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基于江苏省数据分析的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1-10-29 09:53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直以来被关注的重要问题,它被誉为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在新的世纪里,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老龄化现象带来的压力愈来愈严重,养老成为了社会必须面对的迫切要求,能否解决好广大老人的养老问题,在社会保障体制里更为突出,成为了保证社会稳定,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历史的原因,使得我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结构导致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严重滞后,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我国的农村人口始终占人口的很大比例,相比于城镇居民相对完善保障制度,农村居民保障,尤其是养老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江苏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沿,目前在部分地区也试行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否能够就此提出某种比较可行的模式。本文首先就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对国内外关于农村养老保障的研究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并对国际上几个典型的具有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经验的国家进行分析,并对...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主要内容
    1.3 创新和不足
2 文献及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2.4 本文研究方法
3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现状和主要问题
    3.1 我国农村养老现状
    3.2 主要存在的问题
        3.2.1 家庭养老弱化
        3.2.2 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土地保障弱化
        3.2.3 养老保险发展缓慢
    3.3 江苏省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
        3.3.1 江苏省经济发展现状
        3.3.2 江苏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及问题
4 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比较
    4.1 发达国家农村养老模式及其比较
        4.1.1 德国养老保险制度
        4.1.2 美国养老保险金制度
        4.1.3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
        4.1.4 德国、美国、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及结论
    4.2 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农村养老模式及其比较
        4.2.1 广东模式
        4.2.2 上海模式
        4.2.3 山东模式
        4.2.4 国内主要发达地区农村养老模式的比较
5. 江苏省理想模式提出及对于发达地区的政策建议
    5.1 江苏省模式的提出
    5.2 关于完善发达地区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
6.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李轩红.  东岳论丛. 2010(12)
[2]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翟悸灵.  社科纵横. 2010(05)
[3]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J]. 何明.  沈阳大学学报. 2009(02)
[4]印度保障穷人的有效措施[J]. 廉海东.  农村实用技术. 2009(03)
[5]日本老年社会保障模式的解析[J]. 田香兰.  日本研究. 2008(03)
[6]现阶段多元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框架构思[J]. 孔祥建.  商场现代化. 2007(16)
[7]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途径研究[J]. 肖燕娜.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8]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社会经济分析[J]. 胡世明.  农村经济. 2007(02)
[9]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的实践及其启示[J]. 张传翔,陈玉光,刘文俭,刘效敬.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10]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角色与职能分析[J]. 尹莉娟,阳义南.  经济与管理. 2005(08)

硕士论文
[1]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研究[D]. 李浩.山东大学 2007
[2]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 刘彦彦.吉林大学 2007
[3]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研究[D]. 邹开亮.华中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64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464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4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