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高职高专学校计算机公共课跨课程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5-02-12 16:54

摘 要:

摘 要:本文提出计算机学科中两门公共课的跨课程教学策略设计。通过学情和教学现状分析,从简单实用出发,运用课程整合案例,对跨课程教学可能达到的效果进行阐述,以期在教学活动中,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关键词:计算机 公共课 跨课程  教学策略
 

 

 

  

  

  *

  XIE Feng-mei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不同阶层的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成果层出不穷。本文中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高职高专学校计算机公共课跨课程的教学策略。

  1 跨课程教学的界定及意义

  跨课程教学意味着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相关性、延续性程度大小或课程的性质、作用,可以将知识关联程度高、课程作用相近的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内容,以教学目标为引导,进行整合教学。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认识和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了解,进行大胆预设,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笔者认为,跨课程教学可以减少相关知识的割裂;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在知识比较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时间,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加强了知识的系统性,提高了对所授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增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对于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高职高专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公共课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和《AUTHORWARE课件制作》两门课程。两门课程的周课时数分别为4、4。前者开设在第一或二学期,后者在第四学期开设。恰巧本人相继教授了同一个班级的这两门课程。

  学生现状:学生的基本素质参差不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能力较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懒于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在课件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已经忘记了第一、二学期已学过的WORD和POWERPOINT(以下简称PPT)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教学现状:由于学生对前期知识的遗忘,课件课程教学进度不得不缓慢进行。教师在教授新内容的同时,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花费大量的时间复习旧知识。最终,新内容没有学习多少,一门课程的完整知识体系无法体现。学生结业后,提到所学的知识,大多数学生似乎什么都知道一点,实际上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这样一来,在学生心理上便蒙上了所学课程意义不大的阴影。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削弱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在设计课件时,许多功能完全可以用WORD和PPT完成,然后插入到AUTHORWARE中,这样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很轻松地做出优秀的课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利用已学习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否则,计算机课程形同虚设,无法达到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基本目的。

  3 跨课程教学的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基于文献[1]中对教学策略的定义描述,笔者提出以下跨课程教学策略:

  3.1 分析两门课程的性质及交叉点

  PPT是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主要作用就是设计幻灯片,将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信息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强调的是内容的呈现。AUTHORWARE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主要作用是设计课件。AUTHORWARE不仅具有PPT的绝大多数功能,还有一些功能是PPT所不具备的。其中,交互性和调用外部数据等功能是PPT可望而不可及的。同一功能,二者设计后的作品呈现效果不同,有些功能用PPT实现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效果可与AUTHORWARE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这两门课程的作用相似相近之处较多,课程内容有颇多交叉点。

  3.2 课程整合案例

  文献[2]中提出了课程整合过程的实质。从简单实用原则出发列举一实例:小学语文课件──唐诗欣赏。假设该课件的主要功能是以某一种特殊显示效果循环显示片头文字(唐诗欣赏);在背景音乐的播放声中依次自动显示诗的题目、作者和诗句;单击作者或者诗句中的某个特殊词组时,会在屏幕下方显示一些注释信息。对于这样一个功能相对简单的课件来说,可以采用如下授课方式:

  (1)依次用PPT和AUTHORWARE设计该课件,让学生比较两个软件所设计的课件,其播放效果的差异性和操作过程的简易性。

  (2)在(1)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试想将整个课件按功能划分成几部分;想想刚才的操作过程中,各部分用两个软件中的哪一个实现相对简单实用。经过分析得出结果。教师提出:那么可以分别用PTT和AUTHORWARE设计出相应的部分课件内容,再将二者连接起来就可以了。综合各自优势,用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效果完成课件设计,是所有操作者的心愿。

  3.3 跨课程教学可能达到的效果

  首先,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到,跨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门课程的性质和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针对具体任务,在二者之间选择合适的软件完成,节省人力、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在遇到设计功能较复杂的课件时,根据课件内容可以将整个课件分成几个模块,其中有些模块可用PPT实现,其余的用AUTHORWARE实现。完美体现二者的优势。学生沉浸在真正创作中的乐趣不言而喻,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在此过程中自然会激发,教师教的有热情,学生学得有激情,以达到教与学互激共进的作用。最后,教师在跨课程教学过程中亲身体验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促使教师从整体出发把握和理解课程内容,站在一定的高度,对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增删整合,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重新进行教学设计。这是一种自我挑战,心中的喜悦和进一步创新的激情勃勃生发,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下定然会越教越有成功感。

  基于以上情况,如何充分利用有限课时,使得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深思的。在教学实践的同时笔者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根据已拥有的教学经验,拟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高职高专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有所改良和促进。

  l 将PPT和AUTHORWARE两门课程内容适当整合,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进行授课。授课时间为一学年,周课时至少为4。

  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一般都要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可在原有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只学习WORD和EXCEL两个软件,稳扎稳打,切忌急功近利,打好计算机操作基本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铺垫。

  l 同一班级的上述两门课程可由同一位或两位教师承担。

  如果由两位教师授课,那么需要他们协同备课,这样才能在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使所授内容环环相扣,避免知识断裂,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l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

  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新的教学体制来支持,允许跨课程教学的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独立定制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以充分发挥跨课程教学的优势。

  l 授课方式上,PPT和AUTHORWARE多采用比较式授课,综合运用先后、平行和穿插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案例驱动方式进行教学。最好以优秀的课件为蓝本,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 结语

  跨课程教学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文献[3]中强调在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的积极性和探究与创新精神。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升,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跨课程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教学活动实践检验。相信通过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大胆探索和不断实践,尤其在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教育发展过程中,跨课程教育教学定会成就一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李兆君.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吴军其,胡文鹏.新理念信息技术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梁映晖.网络环境下开展英语听说训练的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4(7).

 

 

 



本文编号:14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7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