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中国师生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1-11-18 08: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70年里,师生关系是教育研究领域一个长久不衰的"老话题",产生了大量著述。所以如此,是由这一主题在教育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及其本身具有的深厚意蕴决定的。中国师生关系研究本文中大致分为:对已有研究中关涉师生关系根本认识和理解的重要问题、焦点问题以及当下学校教育实践中比较突出的热点问题,共八个方面,进行了内容归纳和观点介绍。文章在反思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师生关系研究应注意:以现实教学活动为立足点;重视不同教育阶段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加强师生关系对策研究的实践可行性。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师生关系研究概况
    1.研究长久不衰的原因
    2.研究缘起与阶段划分
        (1)政治意识形态强控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阶段(1949—1978)。
        (2)教学认识论视域下的师生关系研究阶段(1979—1993)。
        (3)多元视域下的师生关系研究阶段(1994年至今)。
二、师生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
    1.师生关系的内涵与本质
    2.师生关系的意义与作用
    3.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
    4.师生关系的变迁
    5.新型师生关系
    6.“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争鸣
    7.“信息时代的师生关系”讨论
    8.师生关系的冲突及其应对
三、师生关系研究的反思
    1.以现实教学活动为立足点
    2.重视不同教育阶段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3.加强师生关系对策研究的实践可行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时代的师生关系构建探析[J]. 李海峰,王炜.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7)
[2]中小学师生交往关系的失真与重塑[J]. 陈亮,党晶.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6)
[3]论人工智能时代的师生关系[J]. 苏令银.  开放教育研究. 2018(02)
[4]“师生关系”话语的考古学分析[J]. 沈茜,齐学红.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06)
[5]社会阶层视角下的师生关系[J]. 任春荣.  教育学报. 2017(05)
[6]不同文化背景下师生关系对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差异——基于PISA2012中国上海和美国学生数据的经验研究[J]. 李佳丽,胡咏梅.  河南社会科学. 2017(08)
[7]新中国的师生关系:基于官方话语的分析[J]. 郑雅君.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3)
[8]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的现代转向:从道德共同体到利益共同体[J]. 程红艳,杨湾.  教师教育论坛. 2017(02)
[9]师生关系的异化及其治理——基于“学生欺师”现象的检视[J]. 程斯辉,李汉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6(06)
[10]他者性:超越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J]. 冯建军.  高等教育研究. 2016(08)



本文编号:3502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502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3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