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收敛的产业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18 08:25
  文章将经济分为九个产业部门,从部门的视角运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衡量不同部门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及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之间的交互效应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贡献率达到65%左右,明显高于单个产业的贡献率。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呈现σ收敛态势,但各产业的σ收敛特征差异显著。农林牧渔业不存在收敛,房地产业没有呈现持续的收敛或发散特征,剩余七个产业部门则存在显著的σ收敛。而且,产业之间的交互效应动态变化显著。 

【文章来源】:华东经济管理. 2019,33(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收敛的产业分析


九大产业经济发展的σ收敛的演变趋势

经济发展,金融业,区域经济发展,农林牧渔业


根据图2,单独就九大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贡献考察可知,各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总计在35%以下。在九大产业中,工业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其他服务产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贡献率最小。农林牧渔业的贡献始终呈现一个很低的稳定状态,贡献率很小;工业的贡献呈现轻微的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贡献率基本维持在0.005左右,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的贡献率都在0.005以下。金融业的贡献率在2008年以前一直在上升,2008年达到最高,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金融业在2009年的贡献率下降,后来在我国“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刺激下,经济在一年内迅速拉升。但是随着外部资本的大量流入,推动了国内需求,使得通胀压力上升,减弱了之前的政策效果,再加上2010年的欧债危机,我国的经济增长逐步放缓,金融业的贡献率呈缓慢上升的趋势。2015年以来国家开启了一系列金融体制改革措施,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刺激了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其他服务业则正好相反,其他服务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则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在GDP中的份额呈现了略微的浮动,但占比仍旧很高。因此,从产业角度来看,九大产业在各年对经济发展的单独贡献率都不算高,加总起来基本上在35%之内,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和产业之间交互影响程度的增强,产业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乡一体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研究[J]. 吕丹,汪文瑜.  中国软科学. 2018(05)
[2]产业异质性、产业结构与中国省际经济收敛[J]. 戴觅,茅锐.  管理世界. 2015(06)
[3]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与来源分解[J]. 朱承亮.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06)
[4]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 周江燕,白永秀.  中国工业经济. 2014(02)
[5]区域经济增长与碳生产率——基于收敛及脱钩指数的分析[J]. 张成,蔡万焕,于同申.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5)
[6]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新趋势及成因——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测度及其空间和产业二重分解[J]. 覃成林,张华,张技辉.  中国工业经济. 2011(10)
[7]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机制(1978~2009年)[J]. 史修松,赵曙东.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01)
[8]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收敛性研究——基于三次产业的视角[J]. 梁隆斌,张华.  经济问题探索. 2011(01)
[9]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及其产业分解[J]. 干春晖,郑若谷.  中国工业经济. 2010(06)
[10]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及其作用机制:1993~2006[J]. 张学良.  世界经济. 2010(03)



本文编号:3399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399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6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