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中职生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及检验

发布时间:2021-12-11 19:54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其面临社会适应、职业选择、同伴交往、职业竞争等各种压力,因此,中职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学生发展、教师教学、教育管理等带来困扰,还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 已有相关研究表明,正常行为和问题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研究职校生的问题行为现状,探讨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之间关系,验证心理资本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以发现职校生问题行为的特点、生活事件对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并依据此提出职校生问题行为干预对策,以期达到中职生问题行为向正常行为转化的目的。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711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中职生问题行为普遍存在,且在专业、年级、家庭结构、独生与否、生源地等人口学变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职生问题行为在性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中职生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呈现显著正相关,生活事件对问题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生活事件在问题行为的发生上起着助推器的作用,验证了问题行...

【文章来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0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问题行为研究综述
        2.1.1 问题行为的概念界定
        2.1.2 问题行为的理论模型
        2.1.3 问题行为的测量
        2.1.4 问题行为相关研究和文献总结
    2.2 生活事件研究综述
        2.2.1 生活事件的概念界定
        2.2.2 生活事件的测量
        2.2.3 生活事件相关研究和文献总结
    2.3 心理资本研究综述
        2.3.1 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
        2.3.2 心理资本的结构与测量
        2.3.3 国内外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
        2.3.4 心理资本的研究模型
    2.4 生活事件、问题行为、心理资本关系综述
    2.5 调节变量
        2.5.1 调节变量的定义
        2.5.2 显变量调节效应分析方法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构想
    3.4 研究假设
    3.5 研究方法
        3.5.1 研究对象
        3.5.2 研究工具
        3.5.3 研究过程
        3.5.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中职生问题行为现状描述
        4.1.1 中职生问题行为总体描述
        4.1.2 中职生问题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2 中职生生活事件、心理资本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4.2.1 中职生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的相关关系
        4.2.2 中职生心理资本与问题行为的相关关系
        4.2.3 中职生生活事件对问题行为的回归
        4.2.4 中职生心理资本对问题行为的回归
    4.3 中职生心理资本对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的调节作用
        4.3.1 中职生心理资本对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关系的总体调节作用
        4.3.2 中职生心理资本对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各维度关系的调节作用
第5章 分析讨论与研究结论
    5.1 分析与讨论
        5.1.1 关于中职生问题行为现状的讨论
        5.1.2 中职生生活事件、心理资本与问题行为关系的讨论
        5.1.3 中职生心理资本对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关系调节作用的讨论
    5.2 中职生问题行为的干预对策
        5.2.1 针对中职生问题行为现状及特点,分类进行帮扶教育
        5.2.2 传递正能量,降低中职生生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2.3 增加学生心理资本,使其直接或间接地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
    5.3 主要结论
    5.4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J]. 王广海,卢宁,刘志军.  中国学校卫生. 2013(09)
[2]犯罪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类型及其与生活事件和问题行为的关系 [J]. 金灿灿,邹泓.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4)
[3]社会支持在流动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调节效应 [J]. 杨会芹,刘晖.  科技风. 2013(13)
[4]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J]. 邵昌玉,胡珍.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05)
[5]童年中期受欺负与问题行为之关系:一项两年纵向研究 [J]. 刘俊升,赵燕.  心理科学. 2013(03)
[6]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心理资本对生活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效应 [J]. 杨会芹,刘晖,王改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2)
[7]中职生问题行为及其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报告 [J]. 张阿敏,徐大真.  职业技术教育. 2013(01)
[8]青少年抑郁综合认知模型及其性别差异 [J]. 崔丽霞,史光远,张玉静,于园.  心理学报. 2012(11)
[9]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关系研究 [J]. 石晓磊,胡荣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10)
[10]中专生社交焦虑与生活事件的关系 [J]. 常国胜,李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2(19)

博士论文
[1]高中生冗思对生活事件和抑郁\焦虑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多时段追踪研究[D]. 杨娟.中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生问题行为转化研究[D]. 丁翠翠.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高中生的学习倦怠与学习压力、心理资本的关系[D]. 郭晓慧.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中职生的未来取向、学业成绩与外化问题行为[D]. 王蕾.山东师范大学. 2012
[4]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李鹏.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5]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预防策略研究[D]. 贺朝霞.西南大学. 2012
[6]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编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周利霞.上海师范大学. 2012
[7]中职生问题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D]. 张素蕙.河北师范大学. 2011
[8]农村中学生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刘建萍.四川师范大学. 2011
[9]高中生心理资本、学习倦怠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董振华.南京师范大学. 2011
[10]当前中学生问题行为现状及家庭因素研究[D]. 杜春美.福建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35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535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e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