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学校管理学》教材编写的缺失、重构原则与途径

发布时间:2017-05-27 15:13

  本文关键词:《学校管理学》教材编写的缺失、重构原则与途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校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要求教材的编写应顺应时代发展。我国现有教材在理论基础、研究视野、编写方式和更新速度等方面均有缺陷。秉承"开放性、人性化、实用性、时效性"四原则,整合归纳与演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规定与描述、传承与更新等方式进行教材编写是可取之道。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人事处;
【关键词】学校管理学教材 反思 原则 方法
【分类号】:G47
【正文快照】: 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学校管理是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学校的管理,社会历史条件是前提,制约学校管理学的发展,组织机构和制度、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对象和管理目标都需要随着社会进步与时代更新作出相应变化。目前我国学校管理正遭逢新的内、外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东;张继华;谭军;;“学校管理学”课程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12期

2 蔡翔;;《管理学》教材编写的问题与对策[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蔡翔;;《管理学》课程教材编写的改革思路[J];教育与现代化;2007年03期

4 解安新;;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与伦理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年06期

5 郑勇;论柔性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4年05期

6 王引兰;;高校学生管理中人本管理伦理探论[J];伦理学研究;2007年01期

7 季苹;走出巢穴——学校管理理论如何走出困境[J];中小学管理;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兵;;近代大学课程世俗化及其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王莉;谈非权力因素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莫志华;;试论语文课堂学习方法的优化——独立学院艺术生学习方法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马秀琴;马军;;对学校品牌形象构成要素的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王凌;;论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中美的渗透[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艾兵有;伍家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基于云南佤族大学生信仰的调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线颖莹;;高师声乐教学之“主体间性”理论探微[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李军旗;谈理性管理与非理性管理[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9 彭晓峰;张宝军;王新娜;;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浅析[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黄雷;;高等学校的教师管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揭章武;;基于公平教育视角解读“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2 陈学军;;教育学立场的教育管理学——论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陈家斌;;论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及其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吴晓玲;刘中猛;;论教学的彻底性:一种再建构的历史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姚小云;;学校管理中激励教师的管理艺术[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陈平水;靳钰炜;;山西省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研究——从校际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4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兰香;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卢小男;信息技术环境下再论数学启发式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旭;关于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晓丽;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雪梅;幼儿家庭教育中母子冲突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方桃华;蒙学的生命观与生命教化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殷燕;论话题设计在小说教学中的实施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陆文龙;小学体育课运用游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高伟芳;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定;李金轩;徐定华;;高校人本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徐少锦;中国传统师德及其现代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2年05期

3 刘海燕;对工商管理案例教材的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3期

4 刘赞英;“人”是实现高校管理科学化的根本[J];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03期

5 龙献忠;人本化: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体现[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6 梁前德 ,袁声莉 ,陈向军 ,彭代武 ,刘尚林;经济管理类教材改革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11期

7 张丹丹;;教育管理的伦理向度探析[J];教育导刊;2006年11期

8 李保强;我国当代学校管理理论发展的走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3期

9 袁小平;学校管理制度设计的伦理关怀[J];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10 熊焰;学校管理学学科发展建设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家军;学校管理伦理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燕;董国平;;课程资源研究:成果、反思及走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李江,李海燕;开放教育教学组织的探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3 郑仰南;交际教学法述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朱银鹭,朱银端;论创造力在素质教育中的原则[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5 傅维利,刘磊;论诚信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6 秦维红;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郭北昭;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年06期

8 邵恩栋,王桂香;浅谈性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及应遵守的原则[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3年01期

9 吴国峰,王平;多媒体课件制作略谈[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02期

10 张力跃;评课应遵循的原则和实施框架——以一节综合课为例谈课的评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白玲;;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需求变化趋势及对策[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2 解国柱;;教师评价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傅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原则[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郭有志;任拉利;;贫困地区教师激励机制刍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5 姜宏光;;关于绥棱县教育“消化性考试”的研究[A];黑龙江省绥化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倪灿忠;;小学“后进生”心理特点简析及个别辅导策略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李福春;;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演进与整体性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张晓红;;快乐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及教学原则[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胡邓;王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10 吴庆麟;;顾后瞻前话未来:百年变革的教育心理学给我们提供哪些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师范大学 张迎春 孙婷;应反思评价环节[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太原理工大学长治学院 李庆霞;浅谈反思性数学学习[N];山西科技报;2002年

3 范玮;反思对于我们的价值[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复旦大学教授 俞吾金;反思“创造教育”[N];发展导报;2001年

5 俞吾金;对“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是教育部门反思的时候了”[N];人民政协报;2000年

7 俞吾金;“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N];文汇报;2001年

8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彭绍东;“零起点”的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杨海松 山东省临朐一中 马玉顺;从“学”反思“教”[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董蓓菲;反思小班化教育 深层次问题凸现[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贾海丽;经济利益多元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姜新生;批判与建构:学校课程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金保华;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谌安荣;阐释与反思:《学记》教学哲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杜志强;领悟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禹;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在教育中应用的分析及其引发的教育再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2 伍雪辉;课程话语透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囡;论道德教学之可能及其限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侯佩瑾;发展性教师评价及其在教师生涯管理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8年

5 吴亚芬;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美凤;信息时代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反思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凌洪兴;基于Blog的促进合作与反思的学科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时统君;教育道德效益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伟;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蕾;在线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学校管理学》教材编写的缺失、重构原则与途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400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3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