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的新维度:知识管理

发布时间:2016-12-25 13:37

  本文关键词:知识管理:学校管理创新的新维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的新维度:知识管理

时间:09-09-06

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的新维度:知识管理1 何海燕1,陈振凤1,2 1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2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济南(250022) 摘 要:知识管理代表着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背景。本文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知识

  

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的新维度:知识管理1
何海燕1,陈振凤1,2
1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2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济南(250022)
摘 要:知识管理代表着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背景。本文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制约因素,针对制约因素对研究生教育组织实施知识管理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创新研究生教育组织结构和创建相应的组织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1.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经济的增长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个人、组织、社会机构乃至整个国家经济提升的重要驱动力,知识的获得及其创新是竞争优势的来源。知识管理是管理理论对知识经济社会做出的回应,从“管理”走向“知识管理”意味着管理的重心从物质资源转向了智力资源,也就是说转向了人头脑中的知识[1]。知识社会中,以知识为主要加工对象的大学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动力源泉。而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2]。研究生是高校中特殊的知识分子集群,不同于本科生,既需要在学习中研究,又需要在研究中学习,不但要传承知识,更重要的是创新知识。可见,知识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中更为重要的资源之一,知识对研究生教育更为关键和重要。对于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提升研究生教育组织的竞争力将是未来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因此,本文将对此作出探讨。
2.研究生教育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内涵
尽管知识管理最早产生于企业,但企业并不是知识管理的唯一主体[3]。任何以知识为主要管理资源的组织都可以通过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组织绩效,形成竞争优势。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管理,主要管理研究生教育组织系统中的人、财、物等物质资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思想要求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转向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这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提供了方向。
2.1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的出现被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称为“管理革命”。知识管理是一种知识收集、整理、分析、分享和创造的处理过程,使原有的知识不断的修正和持续产生新的知识,而且能够将这些新旧知识加以保存和累积,使其有效的转化为有系统、制度化的知识,这种知识不断的产生、累积和创新的循环,可以帮助组织采取有效的决定和行动策略,进而能够增加组织资产、扩增组织财富、提升组织智能和达成组织目标。[4]研究生教育组织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组织,知识已经成为其核心和占主导地位的资源。时代发展要求创新,对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任务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创新必然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而创新的前提是知识必须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分享与流动,那么,研究生教育为了实现培
1 本文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课题(课题号:06CC012)阶段性成果。
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必然需要将管理的重心转向知识,实现从以“物质资本”为中心的传
统管理模式向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管理模式的转变。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
并不是信息管理系统的简单引入,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仅仅是知识管理的一种手段。研究生
教育管理过程中实施知识管理,其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整合研究生教育组织系统内外部的
个人和组织的各种形态知识,以及创造、利用和传播新的知识,使研究生教育迅速适应外界
环境的变化,不断增加其知识资源,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有效
的展开科研、教学、学习以及以学术为基础的社会服务,更好的完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
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任务,以推动社会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思想和知识成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核心资源,对知识
资源如何有效管理才能提升知识价值,从而创造自身的竞争优势,成为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
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2 创新知识是研究生教育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
现时代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要求不断进行创新,创新就需要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就需要创新教育。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更需要创新教育以培养高层次
的创新人才。创新是人类最复杂的心理活动之一,,不单是某一种或某一类能力的运用,而是
各种心理品质的高度综合。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核心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形成
创新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来全面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性综合品质,并最终能
够付诸实践开发出创新性的成果。可见,研究生教育创新目标的实现必然依赖于知识的储备
和创新。
知识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的利用和存储。知
识获取是知识管理流程的起点,是夯实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知识共享是关键,包括研究
生教育组织系统内部的知识资源的交流、传播和共享以及对组织系统外部的各种知识资源的
汲取。知识管理通过对组织系统内外部知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合来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
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创新遵循着以下流程:个体知识创新、个体知识的组织共
享、组织知识的积累、组织知识的个体化[4]。研究生教育组织进行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就是
为实现组织系统内的知识共享提供途径,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组织成员的智力资源,形成一
个不断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促进并实现组织的知识创新。知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知识资
源的富有和增值。只有不断地对知识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创新,才能使研究生教育与市场经
济发展的需求紧密相连,才能保证研究生教育更具竞争优势。
根据知识存在的形式可知,研究生教育组织过程中的知识资源可以分为两类,即外显知
识(explicit knowledge)和内隐知识(tacit knowledge)。根据英国哲学家波兰尼的研究,外
显知识主要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达的结构化知识,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
资料、数据库等方式学习[4]。例如,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求教师做什么以及管理机构
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的一些程序、条文、制度等等就是外显知识。内隐知识则只存在于
人的头脑中,难以明确地被他人观察、了解和获取。内隐知识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大量存在,
并且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来源。知识创新实际上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
发现和界定仅仅依靠研究者长期的知识储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研究者长期形成的经
验、判断力、研究思想和直觉,而这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属于内隐知识的范畴。因
此,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引入并实施知识管理能够正确看待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的作用,
并有效整合整个管理过程中的知识,发挥知识的最大作用,从最大程度上开发、利用和创新

-3-
内隐知识,会更好的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的目标。可见,研究生教育组织对知识实施管
理的关键之处在于如何根据研究者的特点实施管理,以激发教学科研人员自愿的将内隐知识
表达出来,并通过课题组、学科团队等形式推动知识共享,使外部知识内化、个人知识上升
为组织知识,从而推动知识不断的螺旋增加、不断进行知识创新,不断增强研究生教育组织
的核心竞争力。
3.研究生教育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制约因素分析
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组织在实施知识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3.1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与知识管理不相适应
传统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核心是人、财、物等物质资源,是有形的。与之相适应,传统研
究生教育管理理念也是把这些有形物质作为关键管理要素。然而知识管理的核心资源是知
识,必然要求转变管理理念,将知识这种无形资源作为管理的关键要素,一切管理决策都要
以知识为核心。研究生教育组织的竞争优势来源将会从有形资产转移到团队知识的共享、创
新和有效利用。
3.2 研究生教育组织文化制约着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研究生教育组织传统的组织文化体系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阻碍知识创新和共享的地方。例
如,很多知识工作者不认同知识共享,而是将知识视为私有财产,是一种与其他人员进行有
力竞争的潜在资源;研究生教育组织内部缺乏进行顺畅的知识交流和共享的机制,对跨学科
性的研究并不重视,更不用说为其创造条件了。这些都会对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形成障碍。因
此,要使研究生教育组织真正成为一种有利于知识创新和共享的社会协同系统,仅靠更新技
术支持系统和再造组织结构所形成的物质内聚力和环境的协同性支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
要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内在激励机制,并将其内化成组织的一种精神内聚力。
3.3 刚性的研究生教育组织结构不适应知识的柔性特征
目前,研究生教育组织是以科层制结构为主体,项目任务制结构为辅的组织结构形式。
科层制结构又称官僚体制,是一种高度形式化、专业化、集中化的结构,主要依赖于组织协
调工作过程中的标准化,对于指导大范围的日常情况稳定状态下的常规工作非常有效。然而
当面临不稳定、变化迅速的情况时,就显得无能为力。这种组织结构不利于知识的高效流动
和共享,不利于知识的创新。首先,科层制组织结构呈现自上而下式的金字塔形态,与之相
适应的是建立在金字塔科层结构上的链式单向沟通模式,这使得处于基层的知识工作者之间
的知识和信息交流,必须通过控制信息的上层,降低了知识工作者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的沟
通效率。目前这种研究生教育组织正式结构的控制程序,预先设定了个人行为框架,限制了
个人行为的自由空间,并减少了交流渠道,阻碍了知识的流动和共享。知识低效率的流动和
共享会不利于知识创新成果的形成。其次,目前研究生教育组织结构是以学科分设的,是基
于高度专业化系所建制的,致使各部门之间呈现条块分割的状态,这样的组织结构不利于知
识工作者的沟通和交流,不利于知识的创新。近代科学知识的发展导致了知识的专门化趋势,
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专门学科领域的形成与细分,在这一格局下,各基层部门
间处于分割和断裂的状态中,学术研究人员很少有与本学科领域外的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
机会和场所,很难实现跨学科共享。知识工作者基本被陷入一个专业或者学科领域内,几乎
不与本学科、专业领域以外的研究人员接触、互动。并且,随着知识专门化的不断深入,学

-4-
术研究的范围将越来越被限制在“无限分割”的专业区域内,这很可能会导致知识创新能力的
下降。
4.研究生教育组织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对策
4.1 创新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组织结构
尽管研究生教育组织结构的科层制结构的刚性特征与知识管理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但
是集权的管理理念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这对知识管理也是有益的。另外,研究生教育组织
结构中的项目任务制是一种灵活的、适应性强的、具有活力的、共同参与的组织结构形式,
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动态性和参与性等特点。实质上,项目任务制结构是一种制度化的团
队或小组,是为了完成某项紧急任务或解决临时问题而从不同部门将相关人员集中起来构成
的。这种方式常常能够产生巨大的知识创新成果。然而,这种结构仅仅作为一种非正式的补
充性的组织结构形式,问题解决了或任务结束了就解散了,不能在全组织范围内常规性的持
久的大规模的开发和转换知识。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而要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是使知识有效流动和共享,这就
需要组织结构具有高效率的沟通渠道和模式。研究生教育组织要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实现研
究生教育创新的目标,就必须要对组织结构进行创新。笔者认为研究生教育组织结构创新的
思路是:弱化科层制结构的集权,强化科层制结构的效率和项目任务制结构的灵活,为了知
识创新应尽量把这两者进行结合,尝试建立一种能为组织提供反复获取、创造、积累和利用
新知识的战略能力的组织结构。
野中郁次郎认为,计算机科学中的“超级文本”的模式能够为有效进行知识创新提供支
持,于是,将其引入了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中。这种组织结构如超级文本一样,是由若干相
互关联的界面或文本所组成。
研究生教育组织为了有效实施知识管理,进行知识创新,可以尝试建立研究生教育组织
的超文本组织结构。根据研究生教育组织既具有刚性又具有柔性的特点,其超级文本结构可
以设计为业务系统、项目组织和知识基础三个界面[4]。研究生教育的教学与日常的行政管理
工作如培养计划的制定、日常的教学和科研管理、招生、学位授予、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等活
动具有内容繁杂杂乱、程序化、常规性的特征,是研究生教育组织管理过程中具有刚性特征
的内容。研究生教育常规性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的稳定有序,是知识有效传递和积累的坚实
基础。而超文本结构的业务系统具有刚性的特征,适合于程序化、常规性、标准化的管理,
能够保证研究生教学和日常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因此,将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
归入到超文本结构的业务系统。
另一方面,将关乎知识创新的研究生教育组织的科学研究工作归入到项目组织和知识基
础两个界面。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面对的是日益复杂并且多样化的问题,主要以某项
任务、工作为中心,进行探索和研究的知识具有不确定性,这需要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术
人员全方位的展开知识共享,发挥各自专长共同解决问题,这样,跨学科性合作研究成为一
种普遍的趋势。然而,具有刚性特征的研究生教育组织结构无法很好的适应科学研究工作的
需求,对知识创新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多年来,高等教育组织发展的历史表明,刚性的组
织结构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是不能摒弃的。因此,在保存研究生教育组织原有
业务系统的基础上,为科学研究工作建立相应的组织形式。主要的尝试是建立以知识创新为
主旨的项目团队。这种团队的主要形式有项目小组、原子式组织、虚拟组织等。项目团队更

-5-
加强调灵活性、多面性,与变化、革新相适应,主要吸取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形成科
研团队,使得不同知识门类的多学科之间能够有效沟通和合作,尽量减少人为的学术分割,
弱化学科组织的严格界限。可以说,项目团队体现了研究生教育组织“柔性”的特征。当多个
项目团队经过分工协作,完成科研项目,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知识以后,各成员就要“下放”
到知识基础界面,将知识创新过程中获得和创造的知识进行整理归档。完成以后,项目组成
员就回到业务系统层面进行日常的工作,直到去进行另一个项目。知识基础界面的作用是为
知识积累和共享、为知识创新提供“档案馆”的功能。
研究生教育组织的超文本结构的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 进行表示:
图1 研究生教育组织超文本结构示意图
图中三个箭头表示了知识的流动和循环的方向,业务系统界面使知识主要通过教学和行
政管理进行有效传递和共享,项目组织界面通过将业务系统中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项目成员
组成科研团队进行科研工作,实现知识创新,在知识基础界面将项目组织界面形成的创新知
识进行整理归档,然后将所形成的创新知识运用到业务系统的教学和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得知识积累越来越坚实,不断增强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得研
究生教育组织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三个界面的不同功能使得知识创新处于不断的动态循环
中,统一于研究生教育组织目标(图中的O 点)。
4.2 知识管理要求创建与之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组织文化
研究生教育组织要创建一种与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文化体系。实现这一目标
的关键在于组织内的管理者和相关的主体要树立创新、共享和共同发展的理念,建立组织内
共同的价值体系,塑造一种组织成员共有的知识愿景,形成组织的精神凝聚力。
创新是知识的源泉,知识经济社会的组织要强调创新精神,因此,研究生教育组织要有
效实施知识管理,首先要创造一种促进各类主体不断学习、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
其次要创造一种使知识工作者有效进行知识共享的机制,这种机制要能够使知识共享的个体
之间互惠互利,要使知识工作者的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统一,要创立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
鼓励知识的交流。通过建立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最终使不同主体要素通过差异整
业务系统
知识基础
项目组织
O

-6-
合使组织得到协同发展。研究生教育组织的知识管理与文化建设是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的互
动关系,知识管理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文化,而注重知识创新和共享的组织文化会有效提
高知识管理的效率。
4.3 研究生教育组织需要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 配备专门的知识管理人员
知识作为研究生教育组织的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进行有效
的管理。有了知识的专职管理部门,才能建立面向知识的技术基础,并对知识进行收集、加
工,以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创造良好的创新机制和氛围[5]。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及人员的主
要职责有[6]:了解研究生教育组织的环境、组织本身和组织内员工的知识需求;建立和创造
一个能够促进学习、交流、积累和应用知识的环境,使每位员工能认识并享受到这种环境的
好处;监督保证知识库的质量、深度和风格,保证知识库设施及其支持的工具正常运行;加
强知识集成以产生新的知识;引导员工运用知识,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激发他们发挥潜能,
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
5.结论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产物,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知识资源在提升组织竞争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创新应从以人、财、物为核心的物质资源管理转向以知识为中心的智力资源管理。于是,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进行了探索,主要包括研究生教育组织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前提、目标以及需要创造的条件。文中之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许艳,知识管理:学校管理创新的新维度[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9)
[2] 黄莉,研究生教育组织系统研究[D] .北京理工大学.2007.7
[3] 林莉,刘元芳.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管理改革的新范式[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8)
[4] 王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4
[5] 张小兵.论现代企业的知识管理[J] .商业研究.2000(1)
[6]王道平,何海燕.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3(8)

高校论文网服务承诺:
1.代写论文全部由对口专业硕博士写作老师负责,写作经验丰富,专业实力雄厚。保证论文质量,保证文章原创,后期免费跟踪修改,保证论文顺利通过;
2.本站合作期刊全部为正规刊物,中国知网、新闻出版总署有据可查。稿件录用通知、样刊全部由编辑部直接邮寄给客户,不经过我们这里。保证正刊,保证出刊;
3.本站负责的代写代发一条龙服务,保证全程人性化服务,时时跟踪,力求每个细节精致完美;
4.本站八年信誉保证,确保您的全程合作畅通安全,为您解决一切后顾之忧。
5.隆重推出:EI会议刊物成熟操作,费用不低,保证正刊保证刊发,有意者联系客服详询。

有意者请咨询客服QQ:591173808,您也可以通过我们的Email:591173808@qq.com联系我们
或者拨打24小时热线电话:15927254059高老师详细咨询。


高校论文网感谢您的光临,祝您全程合作愉快顺心满意!


  本文关键词:知识管理:学校管理创新的新维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6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26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6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