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创新劳动论——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2024-06-28 04:39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已经成为了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创新劳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劳动形式。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的理论还不能对创新劳动这种现象做出新总结、新概括、新提炼,那么我们的理论显然是落后于时代的。 本文在对“劳动”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劳动这一概念,并对创新劳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界定,对创新劳动的主体、客体、中介等系统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创新劳动的文化、制度、资源等外部环境进行了考察,对创新劳动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创新劳动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归纳,对创新劳动进行了分类。 在经济学领域,在阐明对待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分析劳动价值论发展的可能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劳动价值论,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接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继续说;在对创新劳动的价值创造、价值度量、价值实现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用创新劳动价值论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了回答;在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进行辨析、对价值分配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创新劳动的价值分配问题,提出了按“创”分配的原则,并对这个理论在我国分配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初步的设想。 ...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 创新劳动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 创新劳动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 创新劳动问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二、 研究的目的及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三、 相关问题研究状况
        (一) 创新理论研究状况
        (二) 劳动理论研究状况
        (三) 创新劳动研究状况
    四、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劳动的发展及创新劳动的提出
    一、 劳动的历史发展
        (一) 社会起源阶段的劳动
        (二) 农业经济时代的劳动
        (三) 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
        (四) 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
    二、 劳动形态的发展
        (一) 物质劳动形态
        (二) 服务劳动形态
        (三) 知识劳动形态
        (四) 创新劳动形态
    三、 创新劳动的提出
        (一) 创新劳动范畴提出的重要意义
        (二) 创新劳动的定义
        (三) 创新劳动与常规劳动
        (四) 创新劳动与创新
        (五) 创新劳动与创新实践
        (六) 创新劳动与创新活动
    四、 创新劳动与有关劳动
        (一) 创新劳动与脑力劳动
        (二) 创新劳动与复杂劳动
        (三) 创新劳动与科技劳动
        (四) 创新劳动与管理劳动
        (五) 创新劳动与精神劳动
第二章 创新劳动基础理论
    一、 创新劳动内在结构
        (一) 创新劳动的主体
        (二) 创新劳动的客体
        (三) 创新劳动的中介
    二、 创新劳动的外部环境
        (一) 文化环境
        (二) 制度环境
        (三) 资源环境
    三、 创新劳动的生成机制
        (一) 人的需要是创新劳动展开的直接动力
        (二) 人的意识创造性是创新劳动的灵魂
        (三) 社会实践是创新劳动的根本途径
    四、 创新劳动的基本特点
        (一) 首创性
        (二) 非程序性
        (三) 不确定性
        (四) 高风险性
    五、 创新劳动的主要类别
        (一) 不同的研究需要及分类标准
        (二) 基于创新内容的划分
        (三) 基于创新程度的划分
第三章 创新劳动与价值论
    一、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劳动价值论
        (一) 劳动价值论必须坚持
        (二) 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
        (三) 劳动价值论发展的思路分析
    二、 创新劳动价值论的提出
        (一) 创新劳动与价值创造
        (二) 创新劳动与价值度量
        (三) 创新劳动与价值实现
    三、 创立创新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四、 创新劳动价值论与现实问题的解答
        (一) 无人工厂价值之谜
        (二) 破解价值总量之谜
        (三) 私营企业主的劳动和“剥削”问题
第四章 创新劳动与分配论
    一、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辨析
        (一)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区别
        (二)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联系
        (三) 混淆二者关系的原因、表现及理论后果
    二、 价值分配的决定因素
        (一) 直接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二) 最终决定因素:生产力性质及发展的要求
        (三) 重要伦理因素:尽可能的社会公平
    三、 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的必然性
    四、 创新劳动的价值分配
        (一) 我国传统分配方式的弊端
        (二) 创新劳动分配应遵循的原则:按“创”分配
        (三) 完善创新劳动分配方式的设想
第五章 创新劳动与历史观
    一、 创新劳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
        (一) 历史唯物主义逻辑起点的基本规定
        (二) 创新劳动作为历史唯物主义逻辑起点的合理性
    二、 创新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一) 技术创新劳动是物质文明发展的超常动力
        (二) 制度创新劳动是制度文明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 知识创新劳动是精神文明发展的直接源泉
        (四) 三大文明的系统作用推动社会进步
    三、 创新劳动是人的本质体现和发展途径
        (一) 创新劳动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体现
        (二) 创新劳动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结束语: 永无止境的创新劳动问题
    一、 创新劳动本身的发展永无止境
    二、 创新劳动理论的研究永无止境
    三、 创新劳动理论的应用永无止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96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996446.html

上一篇:基于MFA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