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香港及内地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比较与借鉴(2)

发布时间:2014-07-24 10:57

  高职院校还要完善基础文化课教师培养制度.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要意识到为人师,不仅在学业上要给学生以指导,同时还要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更要从思想上引导、教育学生。我们还要完善各个阶段的教育,给予人文教育应有的重视。

 

  高职院校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是,打造高质量的精品人文课程.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决定教学内容,不能一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要让学生接纳并喜欢人文学科。

 

  3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包含2方面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有效地开展人文教育.必须要重视基础人文课的课程设置。优秀的课程设置有利于课程活动的开展。

 

  香港各高校在人文基础课的课程设置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中有优劣之分。香港职业训练局所设的高职文凭修读期为全日制5个学期。在这5学期时间,学生一共要修读40门课,其中至少有12门人文课程.有“英文传意:职场对话”、“全人发展:自我提升”、“英文传意:书信写作”、“职业中文传意(1.2)”、“全人发展:国际视野”等等。这些人文课程在5个学期平均分布,基本都是系列课程,比如“全人发展”这个系列课程就有“自我提升”、“国际视野”、“团队策动”3门 这种设置方式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关怀是循序渐进并且着实有效的。此外,在具体内容的设置上.该院校中英文协调发展,考虑高职学生的需要.设置职业指导相关课程。香港职业训练局还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人文课程,比如广告设计高职  文凭设置了“文化研究与设计”这种人文专业课程当然香港也有一些高职培训院校在人文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足。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高职文凭培养时限为2年制,共23个科目,69学分,其中人文基础课只有9学分,分别是“英文听说”、“英文读写”和“汉语读写”。这样的课程设置无论是在整个课程结构还是课程具体内容方面来看,都是没有新意的,并且对学生的内在人文素质的提高是没有多大帮助的。

 

  内地的高职院校在基础课程的设置方面没有统一要求,所以就出现了每个学校自成格局,教材五花八门的情况。由于学校要保证专业课有足够的学时.人文基础课常常要给这些专业课让出空间。内地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1个问题和开设课程有关.有些学校会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有些选择开设“El才艺术”,只有少数学校、少数专业有“大学语文课”。我们必须认清的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绝对不仅仅只是会公文写作或者演讲,而是要了解并学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和“应用文写作”、“El才艺术”相比,“大学语文”在文化渗透和传承方面的作用是有绝对优势的I51。

 

  第2个问题在上文已稍有提及,即人文教育有时需要让步于专业课程,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因为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理应是相辅相成的,高校不应该单纯的割裂它们。第3个问题在于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有些高校混淆2者的概念,会以政治教育替代人文教育,这是不妥当的。人文教育对人心灵的涤荡作用是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般的。而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以理性的说教为主。所以2者不应该混为一谈。

 

  纵观以上,我们发现人文课程的设置应是贯穿整个高职教育,并且应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符合其需要的人文专业课,比如在旅游专业设置旅游美学的课程,在设计专业开设设计美学,在烹饪专业设置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等课程。这些安排可以让人文课程有质有量.从而对我们的学生产生好的影响。

 

  4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身心都将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是建立在课程设置基础之上.由师生素质所决定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教学目的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认识活动中逐渐调节自己的情感和兴趣.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在各方面取得进步,并且努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学过程是学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国古代着名  的思想家朱熹就提出过“为学之道”、“读书之法”、“严立课程”等命题,足见教学过程的重要性。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合理分配和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又是中心环节。所以,要在高职院校有效地进行人文教育,必须要重视这个过程。

 

  在香港,由于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学校展开教学过程形式比较多样。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达到了有效的双向交流。教学内容方面在上文课程设置部分已经提到,香港高职院校的人文学科的课程不是孤立的,通常都是系列课程。香港中文大学的张灿辉教授就设计了“自我与人生”课程.共有5个章节。分别是“死亡与不朽”、“爱情哲学”、“性与文化”、“幸福论”、“乌托邦思想”,这个系列课程力求从文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各个角度让学生了解、探索并思考生命中的一些问题同。在教学方法方面,香港的课堂更加自由开放,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在人文课的课堂上老师主要会采用讨论法、陶冶法、探究法.辅之以必要的讲授法。这些教学方法完全考虑到了高职学生的特殊性,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内地,近l0年来对教学过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学过程也正逐渐被优化。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教学过程方面,不少内地的学校还存在缺乏科学性的地方。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是尤其需要改进的。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文基础课教学内容单一.甚至存在有些内容与人文教育相悖的地方。在教学方法方面.现在高职院校的人文基础课的教师还主要以教授法为主,满堂灌,这种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还是一种填鸭式教学。甚至有部分学校兼课教师直接照本宣科,不讲求任何教学方法.这样一种行为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校人文教育的比较与借鉴 37的思想家朱熹就提出过“为学之道”、“读书之法”、“严立课程”等命题,足见教学过程的重要性。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合理分配和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又是中心环节。所以,要在高职院校有效地进行人文教育,必须要重视这个过程。

 



本文编号:4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4382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6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