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及硒肥施用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28 09:21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水稻在粮食作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发展富硒水稻对满足人们的硒摄入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和走访调查等方法,对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富硒水稻生产技术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富硒水稻生产中定量富硒技术问题,开展了水稻硒肥适宜施用量田间试验和验证研究,为解决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目前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富硒水稻企业规模小;打造知名富硒稻米品牌难度大;生产技术人员不足;政府微观层面政策不足。为此,为促进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广西富硒水稻产业规划;打造龙头企业和名品牌;完善富硒水稻产品标准体系;加强富硒水稻技术开发。2.通过对广西富硒水稻生产技术应用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广西富硒水稻生产企业主要在水稻抽穗期通过叶面喷施硒肥的方式进行水稻富硒。由于不同稻田土壤硒含量水平不同,在富硒水稻生产中易出现籽粒硒含量变异大,喷施硒肥效果不确定的问题。3.硒肥适宜施用量田间试验研究发现,在不同土壤硒含量水平下喷施...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及硒肥施用技术研究


图1-1我国砸分布图??-

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及硒肥施用技术研究


图3-3广西富砸稻米产品认定数目及分布??Fig.?3-3?Number?of?selenium-rich?rice?products?in?GuangXi??

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及硒肥施用技术研究


图3-3精米中硒含量随土壤中全砸变化??Fig.?3-3?Selenium?content?in?polished?rice?changes?with?total?selenium?in?soi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硒富集的影响[J]. 黄太庆,路丹,江泽普.  西南农业学报. 2019(01)
[2]《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J]. 成党伟,聂裕鹏.  吉林农业. 2019(02)
[3]土壤硒水平和硒肥对水稻硒吸收利用的影响[J]. 李云,林硕,金磊,毛东平,王学瑛,刘国侠,方乾坤.  安徽农业科学. 2018(35)
[4]土壤含硒量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J]. 王孟,张军强,谭亚华,商水根,徐印印,石垒,姜硕琛,姜汉峰,熊瑞刚,贾旭东,邢丹英,谢义梅.  土壤. 2018(06)
[5]不同施硒方式对水稻硒利用效率的影响[J]. 张城铭,周鑫斌.  土壤学报. 2019(01)
[6]宁夏青铜峡农耕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李晓慧,高宇,赵万伏,刘志坚.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05)
[7]农业小微企业与农户联结机制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 于凡.  农业经济. 2018(08)
[8]打造桂系富硒品牌 推动广西富硒农业加快发展[J]. 何礼新,陆思思.  广西农学报. 2018(03)
[9]广西农产品产地土壤硒资源普查及分级评价研究[J]. 黄碧燕,李小夏,廖勇.  广西农学报. 2018(02)
[10]关口葡萄富硒栽培施肥方式比较[J]. 江泽,李启孟,孙智慧.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04)

博士论文
[1]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产量和关键营养元素含量评价及调控[D]. 刘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外源硒补给与水肥联合调控对红枣品质及产量的影响[D]. 赵勇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1

硕士论文
[1]土壤理化性质及磷硫水平对水稻吸收累积硒的影响[D]. 沈方科.广西大学 2017
[2]恩施州富硒产业发展研究[D]. 何菲.湖北民族学院 2017
[3]富硒土壤硒形态转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对作物吸收的研究[D]. 安梦鱼.福建农林大学 2017
[4]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对水稻含硒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郭天宇.东北农业大学 2016
[5]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形成及其生理机理研究[D]. 虎芳芳.宁夏大学 2016
[6]富硒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 高显钧.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7]汉阴县农田硒资源现状分析及富硒大米生产技术研究[D]. 张迪.陕西师范大学 2013
[8]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系统优化决策研究[D]. 谢永利.贵州大学 2006
[9]江苏宜兴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及其农产品对硒的吸收与分配[D]. 李艳慧.南京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3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653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e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