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倾斜性医疗保险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与路径优化

发布时间:2021-02-10 19:16
  作为防范和化解疾病风险的重要手段,医疗保险扶贫已成为当前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13—2017年国家统计局的"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倾斜性医疗保险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倾斜性医疗保险扶贫政策中,提高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和住院报销比例对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和贫困户脱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提高门诊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提升封顶线对贫困户脱贫的影响不显著;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的现象。对此,本文建议: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应在进一步提高住院报销比例和财政保费补贴比例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门诊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以及提高封顶线;按照相对贫困标准将农村地区相对贫困户纳入倾斜性医疗保险扶贫保障范围;做好农村地区医疗保障的配套服务。 

【文章来源】:社会保障研究. 2020,(04)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倾斜性医疗保险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与路径优化


贫困与疾病的相互作用机理

医疗保险,政策,机理,农村


为化解“贫困—疾病”恶性循环的困局,必须针对贫困和疾病采取双管齐下的应对措施,切断“贫困—疾病”恶性循环链条。基于此,为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我国制定并实施倾斜性医疗保险扶贫政策及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图2展示了此类政策及措施的减贫作用机理。首先,实施倾斜性医疗保险扶贫政策可减轻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负担。通过提高财政医疗保费补贴比例,可以减少其医疗保费支出。对农村贫困患者而言,通过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提高医疗报销比例等措施,可以降低其门诊费、检查化验费、医药费、住院费等医疗费用支出。推进农村贫困患者分级治疗制度建设,除了重特大疾病需到县域外就诊以外,患者在乡镇医院或县级医院就诊,医疗报销比例更高。对农村贫困患者实施“先诊断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农村贫困家庭资金紧张与及时治疗的矛盾,从而间接减轻其经济负担。可见,倾斜性医疗保险扶贫政策通过多重医疗保障制度和措施,提高了贫困家庭应对疾病风险冲击的经济能力[18],为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返)贫提供了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回顾、评估与展望[J]. 王翠琴,李林,薛惠元.  经济体制改革. 2019(01)
[2]保险政策与中国式减贫:经验、困局与路径优化[J]. 黄薇.  管理世界. 2019(01)
[3]健康扶贫的作用机制、实施困境与政策选择[J]. 汪三贵,刘明月.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4]医疗保险全覆盖对抑制因病致贫返贫的政策效应[J]. 谢远涛,杨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5]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反贫困效果研究——基于PSM的实证分析[J]. 鲍震宇,赵元凤.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1)
[6]医保政策精准扶贫效果研究——基于URBMI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J]. 黄薇.  经济研究. 2017(09)
[7]农村“贫困-疾病”恶性循环与精准扶贫中链式健康保障体系建设[J]. 左停,徐小言.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1)
[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村居民劳动参与的影响[J]. 王翌秋,刘蕾.  中国农村经济. 2016(11)
[9]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及对策[J]. 肖宏伟.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4(05)
[10]整合各种力量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J]. 邓微.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5)



本文编号:3027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027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a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