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重庆市潼南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11 01:09
  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公共机构是节能降碳的重要领域,是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的重要抓手,在“双碳”目标实现和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开始从顶层设计入手重视节能管理,针对现行的公共机构节能政策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节能角度提出更高要求,这对于建成环境友好型节能社会意义非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通过收集分析全国、全市工作成效,本文结合工作经验,根据潼南区公共机构能源耗损情况和节能成效,采用调查统计与综合分析有机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等方法,通过广泛搜集并仔细研究国内各地所执行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法律规章,并从知网等搜集有关节能领域的管理期刊和其他著作文献,在对相关领域的文献有宏观把握后,结合现阶段认可度最高的理论成果展开分析,使用座谈会、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潼南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读相关法律法规后,与管理学中所包含的公共服务、政绩评估、节约理论等相结合,用更加科学、深入的角度...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公共机构
        2.1.2 公共机构节能
        2.1.3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
        2.1.4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
    2.2 基本理论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节约理论
        2.2.3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
3 重庆市潼南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现状
    3.1 重庆市潼南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情况
        3.1.1 重庆市潼南区公共机构情况
    3.2 重庆市潼南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主要成效
        3.2.1 节能目标圆满完成
        3.2.2 节能组织保障有力
        3.2.3 节能宣传培训广泛开展
        3.2.4 节能管理分类施策
        3.2.5 节能统计计量准确
        3.2.6 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3.3 潼南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情况调研
        3.3.1 调研的目的和内容
        3.3.2 调研对象概况
        3.3.3 调研访谈结果
        3.3.4 调查问卷简要分析
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重庆市潼南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节能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4.1.2 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4.1.3 节能推广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4.1.4 节能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4.1.5 监督激励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
        4.1.6 市场化运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4.2 重庆市潼南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4.2.1 绿色发展理念贯彻不够深入
        4.2.2 财力支撑难度较大
        4.2.3 节能宣传主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4.2.4 部门职能没有完全理顺
        4.2.5 节能奖惩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4.2.6 市场机制运用不够充分
5 完善重庆市潼南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5.2 发挥财政资金激励约束作用
    5.3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5.4 完善公共机构协调机制
    5.5 健全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奖惩机制
    5.6 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992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992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6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