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对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3-11 09:11

摘要:内部审计转型逐步与国际接轨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基层人民银行内审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从全面认识内审工作转型的深远意义出发,通过分析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推动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思考

一、全面认识内审工作转型的深远意义

1.对转型理念的认识。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是指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实现从传统的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现代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为主的全面转型。它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和控制性的特点。是今后人民银行内审工作的发展方向。传统审计的最基本特征是以“查错纠弊”为主,履行监督职能的分量很重;而转型后的内部审计则是以风险防控为主,更大意义上通过全面履行确认和咨询职能,推动基层人民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持续改进。通过加强咨询服务,增加价值,促进银行职能的有效发挥。通过项目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管理活动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在综合分析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对内控的合规性、有效性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提出符合实际的整改建议,使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规范控制、规避各种风险发生。

2.对转型基础的认识。内审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现有基础上的吐故纳新,需要一定的基础做支撑。人民银行内审部门自成立至今顺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始终坚持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据履职需要而作适当性调整。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逐步向其他业务和系统审计拓展;在审计形式上,由单一的全面审计、专项审计,发展到履职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多种审计类型;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逐步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转变。这一切的变化,都属于转型的萌芽阶段,已经为向现代审计转型做了很好铺垫。

3.对现行审计的认识。作为内部控制监督的人民银行各级内审部门,通过查错纠弊等方式,对有效促进了各级机构内控长效机制的构建发挥了应有作用。然而随着内部管理的不断加强,规章制度逐步规范,业务部门的差错和漏洞越来越少,传统审计实现的价值逐步走低,而且,亡羊补牢式的审计结果对于被审计组织的借鉴意义也日渐弱化。所以,延伸审计领域,拓展空间,逐步转型已势在必行。但是,内审工作转型毕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通过努力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所以,立足现实,客观看待传统审计短期存在和作用发挥的价值十分必要。否则,过分强调现代审计的优势而一味否定传统审计存在的意义,对过去的全盘否定和一刀切,内审转型与发展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基础。因而,突破传统的审计方式,实现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转变任重而道远。顺应国际审计发展潮流及新时期央行治理要求,为了解决央行实际问题,央行内审司一直致力于推进内审工作全面转型与深化发展,同时要求各级行内审部门和全体内审人员,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认识内审转型问题,将内审工作置于人民银行工作的全局中,考虑如何通过转型与发展更好为履职服务。但是,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现状已经成为内审工作转型与发展不可忽视的阻力,如何解决阻力、推进转型工作,值得我们进行探讨。

二、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审的独立性受限。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制度》规定:人行内审工作实行行长负责制,内审部门对行长负责并报告工作:又规定:各级内审部门接受上级行内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双重身份,左右为难;且内审部门在组织上、经济上、人事上与审计对象存在不可回避的利害关系,其独立性受到影响。二是大多数分支机构内审工作由行长分管,纪委书记或其他副行级领导协管:有的协管行领导还分管了其他业务部门,审计报告由本行行长或协管行领导同意方可拟文上报,涉及本行重大事项和职工利益的问题,或反映的问题涉及其他分管行领导,就难免避重就轻有所保留。

2.审计手段落后,影响着内部审计效果的发挥。近年来,随着办公环境的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内审部门办公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应用速度也在加快。但是,这一切的改变与科技技术在业务部门的配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项目审计当中科技手段的应用更是微乎其微,手工劳动占据主导。面对信息化处理的业务,落后的审计手段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差,风险隐患不易得到及时发现和排除,制约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3.审计方法上主要是事后结果审计。科学的审计模式离不开科学的审计方法。现在人民银行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以财务为主的事后审计。这种审计监督往往停留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后。不具有审计的前瞻性和预警性。

4.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内审查错纠弊、实施经济处罚,既清苦又得罪人,许多人不愿到内审部门工作。目前,地市中支及以下的内审人员有部分根本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难以独立承担某一专业的审计任务。据了解,各地受过正规审计专业教育的人员有限,内审人员学习培训的机会不多,后续教育时间和质量难有保证.专业胜任能力不够的问题难以在短期内改观。

三、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如何借鉴和遵循国际通行准则,实现基层人民银行内审转型与发展,要解决以下个方面的问题。

1.管理体制问题。基层人民银行内审既为所在行行长和审计对象服务,又为总行服务。内审的独立性、客观性因此受到影响。解决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内审工作对总行负责.内审人员实行派驻制,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考核和晋升由上级行负责;总行要制定中长期的内审规划,明确内审目标、内容、频率和内审人员配备比例,指导内审人员开展工作。另一种是内审工作对本行党委负责.各级行配备副行级的总审计师或总稽核,专司审计之职;设立内审专项经费,用于内审项目、人员教育培训和考核奖励,确保内审资源配备适当;上级行定期对内审项目质量进行检查督导。推动内审工作的深入开展。

2.审计方法问题。主要是由事后结果审计向全过程审计转变。在推进基层人民银行内审转型的过程中应当将审计方法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由操作性审计柜台业务审计向管理层审计和决策审计转变,并依托人民银行有关审计法规和各业务系统(如小额支付系统、征信管理系统、会计财务管理系统等),使内审工作在基层人民银行履行三大职能中真正发挥出监督与服务并重的作用。

3.审计手段问题。审计手段上要由手工操作为主向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转变。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主要手段,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履行审计职责的基本要求。没有审计信息化的突破,就谈不上审计现代化,更谈不上为审计转型提供技术支持。为此,建议总行从宏观层面和全局性的高度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普遍指导性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并编制全国人民银行内审部门统一使用的计算机审计软件操作指南。各分行和省会中心支行要结合本辖区人民银行业务工作实际,适时开发出科学适用、操作简便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子系统,并编写出全辖区统一的操作手册。要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培训,做到所有内审人员必须了解该系统、熟知该系统、运用该系统,使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在人民银行内审转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内审人才问题。各级行要严把内审人员“入口关”。将有内审知识和业务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内审队伍。同时,加强内审人员的上岗培训和重点培养,鼓励内审人员参加CIA考试,采取以查代训、项目评审的方式,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知识竞赛、理论研讨的方法推动内审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搜集各领域的审计最佳实务、内审案例、优秀内审项目制成电子手册,供内审人员学习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接责锋.深化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职能探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0(3)

[2]杨子英.内部审计在中央银行治理和风险控制中的作用[J].审计文摘,2008(1)

[3]李丹,周瑞珍.浅析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现状及建议[J].知识经济,201220

[4]胡战勇, 朱桔花.央行内审工作转型与发展的路径选择[J].武汉金融,2O112

[5]李凤民.对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的认识[J].内审天地,20129

[6]张建军.对加快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的思考[J].武汉金融,20107



本文编号:17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7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5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