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

发布时间:2016-07-12 02:04

  本文关键词: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格局及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31卷 第5期2012年5月

地  理  研  究

GEOGRAPHICAL RESEARCH

Vol.31,No.5

,2012May

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格局及机制

车冰清1,朱传耿2,孟召宜2,杜 艳2,沈正平1,,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徐州21.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徐州221009;2.21116

摘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差成为江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构建评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江苏1市)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协调发展函3个地级市、52个县(数进行定量计算,得到市域、县域两个尺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以及所属的协调发展类型。结果表明:①发展过程,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分为波动期、增长期、回落期和平稳期4个阶段,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出现—加剧—暴露—解决”过程;②格局演变,苏南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地,南京的协调发展出现了回落现象,宿迁依然是协调发展的,最低点;③空间格局,1过渡协调类多、协调和失调衰退类较少”3市协调发展类型特征是“市)总体的协调水平较低,表现在绝对数值偏低、所属类别较差,并且两个尺度在52个县(

空间上都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为其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机制包括:体制同步、空间组织、科技合作、政策援助和环境治理等5个方面。关键词: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格局;机制()文章编号:10000585201205090913---

1 引言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协调

发展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解分为以下两类:一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种社会变迁过程,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并以社会发展与之相适应,两种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在这种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某一方面的发展以不牺牲其他方面,或不给其他方面发展造成障碍为

1]

;二是从系统论角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各要素以及各要素自身体前提[

系的各部分在相互开放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适应、良性循环、有序运行、共同发展

2]

。对经济社会发展复杂巨系统的一种有效研究就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的状态和过程[

3]

,主要有两种分析方法:一类是用量化定义来研究协调发展水平;另一类是从成法分析[

相关学科的模型衍生出的测度方法。由模型衍生出来的测度方法是基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的模糊概念,因此模糊数学、灰色理论等衍生出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有较强适用性,但模糊数学的权重的确定降低了测度方法的客观性,灰色理论对于指标样本要求严格,形式复杂,限制其广泛的运用。通过梳理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还需要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一是适合我国国情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注重指标选取的发展阶段和条件,注

;修订日期:201101200110823  收稿日期: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社科学基金4067105306BJL05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2010SJD790019,男,江苏徐州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经济布局与区域发展。1981  作者简介:车冰清(-)

:cE-mailhebininznu.edu.cn@xgqg


  本文关键词: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格局及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9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69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2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