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5-03-02 19:42

任瑞雪 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挑战,加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研究刻不容缓,同时对之前的研究做必要的梳理也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相关资料,着重从计量模型选择的角度对操作风险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丰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模型

一、研究背景

从银行诞生的那天起,操作风险便随之而来。近些年来,由于操作风险引发的银行案件频发且损失数额巨大,操作风险已然成为商业银行不可忽视的风险之一。2005年以来,中国银监会便针对我国银行机构对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出台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等一系列监管政策,对操作风险管理及计量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意味着加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研究刻不容缓。

二、操作风险概述

根据20046月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发布的《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所谓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包含法律风险,但不包含策略风险与声誉风险。”

国内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操作风险进行了分类,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为:王旭东(2004)、张吉光(2004)等根据操作风险定义的外延大小,将操作风险归纳为广义的操作风险(把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都视为操作风险)、狭义的操作风险(只有与运营操作相关的风险才是操作风险)。钟伟和王元(2004),李宝宝(2011)按照操作风险的定义方式将操作风险分为直接定义与间接定义,亦与此类分类角度相似。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方法,操作风险度量模型可以划分为基本指标法、标准化方法和高级计量法三类,其中高级计量法又包括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极值理论模型、积分卡法以及其它一些新的高级衡量法(田玲、蔡秋杰,2003)。

三、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的选择

在操作风险计量的方法中,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收集数据和计算方面相对容易。然而,陆静、张佳(2013)指出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至少在三个方面存在着不足:一是假设操作风险资本与银行规模直接相关,与实际不符;二是不能鼓励银行积极参与操作风险计量的研究,与目标不符;三是计算出的风险资本相对较高,对经营不利。

CAPM模型将企业收益中不能被其他风险因素解释的波动性统一归因于操作风险,对操作风险的定义较为笼统,与监管机构对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监管要求不相符。此外,其计算结果可靠性较差,对操作风险敏感度较低,同样不利于银行内部管理的加强。

内部度量法与前面的模型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银行可以使用自身的损失数据来计算监管资本要求,且其考虑了银行业务间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灵活性。但它对建立损失数据库的能力要求较高,使用的条件限制很严格且过于保守。此外,其假设非预期损失与期望损失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并且假设风险暴露指标与最大可能损失之间有线性关系的做法很容易造成与金融机构内部的业务单位和损失类型不相匹配,与实际的损失分布有出入。(高丽君、李建平等,2006

损失分布法是内部度量法的高级版本,强调建模,而不是利用历史数据对未来预期作出估计,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以提高风险敏感度,能较好地反映银行的业务特性,但也因此加大了计算的难度。高丽君、杨丰睿(2013)认为损失分布法能准确地对操作风险进行估计,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然而损失分布法的最大的不足是银行操作性风险的数据缺乏可比性和平稳性,另外,损失分布法需要假设和模拟具体的损失分布形式,且没有对可能超过VAR的操作风险损失给出任何预测。

极值理论模型的优势在于直接利用数据处理损失分布的尾部,而不是对整个分布进行建模,这就避开了分布假设的难题,同时其可以准确地描述分布尾部的分位数,有助于处理风险度量中的厚尾问题。该模型的最大不足在于数据问题和阈值的确定。由于模型中有较多的参数要估计,对损失数据的要求较高,且损失数据需要按照新协议划分好业务类型,避免损失数据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之间出现重叠。而阈值的确定对极值理论模型来说极为重要,阈值选取过高容易造成可用数据过少,而阈值选取过低则不能够很好的对尾部进行估计。然而, 极值理论模型基于强有力的统计理论,目前已经成为评估极端事件尾部概率最有效的方法(刘晓星,2006)。

刘睿、詹原瑞(2007)认为记分卡法的优势在于把结果指标和动因指标相结合,可以综合平衡各类目标,促进内部沟通、学习和激励,并且能够对战略管理当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假设和验证。胡剑、李伟杰(2009)认为记分卡法较少依赖历史数据,更多偏重全面的定性分析,可以用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来反映其资本水平。但是,作为高级衡量法的一种,记分卡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定量基础之上,且由于加入了主观因素,需要通过历史数据来验证其风险评估。

就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样本数据较少的情况,高丽君、杨丰睿(2013)认为可以采用贝叶斯网络增加推断效果,由于利用了先验知识,采用贝叶斯方法有助于解决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尤其是年度极值数据不足问题。但是陆静、王捷(2013)发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先验概率的确定往往被忽略了,而过分强调了贝叶斯网络的推理功能。因此针对传统贝叶斯网络方法在先验概率设定中的不足,他们提出可以采用超级贝叶斯方法,但由于存在数据收集、网络拓扑结构建设、先验概率设置等诸多挑战,该方法仍然处于研究阶段,且研究领域主要仅停留在操作风险的管理层面。

总之,“自上而下”的方法简单易行,但其数据来源及计算结果可靠性较差,对操作风险敏感度较低,不利于加强银行相关内控管理建设,且从整体层面计算风险资本金,难以应用在部门或业务单位层面。而“自下而上”法在度量准确性、风险的敏感性和减少监管资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刘峰等,2013)。对于业务简单的小银行,可以选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但是对于规模较大的银行,建议选用更高级的计量方法。同时,监管部门也鼓励银行业采用高级计量法。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各自的情况,在操作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上既应考虑到模型的特征,又要综合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对模型的选择要及时进行灵活的动态调整。

四、总结与展望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由于操作风险的固有特性及各种模型的局限性,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覆盖操作风险的所有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操作风险量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机构和学者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操作风险的量化有所发展。

理论扩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从众多复杂的风险事件中区分出操作风险,同时如何将操作风险的理论与其他理论相融合,都需要对操作风险有更好的认识,有更强大的理论基础做支撑。

数据完备。高级计量法是操作风险计量的必然趋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对实施高级计量法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其中包括对内部数据的要求和对外部数据的要求。无论是用于损失计量还是用于验证,商业银行必须具有至少五年的内部损失数据。对于初次使用高级计量法的商业银行要求可以适度放宽,允许使用三年的历史数据。除总损失金额信息外,商业银行还应收集损失事件发生时间、总损失中收回部分等信息,以及损失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因素等描述性信息。同时,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计量应使用相关的外部数据,包括公开数据、银行业共享数据等,并书面规定外部数据加工、调整的方法、程序和权限。外部数据应包含实际损失金额、发生损失事件的业务规模、损失事件的原因和背景等信息。很显然,在数据的完备上,我国商业银行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模型构建。一是从计量模型的有效性上入手,摒除为了计量而计量的思想,防范模型风险的发生,需要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充分的论证。二是从计量模型的适用性入手,完善具体的模型以更好的适用于中国的商业银行,如CAPM模型中影响因素的选取、极值度量模型中阈值的选择等。三是从计量模型的创新性入手,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还没有完全适用的模型,需要计量模型的创新来不断充实操作风险的研究方法。

管理配合。中国银行业需要克服操作风险与管理方面的种种挑战,以能更好实施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此外,对操作风险的量化等无非是为了更好的控制风险,减少损失,但是这种事后的防范无法满足银行发展的根本需求。如何从根源上防范风险,减少操作风险的发生,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又一重点和难题。

参考文献:

[1]王旭东.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管理[J].金融论坛,2004(2)57-63.

[2]张吉光.何谓操作风险?[J].数字财富,2004(9)53-53.

[3]钟伟,王元.新巴塞尔协议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J]. 国际金融研究,2004(4)44-51.

[4]李宝宝.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南京社会科学,2011(12)144-149.

[5]田玲,蔡秋杰.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与应用[J].中国软科学, 2003(8)38-42.

[6]陆静,张佳.基于极值理论和多元Copula函数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13(3)11-19.

[7]高丽君,李建平,陈建明,等.操作风险度量模型与方法研究[J].管理评论,2006(9)8-16.

[8]高丽君,杨丰睿.基于贝叶斯推断模型的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欺诈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1)12-18.

[9]刘晓星. 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1)61-66.

[10]刘睿,詹原瑞.操作风险管理的记分卡法框架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40-46.

[11]胡剑, 李伟杰.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研究理论综述[J].中国流通经济,2009(9)77-80.

[12]陆静,王捷.基于超级贝叶斯方法的专家意见先验概率修正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3(1)15-18.

[13]刘峰,倪迎,王立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方法及挑战[J].华北金融, 2013(2)45-47.



本文编号:16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d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