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城镇化是否带来了耕地压力的增加?——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22-12-06 06:47
  本文基于Gerbens-Leenes提出的"虚拟土地"思想,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测算耕地压力指数,然后利用2000~2017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城镇化对耕地压力的影响效应,同时进行粮食功能区细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考虑耕地质量的情况下,总体上中国的耕地面临着一定的压力,稳定在低水平的中度压力区。(2)耕地压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粮食主产区保持在安全压力区,主销区处在高度压力区且耕地压力不断上升,产销平衡区则稳定在较高水平的中度压力区。(3)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耕地压力的增加,反而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从粮食功能区细分来看,在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人口城镇化对耕地压力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在主产区则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4)进一步地,通过对不同城镇化发展方式的考察发现,土地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均带来了耕地压力的显著增加。本文认为,应关注城镇化对耕地压力的影响,尤其是土地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带来的耕地压力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粮食安全问题。 

【文章页数】:2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基于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高延雷,张正岩,魏素豪,王志刚.  资源科学. 2019(08)
[2]小农的种粮逻辑——40年来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转变与未来策略[J]. 罗必良,张露,仇童伟.  南方经济. 2018(08)
[3]“新三农”问题的演变与政策选择[J]. 项继权,周长友.  中国农村经济. 2017(10)
[4]中国耕地压力的空间分异及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基于342个地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J]. 张慧,王洋.  地理研究. 2017(04)
[5]非农就业、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变化——基于CFPS的实证分析[J]. 钱龙,洪名勇.  中国农村经济. 2016(12)
[6]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利于粮食生产吗?——对农户要素替代与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及约束条件的解析[J]. 钟甫宁,陆五一,徐志刚.  中国农村经济. 2016(07)
[7]农业生产率进步、劳动力转移与工农业联动发展[J]. 徐建国,张勋.  管理世界. 2016(07)
[8]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中国粮食安全[J]. 罗翔,张路,朱媛媛.  中国农村经济. 2016(02)
[9]耕地压力与中国城镇化——基于地理差异的实证研究[J]. 罗翔,罗静,张路.  中国人口科学. 2015(04)
[10]三峡库区腹地县域耕地压力研究——以奉节县27个乡镇为例[J]. 甘彩红,李阳兵,邵景安,王永艳.  资源科学. 2014(07)



本文编号:3711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711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2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