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浅析我国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的就业之困与解决之道

发布时间:2015-02-09 10:49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一方面,它满足了我国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发展态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加剧了我国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的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出现严重分化现象:理科生优于文科生,综合类院校文科生优于理工类院校文科生。文章将结合当前就业总体形势,从理工类院校文科生的教育培养模式入手,着重分析当前理工类院校文科生就业困境之原因,并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期望能够对理工类院校文科生就业起到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高校扩招 理工类院校 文科生 就业 困境 原因 解决之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 了不少社会问题,就业公平就是其中之一。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在“质”和“量”上都有较大提升,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然而作为就业大军的重要一支,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一、理工类院校文科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原本以培养技术性、专业性的高科技人才见长的理工科院校,在未确定科学的长期发展规划之前,以大量设立文科专业的方式来响应国家扩招政策,争先恐后地加入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之中。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出现严重分化现象:理科生优于文科生,综合类院校文科生优于理工类院校文科生。从理工类院校文科生的教育培养模式入手,着重分析当前理工类院校文科生就业困境之原因,并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寻求解决之道,不仅有利于解决理工类院校文科生的就业问题,也关系到理工类院校教育模式的转变、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甚至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理工类院校文科生就业困境之原因

  (一)培养定位模糊,专业缺乏特色
  20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使众多理工科大学迈入了“文科冒进”阶段。由于文科类专业一般投入少、周期短、短期内生源较好,从而更多地充当了理工科大学扩大规模的首选。很多理工类大学设置文科类专业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设置一些几近饱和的专业,没有考虑到社会实际需求、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造成理工类大学间及理工类大学与其他类别大学间专业设置趋同、缺乏特色的弊病。
  首先,,理工科院校文科发展的“软条件”不足,表现为工科院校文科发展在文化资源上缺乏必要的关注,发展环境、办学氛围和办学话语权的欠缺等。其次,硬条件不足,资源投入少,大部分工科院校对文科专业在物质资源投入上远不如工科专业。再次,缺乏文科办学经验,生搬硬套工科办学的经验和方式,许多工科院校文科生培养未充分考虑文科教育教学特有的规律、规范和体系。在文科培养规模上盲目扩大专业设置上追逐表象和热点,与市场需求脱节,对文科教育教学缺乏完整系统的办学思路与培养模式。最后,文科办学缺乏特色。本来工科院校办文科,其文科应能带有部分工科特色,如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相应工具软件的使用与操作技能,解决问题有严谨的逻辑思维等。原本文科生应具有灵活的思路,一定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较强的文字写作与表达能力等又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抑制。上述原因造成工科院校的文科总体实力较弱,使得文科生质量不高,缺乏相应特色,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加剧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难的程度。
  (二)学生自身素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多数理工科大学遵循由单科到多科的发展轨迹,办文科类专业的历史并不长,在文科课程设置、学术氛围形成、师资配备、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还不很健全,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教师的学科背景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一倾向问题。一项对理工科院校的调查表明,仅有39.67%的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知识”,69.33%的人没有系统读过一部文学名著。
  许多学生在踏上求职路前并没有全面地了解自己,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定位。很多同学在找工作时随大流,只要有面试机会就去尝试,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适合做的工作认识不到位。不少人起先心高气傲,然而在接连碰壁后,又一下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我能力评价变得十分不客观。部分同学没有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制定求职目标,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多地追求薪酬待遇、工作地区等因素,没有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而有些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表现出自信心不足。
  (三)就业指导缺失
  目前国内大多数理工科院校每年都会自主开办或者联合举办各种校内招聘会、双选会、人才洽谈会等,但招聘单位以工业、科技、能源等技术需求性居多,招聘对象以理工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真正能提供给文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很有限。同时,理工类院校就业指导中心指导老师背景复杂,多为兼职或理工科背景及行政兼职者,他们不了解文科类学生就业的特点,少有社会需求方面的调查研究,致使对文科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可行性。
  (四)人文学术氛围缺乏
  文科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浓厚的人文氛围能给予文科的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人文化的学术环境和校园氛围是发展文科的无形资产。文学艺术氛围的缺乏是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短板,因此理工科大学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文科生长的良好空间。

 

  三、解决之道

  (一)合理定位,长远规划
  在理工科大学中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应照抄照搬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模式和路径,不能一哄而起,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量力而行,按需而为,促进文科阶段性发展。
  世界著名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一流标准循序渐进地寻求发展。加州理工大学在学校发展历史中一向重视学科的发展质量,对于学校的规模和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早在1925年,加州理工学院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已经小有名气,但全校仍然只有物理、化学和工程三个系,增设新的学科已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但校董事会在这时做出了一个决定,除非新引进的专家、教授能开展和学校现有的物理和化学学科所能做出的那样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一般不轻易增设新的科系,该校也一直保持了这个优良的传统。1925年,学院聘请著名的哈佛大学历史、政治和经济系的系主任威廉加盟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队伍,主要为本科生讲授经济、历史、文学等核心课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系。该校始终遵循学科不求过多,范围不求过宽,严格保证学生入学和学习质量,宁缺勿滥,精益求精的方针,因此,到现在其文科乃至学校的规模都很小。我国大学应根据自身特点和追求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

  (二)办特色文科,以创新取胜
  如清华大学教授胡显章曾指出的,在理工科强势的学校发展文科,会使人产生重理工轻人文的困惑,理工科的强势容易屏蔽文科的发展。但是,强势理工的基础,有利于形成学科的综合发展和交叉学科的新生长点,有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理工科大学办文科,不能和综合性大学简单地平行竞争,要突出优势,办有鲜明特色的、和自身工科专业结合很紧密的专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相互回归和有机融合,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日益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必须通过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与调整,为学生进入未来社会实现角色的基本定位与塑造做好准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学科专业改造是高校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拓宽毕业生就业路径的重要途径。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类专业虽然有先天的不足,但也有诸多优势,因此要力求避免文科类学科专业与其他类别高校的趋同,发展特色类学科专业。这些优势体现在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部门和行业发展战略及发展政策等方面相结合的应用文科上,如清华大学的科学与社会、技术经济学和管理工程方面的研究以及北京工业大学的系统工程研究。
  (三)加强就业指导
  1.延长就业指导时间。学校应把就业指导与学业指导相结合,全面系统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从大学生入学起就通过各类选修课等对学生进行观念传输和技能指导。
  2.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改变行政管理干部居多、指导教师几乎全部是理工科背景的现状,提高就业指导教师人才学、社会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水平。
  3.“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举办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讲座、就业专题报告会、咨询会等,积极拓宽就业门路,主动把用人单位“请进来”,就业指导中心要与文科类毕业生需求量大的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沟通联系渠道。同时,就业工作应该“走出去”,认真做好市场和已就业的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及时反馈就业信息,为学校就业工作及专业调整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四)转变教学观念,营造人文氛围
  定期开展思想健康、形式活泼、参与面广的体育、艺术和文化娱乐活动、学术讲座等,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提升学校的整体人文氛围。 

 



本文编号:13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e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