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面向普适计算的智能校园上下文感知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22:05

  本文关键词:面向普适计算的智能校园上下文感知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普适计算引入到智能校园系统的设计这一思想已日趋成熟,而上下文感知功能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已经成为普适计算实现的必要条件,本文就普适计算对智能校园建设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研究。
【作者单位】: 阿坝师范学院;
【关键词】普适计算 智能校园 上下文感知
【分类号】:G47;TP315
【正文快照】: 0引言由于传感器,无线通信以及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普适计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了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这将改变以往桌面系统的计算方法,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这无疑对于智能校园建设的实现又进了一步,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资源信息,达到资源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立才;上下文感知推荐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善涛;面向普适计算的智能校园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一非;普适环境下上下文感知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海艳;移动用户网络行为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林一;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移动增强现实浏览器构建及优化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海鸥;云环境用户情景兴趣的移动商务推荐模型及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4 史艳翠;基于通信数据的上下文移动用户偏好动态获取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健;公交信息服务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蒋欣辰;基于Android平台的NFC服务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建涛;Web挖掘中的降维和分类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筠;移动环境下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朱剑锋;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智能数字语音教室模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志洁;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学习活动通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田永晔;基于普适计算的数字语音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勇;基于上下文感知计算的智能家居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王颖;基于移动Agent的上下文知晓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7 易健康;觉察上下文计算软件支持环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刘豫钧;应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构建高度交互的教室环境[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毛雁华;智能空间的软件平台及其资源管理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ark van't Hooft;夏天;;普适计算推动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1期

2 王艳;张娟;;普适计算的研究及探讨[J];成功(教育);2008年08期

3 余慧;;普适计算[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鲁书喜,余德玉;普适计算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制约因素[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5 周雪;任友群;;普适计算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环境[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4期

6 王英彦;邹霞;曾瑞;;论基于普适计算框架下远程教育之前景[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06期

7 石云;陈蜀宇;;论高性能计算与普适计算[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8 郭丽娟;;普适计算技术支持下的泛在学习[J];才智;2011年22期

9 汪荣斌;;基于发现商务资源的普适计算框架体系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10 张洁;王以宁;张晶;;普适计算支持下的泛在学习环境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纲;牛新征;周明天;佘X;;普适概观[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马守明;王汝传;叶宁;;普适计算中基于模糊时序分析的上下文预测研究[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3 刘牧;杨智强;王衡;;基于普适计算的日程发现方法探讨[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poster】[C];2011年

4 孙正兴;;环境智能—普适计算时代的计算服务模式[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5 杨永志;史殿习;;普适计算中的服务描述[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饶翔;张瞩熹;史殿习;尹刚;丁博;王怀民;;普适计算透明通信关键技术[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肖长波;吴刚;;面向普适计算的情境感知体系研究与实现[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8 徐光yP;陶霖密;史元春;张大鹏;;对偶空间中的普适计算[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9 金翊;;普适计算系统结构模型的探讨[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10 欧阳建权;史殿习;丁博;王怀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技术[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光yP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无所不在的普适计算[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谢伟凯 徐光佑 史元春;普适计算[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邰举 葛晓虎;普适计算:无处不在的人性化服务[N];科技日报;2005年

4 朱杰;普适计算:当网络变成空气[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邱善勤 王常青;普适计算:蓝海有多宽?[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刘霞;普适计算让你同享多台计算机[N];科技日报;2010年

7 韩旭东;手机将进入普适计算时代[N];中国电子报;2004年

8 李献;普适计算引领未来办公趋势[N];计算机世界;2007年

9 陈超;信息社会也须以人为本[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荆晶;“最小计算机”问世,或开启“普适计算”时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海滨;普适计算中智能服务选择算法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2 李世群;普适计算中的安全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蒲芳;普适计算中位置感知服务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4 杨永志;面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服务发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郭亚军;普适计算安全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刘宏月;普适计算的访问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勇;具有环境感知的普适计算服务自适应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康密军;基于策略的普适计算隐私保护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马守明;基于WSN的普适计算情景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杨帆;普适计算安全协议的模块设计及CSP分析[D];东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林;普适计算的伦理评估[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陈超君;普适计算的哲学探源[D];东华大学;2010年

3 曹冬雪;基于情境感知的生产现场异常监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孙小晴;普适计算时代的遗忘美德[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尚晓莉;用户的自我效能、表现期望对普适计算科技接受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8年

6 年军艳;普适计算下的上下文感知计算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冯倩倩;普适计算安全技术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彩霞;普适计算中的室内位置感知[D];东华大学;2005年

9 罗功宸;普适计算多相性及个人智能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田永晔;基于普适计算的数字语音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面向普适计算的智能校园上下文感知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2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422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a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