为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4 韦小满,王培梅;关于弱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的理论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1期

5 李齐鸣,刘诗宇,程越;论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邓红霞;浅谈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丁丰斌;;论创设情景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体育世界;2006年01期

8 康涌泉;;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任一波;;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李建刚;;转型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着力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凤英;;小心呵护人们的精神世界[A];全国精神科护理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何梅;陈军;冯正直;张大均;;烧伤患者自尊和社会适应能力特点研究[A];第四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感染救治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6年

3 安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竺智伟;陈维军;朱丽;徐琳;詹建英;;学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与父亲参与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5 马兰军;王德玮;;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韩冰;胡秦;王岩;;情绪管理训练对提升高专学生情感智商及社会适应能力效果的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石油系统分会第七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白瑾;;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梅建;;睡眠与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2:睡眠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C];2007年

9 李亚红;;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蒋英振;;浅谈职校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鞍山日报 ;2009年

2 检察日报社新闻研究室 北京民意调查所 张锴 王津京;[N];检察日报;2000年

3 梅建;[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张煊;[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5 乔琪;[N];中国妇女报;2003年

6 陕西镇安县中学 贺永进;[N];中国体育报;2007年

7 史华;[N];山西科技报;2003年

8 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 朱丽华;[N];中国体育报;2007年

9 山东省昌邑市南隅小学 褚筱莉;[N];中国体育报;2009年

10 王开珍;[N];民族医药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锋辉;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指标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何梅;烧伤患者自尊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及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茂玻;略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姜玲玲;公办与民办医学高职专科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5 李霞;《生活与哲学》与培养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之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6 高亮;中学健美操课实施合作学习法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岳琪;辅读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盼;上海市高校体育课程社会适应能力目标达成与对策[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邓玉平;职业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初步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瑶;90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培养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0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40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8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