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诉求、困境、成因及路径

发布时间:2024-06-14 00:48
  深化产教融合是国家、学校和企业等三方的共同诉求。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存在企业办学主体地位不突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失衡、高职教育对产业发展贡献度不高等困境,究其原因在于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院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足、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动力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学校、企业等三方提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协同推进策略:第一,政府应建立健全制度环境,强化宏观调控职能;第二,职业院校应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增强产教融合吸引力;第三,企业应强化办学主体地位,持续深化"参与办学"改革。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多元诉求
    1.产教融合是国家整合教育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需求
    2.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改革办学模式、提升服务贡献水平的必由之路
    3.产教融合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现状与困境
    1.办学体制:企业办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2.育人机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
    3.人才供求: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失衡
    4.服务贡献:高职教育对产业发展贡献度不高
三、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1.政府层面: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宏观调控职能履行不力
    2.院校层面: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缺乏产教融合吸引力
    3.企业层面:利益驱动不足,参与产教融合动力不足
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协同推进路径
    1.政府:建立健全制度环境,强化宏观调控职能
        第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夯实产教融合的基础。
        第二,完善管理体制,促进产教融合良性发展。
        第三,完善约束与监督机制,督促和规范产教融合行为。
    2.院校: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增强产教融合吸引力
        第一,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第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校企协同育人。
        第三,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为产教融合提供人才保障。
        第四,加大技术研发服务力度,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贡献度。
    3.企业:强化办学主体地位,持续深化“参与办学”改革
        第一,强化办学主体地位,健全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第二,拓宽企业办学路径,持续深化“参与办学”改革。



本文编号:3993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993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2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