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08 06:03

  本文关键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发表 >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

发布日期: 2013-11-28 发布:  

  2013年1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3年16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2-2012年的经济数据的研究,,对周期性波动非对称性数据,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对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同时得到结论。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2
  一、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预示
  经济周期是研究经济时经常要提到的一个术语,它是通过研究经济发展的历史,发现经济扩展、紧缩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它们经常不断的交替,不断的循环,经济扩展的最高峰,就是经济周期波动的顶峰,过了顶峰之后就进入收缩期,直到跌到最低点又继续上升,这种波动就像是正弦波一样,通过对经济周期的波动研究,能发现经济发展和收缩规律性的变化。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表现,通过对经济周期非对称性进行研究可以分析出经济周期扩张时期人们会采取的行为和紧缩时期人们会采取的行为,通过对非对称性的观察,可以研究出经济周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非对称性的研究
  1.对经济周期性波动非对称性的研究方法
  对经济周期波动非对称性的研究,一般要通过对经济行为的数据进行随机或定期的采样,在对采样数据统计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经济数据运行的规律,再对自己需要了解的侧重点进行数据的归纳、总结,然后得出结论。本文是对2002-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它的数据来源于《各国宏观经济指标》与《中国统计年鉴》,它总共分析了104个数据样本。
  2.对经济周期性波动非对称性数据的研究分析
  (1)实际季度GDP与实际季度GDP增长率的关系
  对GDP数据用二区制马尔科夫转移模型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能看到我国的经济周期的形状是呈陡峭的山峰状,它的增长率基本为正,同时它的深度与尖度则不够,这种陡峭的尖峰形状就是周期波动非对称性图型的典型。经过粗略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高速经济增长区制、低速增长区制波动性、适速增长区制波动性依次分布,它们的转移概念不相同。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是曾经非常高速的增长,而减缓发展的速度还比较短。在2009年后由于出现金融危机,我国用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才使经济增长突然出现逆转。而从数值可以看到,要使经济进行回落比较缓慢,国家实行的是经济软着陆政策,国家正在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2)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分析
  对三个区制平滑概率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的三个阶段变化,它是1992-2000年,2001-2007年,2008年到现在,在低速、高速、低速三个数值中间,均出现缓冲的平缓适速增长。这种变化可以看到我国的经济策略,1992-1996年高速增长时期,正值经济改革时期,那时改革的策略是释放我国市场经济的潜力,1996-2000年,我国适逢亚洲金融危机,我国放缓了经济增长的速度;2000-2007年,我国加入WTO组织,市场经济与国际结轨,经济增长拥有非常好的外部环境;2008年,我国又适逢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的时间长,经济增长长期停滞,它直接由高速增长区制变为低速增长区制,2009年GDP增长率仅达6.1%,通过四万亿经济的刺激,我国完成经济的逆转,但是现在,我国再次受到欧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快我们要再度适逢一个低增速区制,而对再次到来的经济危机要实行怎样的经济策略是需要去思考的。
  (3)对平滑概率和经济周期现状分析
  该项分析是对数据使用二阶自回归法与贝叶斯抽样法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的方法,我国的经济增长分为几个时期: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使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政策使经济从扩张走向紧缩让经济低速增长,从供给不足到需求不足让经济再度高速增长,而目前我国经济呈现需求不旺、生产过剩的现象,这不仅使经济发展再度回落,也说明我国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这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出现严重的问题。
  三、通过经济周期波动非对称性研究进行持续性思考
  1.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需求平衡策略
  对内外需求进行平衡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关键,目前我国外需增长已经下降,依靠通过土地制度拉高内需不是使经济正常发展的办法,要让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用自主创新的办法,要用高新的技术产业替代目前简单人工加工的办法。只有通过自主创新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能使我国的商品走进国际市场,这需要金融政策与贸易政策相结合。通过政策的调控扩大外需,同时国内市场要拉动内需,用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增长目前还有很多困难。主要原因是人口多,收入差距过大,低收入人口依然占大多数,靠它们内需难以拉动,而我国服务性行业还未得到真正的发展,低收入人口目前没有找到提高收入的突破口,要完成内外需求平衡的策略,需要从土地政策进行着手,使经济走上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2.政府在供给与需求管理的策略
  通过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进行宏观稳定的效果可以看到,中国目前以宏观调控的方法让中国可以有目标增长或回落,但是宏观调控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危机。宏观调控危机眼前要面对的是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上升太快,人们由于通货膨胀的关系,更不愿意使用资金去消费,而愿意把资金投资到房产等认为可升值的有价资产中。国家行政的干涉可能会暂时缓解这些矛盾,但是如果不能解决长期通货膨胀的根源和资产价值过快上涨的问题,那么国家宏观调控的策略将无法控制经济未来的发展。
  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要从通货膨胀开始着手,抑制经济过热、经济膨胀的问题,又不能让经济迅速的下滑,就需要从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两方面展开认识。可以从非对称性的数据报告中看到过剩的流动性、产出缺口、房价、股价都是货币通货膨胀的关键,政府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对通货膨胀问题进行调整。
  3.政府行为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干预
  通过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可以看到,政府的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经济的走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国的经济现在既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的国家,也不完全是计划经济的国家,总体来说,我国居民的消费依然占经济中很大的比重,但是政府的消费对市场经济的干涉也很大,目前政府的支出足以影响市场经济的结构,这是我国经济的一个特色。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波动的行为有30%来自政府的支出,这说明政府拥有的权力过大,它能对市场产生太多的干涉,如果出现负面行为,比如政府贪腐,将使中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通过数据研究可以知道,地方政府并没有对市场经济做出太多正面的干预,也没有拿出有效的措施刺激市场的经济。
  4.财政策略在非均衡运行中的有效性
  在稳定物价方面,目前我国主要通过货币的方式对物价进行控制,而非通过经济增长的方式进行控制。目前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为了让经济能迅速的发展,国家需要通过财政策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但是从实际的结果可以看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源自国家财政预算内的资金、企业自筹的资金、各种产品的销售、向银行的借贷等,通过这些能看到,政府投资没有有效的对私人投资产生影响,如果它的投资效果没有被有效的激活,那么等于说,国家财政策略无法适应目前经济增长的需要,这也是国家财政策略目前的现状。
  四、总结
  通过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可以看到我国经济目前正在缓慢增长,但是很快我国可能将要面临一场经济危机,它会使我国的经济结构产生巨大的冲击,而目前我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整主要采取宏观调控的方式,而目前宏观调控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风险。要让经济能平稳的度过危机,并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依赖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结构的转型,而不能一味依赖调控的结果,怎样通过市场机制的创新使资本能良性运作,这种策略是未来我国经济周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铮,许胜飞.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理性回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2]王兴华,侯为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J].经济研究,2007.
  [3]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7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67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4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