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2 21:49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京津冀协同


【摘要】:就业问题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否解决好就业问题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产业与就业的协同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所在。河北省具有环京津的特殊地理位置,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座谈会上重点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上升到国家层次。京津冀协同对河北省来讲既是机会也是挑战,长期以来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北京和天津,就业难问题有增无减,由此河北省要想稳中求升,就要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加快调整与优化产业和就业结构的步伐,切合供给侧结构改革策略,找准问题所在。本文选择河北省为研究对象,对其产业和就业的结构演绎进程展开分析,并把京津冀三地产业和就业的结构进行了横向对比,剖析河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全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含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介绍研究内容和方法,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给出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理论知识支撑;第三部分分析了自1978年至2013年,河北产业与就业的结构变化,分别进行纵向横向比较,阐述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从相关性、相对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四个角度对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河北省产业和就业结构显著相关;产业间相对劳动生产率不一致,对劳动力的转移起促进作用;就业弹性的差异反映出河北省各产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一致;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显示河北省产业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同步,就业结构滞后。最后,根据第四部分,有针对性的就河北省产业和就业结构显现的问题,提出结论和建议。论文以相关数据做支撑,借助统计学相关工具,对数据和资料进行运算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希望会对相关部门的采纳提供一定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京津冀协同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F249.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3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9-11
  • 1.2.1 国外文献综述9
  • 1.2.2 国内文献综述9-11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1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1-13
  • 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理论基础13-19
  • 2.1 产业结构基本理论13-14
  • 2.1.1 产业及其内涵13
  • 2.1.2 产业结构特点13-14
  • 2.2 就业结构理论基础14-15
  • 2.2.1 就业基本理论14-15
  • 2.2.2 就业结构内涵15
  • 2.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机理15-16
  • 2.3.1 产业结构变动决定就业结构构成15-16
  • 2.3.2 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变动是相辅相成的16
  • 2.4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进规律16-19
  • 2.4.1 配第——克拉克定律16-17
  • 2.4.2 库兹涅茨产业结构论17
  • 2.4.3 钱纳里——塞尔奎因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理论17
  • 2.4.4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17-19
  • 3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现状19-26
  • 3.1 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19-23
  • 3.1.1 河北省产业结构演进状况19-21
  • 3.1.2 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与京津的横向对比21-23
  • 3.2 河北省就业结构现状23-26
  • 3.2.1 河北省就业结构演进状况23-25
  • 3.2.2 河北省就业结构现状与京津的横向对比25-26
  • 4 河北省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26-42
  • 4.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分析26-31
  • 4.1.1 总体相关性分析26-27
  • 4.1.2 分产业相关性分析27-31
  • 4.2 相对劳动生产率分析31-35
  • 4.2.1 河北省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分析31-34
  • 4.2.2 河北省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与京津的横向分析34-35
  • 4.3 结构偏离度分析35-38
  • 4.3.1 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35-38
  • 4.3.2 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京津的横向分析38
  • 4.4 就业弹性分析38-42
  • 4.4.1 河北省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38-41
  • 4.4.2 河北省三次产业就业弹性与京津的横向分析41-42
  • 5 结论与建议42-46
  • 5.1 主要结论42
  • 5.2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建议42-46
  • 参考文献46-49
  • 后记49-5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春楠;;基于库兹涅茨法则的优化东北三省就业结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12期

2 黄虹;姜莹;;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动与失业的实证研究[J];预测;2010年06期

3 张玉柯;徐永利;;论“金砖四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及其相关性[J];河北学刊;2010年06期

4 段利民;杜跃平;;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年24期

5 刘航;;借鉴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探析我国就业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4期

6 徐颖君;;“民工荒”与劳动力就业难——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9期

7 蒲艳萍;陈娟;;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与协整检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周昌林;魏建良;;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以上海、深圳、宁波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9 祝琳;;从中日对比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中国特色[J];科学决策;2007年02期

10 赵文龙;周恒;;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特征的均衡性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理论导刊;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斌;基于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桑玲玲;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的实证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51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951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