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影响企业研发融资渠道选择的因素探讨

发布时间:2015-03-02 19:37

王思予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产业类型与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研发融资渠道选择的两大因素,针对产业特性和企业规模,选择合适的研发融资渠道,能够提高技术创新绩效,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研发融资;产业类型;企业规模

一、引言

研发融资是在研发活动从创意产生、技术开发和项目立项开始,直到成果产业化或商业化的过程中,企业根据研发活动本身的特点,从多种资金渠道筹措所需资金的活动过程,具有高投入性、高风险性、高回报性以及融资需求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等特征。企业资本可分为内源性资本和外源性资本,与此相对应的资本来源渠道有内源性融资渠道和外源性融资渠道。内源性融资渠道包括企业自筹资金、利润再投资、天使基金等;外源性融资渠道包括风险投资、政府扶植基金、银行信贷、外部股权融资等。长期以来,内源融资被认为是企业研发融资的主要来源。然而在欧盟的产业发展中,大部分制造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存在问题,这表明欧盟高技术产业需要大力引进外部资金,特别是风险资本的投入。美国的产业发展经验表明,风险投资是中小高科技企业研发融资的重要来源。同时,通过民间借贷资本扩大资金来源也是企业研发融资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研发融资渠道对产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对高新技术产业而言,政府投入、金融贷款、企业自筹和风险投资四种渠道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政府投入的影响最为深远。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不确定且容易变化,与银行贷款或债券这类债务融资方式所要求的稳定的资产回报率并不相符,企业想以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取资金是非常困难的。从企业规模角度看,现阶段中小科技企业由于企业内部因素(如经营管理不规范、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信息不对称、资金需求不稳定)和外部融资环境 (如利率制度不灵活、证券市场不健全、民间资本受限制)等原因,存在融资约束。

本文在总结梳理国内外关于研发融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扶持中小企业成长的要求与实践,分析不同产业特性和企业规模对研发融资渠道选择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产业类型对研发融资渠道的影响

2.1产业类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发现由不同产业的产业特性导致的研发活动差别对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存在差异。尽管企业研发投入对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但是不同行业间在显著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应用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绩效时通常需要考虑行业特征这一变量的影响。国外研究表明,不同的产业需求和技术机会差别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着更加重要和决定性的影响。国内学者陈德智利用全球12个产业132家研发企业1996-2005年的大样本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健康医疗和生物制药产业的企业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效应,而航空与国防、汽车制造、个人消费品生产的企业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负效应。且不同产业间技术效率的差异有明显继续扩大的趋势。

2.2不同产业类型的研发融资渠道选择

目前对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应该选择何种研发融资模式还存在争议。BrownPetersen1970-2004年间美国制造业中拥有高新技术产业部分比例较大的上市公司进行面板数据分析,他们认为外部股权融资这一方式对于此类企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国内研究方面,陈海声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高风险、结果不确定、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不熟悉行业动态及投资特点的投资者会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前止步;特别是当公司的主要资产是技术、商业机密等无形资产时,外部融资方式会更为困难。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该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它需要的前期资本投入非常大,除了企业自身的盈利积累和来自政府的资助外,资本的融通问题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赖企业自身利润的再投资,但投入比例低于相关标准,股权性研发融资比较罕见,,研发融资中银行贷款的比例不确定,有部分企业利用商业信用筹集研发资金,政府资助的研发资金占资金总需求的比例不大,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较少,而且发展缓慢。

三、企业规模对研发融资渠道的影响

3.1研发融资渠道的差异

国内外对中小企业研发融资模式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中小企业倾向选择权益融资模式。CarpenterPetersen对在美国上市的约24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大部分小型高新技术公司面临融资约束,只有极少数的公司上市后使用外部融资作为融资方式。经济学家还利用6000家德国中小企业资料来分析权益融资对企业研发活动的重要性,证明研发企业更依赖权益融资。此外,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对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内部融资是其技术研发的融资首选。

不同规模的企业在研发融资模式上存在差异,中小企业对资金问题更为敏感。研究表明,约58.6%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大型企业的比例为46.9%,而76%的企业将内部资金积累列为其主要资金来源,42.1%的企业将银行等商业机构贷款列为其主要资金来源,14.2%的企业将国家扶持基金或政策性贷款列为其主要资金来源。从不同类型企业来看,国有大企业所获得的国家专项资金比其他企业明显要高,27.2%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相关研究表明,新兴产业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主要表现为企业较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比例极低,仅占全部中小企业的10%左右。且2008年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额仅占其贷款总额的0.8%

3.2造成研发融资渠道差异的原因

中小企业在研发融资上相对于大企业来说机会是不均等的,并且存在较大差异。在获取政府资金方面,中小企业本身是弱质的和不稳定的,在与大企业激烈的研发竞争中多处于劣势地位,特别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但事实上大企业或风险较小的应用性研发项目获得的政府资金更多,而更需要政府扶持的中小企业或风险较大的基础研发项目获得的政府资金较少。当新产品研发存在障碍时,大部分企业在寻求政府科技部门的沟通与支持是比较困难的。这说明尽管政府有许多支持企业研发的政策,但作为企业研发创新的融资渠道,却存在许多障碍。

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下,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之一。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资本优势,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这一融资渠道上会受到较大的融资约束。大企业由于自身信用等级较高,容易获得长期外部债务融资支持;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偏低,常面临信贷歧视,因而在债务融资方面尤其是长期债务融资方面受到较大约束。

四、结论

不同产业的产业特性和企业自身规模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研发融资渠道选择的不同。为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成长,培育和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步,政府、企业、银行等相关机构需要针对产业类型和企业规模两大影响企业研发融资渠道选择的因素,结合市场规律和发展要求,制定并采取相关的对策措施完善企业的研发融资渠道,以促进技术研发活动的开展,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进步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从企业角度来说,应当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结合高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现金流运行特点,优化现金使用效率,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同时,积极进行创新研发活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自身实力,扩大企业规模,为突破融资瓶颈,拓宽融资渠道铺平道路。

在宏观制度政策方面,政府构建以政策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的高科技企业融资机制,为高技术企业研发活动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政府可以利用税收杠杆这一政策工具间接调节企业资金分配,有利于增加高新技术企业内部自有资金对于研发活动的投资,同时加强银行科技信贷支持,继续推进小额贷款金融公司的发展,引入民营资本服务于高新技术中小型企业,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风险投资有利于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在这一方面,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并积极探索以创业版股票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多渠道退出机制,实现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鼓励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海声.高科技中小企业R&D融资途径初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3,04:52-54.

[2]吕玉芹.中小高科技企业R&D融资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5,04:69-72+96.

[3]王东.中小企业R&D融资与风险投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03:104-108.

[4]陈海声、王敏.我国民间风险资本与高科技企业R&D筹资[J].企业经济,2003(4):181-182.



本文编号:16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