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及解决路径

发布时间:2021-09-24 12:56
  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因其咨访关系的特殊性与专业度要求的差异性,在双重关系、保密问题及咨询师胜任力方面面临伦理困境。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其解决路径如下:倡导形成朋辈互助共同体理念,使其成为朋辈咨询师的自觉约束和持续动力;建立实用性伦理构架,为伦理问题的识别与分析提供有力支撑;基于胜任力构成要素加强对朋辈咨询师的培训,提升其胜任力;合力营造伦理环境,保持校园氛围处于和谐稳定的良性循环中。 

【文章来源】: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22(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当前我国高校朋辈咨询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1.1 双重关系问题
        1.1.1 非性双重关系
        1.1.2 与性有关的双重关系
    1.2 保密问题
        1.2.1 常见保密问题在“朋辈”模式下的呈现
        1.2.2“朋辈”模式产生的特殊保密问题
    1.3 朋辈咨询师胜任力引发的伦理问题
        1.3.1 评估能力有限
        1.3.2 缺乏专业咨询督导
        1.3.3 难以把握价值参与“度”
2 高校朋辈心理咨询伦理问题的反思
    2.1 伦理理论基础不足
    2.2 缺乏适用的伦理标准及体系
3 高校朋辈心理咨询伦理问题的解决路径
    3.1 提倡朋辈互助同共体理念
    3.2 推广实用性伦理构架
    3.3 提升朋辈咨询师胜任力
    3.4 合力营造伦理环境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J].   心理学报. 2018(11)
[2]高校“四合一”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和思考[J]. 丁闽江.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8(05)
[3]高校非咨询室环境下来访者和咨询师关系的质性研究[J]. 徐艳平.  教育观察. 2018(11)
[4]高校心理咨询与治疗面临的伦理困境及应对措施[J]. 唐晋,毛新志.  教育观察. 2018(11)
[5]超越“二分法”——论马克思对“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超越[J]. 白刚,曾俊.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0)
[6]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的结构探索及问卷编制[J]. 宋传颖,秦启文.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7]团体辅导对朋辈辅导员人际交往和胜任能力的影响[J]. 李俊庆,骆素萍,陈小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07)
[8]团体辅导在朋辈心理工作室建设中的实践探索[J]. 许静,杨秀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5)
[9]美国朋辈心理咨询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例[J]. 周莉,雷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5)
[10]高校心理咨询中非性双重关系的利弊分析与应对举措[J]. 何元庆,王静娴.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2)

硕士论文
[1]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D]. 罗耀平.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07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407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e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