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6-02-25 11:36

年上半年,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增长132%。如此之大的双顺差给经济的平稳运行增加了无形的压力,如何应对国际收支的顺差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压力,成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一、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分析

国际收支状况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活动状况,其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构成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的主要因素。

我国一直保持着双顺差,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前者指贸易往来/劳务输出往来/单方面转移(汇款等)形成的资金流动,后者是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形成的资金的流动。

中国2000-2008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经常项目差额

资本和金融

错误与遗漏

储备资产

2000

205.19

19.22

-118.93

-105.48

2001

174.05

347.75

-48.56

-473.25

2002

354.2

322.9

77.9

-755.07

2003

458.7

52.7

184.2

-1170.2

2004

686.6

110.7

270.45

-2063.64

2005

1608.2

629.6

-167.7

-2070.2

2006

2532.7

66.62

-129.48

-2469.8

2007

3178.3

902.1

164.02

-4617.4

2008

4261.1

189.64

-260.9

-4189.8

 

年的国际收支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到,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一直都保持着双顺差,并且由于受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经常账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自

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并呈现出五大特点,即国际收支顺差增幅较大;货物贸易顺差再创历史新高;收益项目顺差显著增加;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增加;证券投资逆差下降明显。

亿美元,进口倍亿美元,其中资本项目净流入15亿,直接投资净流入509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出48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426亿美元。 上半年,虽然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贸易平衡,但国内储蓄率高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投资增长带来产能过剩和进口替代能力增强,加上部分企业在出口退税调整、对部分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政策执行前抢先出口,致使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其中收益项目的顺差主要是由于我国海外务工人员增多带来劳务收入增加,加上我国对外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利润、利息等投资收益不断增长。

年的

(二)国内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国际投资呈上升趋势

(三)我国一直存在的“重出口、轻进口”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由于受传统贸易理论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重出口、轻进口的贸易格局。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本国货币,而货币的减少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是有害的,对外应该少买或根本不买;同时他们主张鼓励出口,而且认为出口越多越好。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奖出限入”,保持有利的贸易顺差,扩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减少外国产品的进口。贸易乘数理论也认为出口具有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口则是抵消这种作用的因素,是贸易乘数中的一个减项因子,因此提倡一国尽可能地去追求贸易顺差。

除上述贸易理论的影响外,我国重出口、轻进口贸易格局的形成还受以下两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一是上世纪80年代,由于外汇短缺,我国没有能力进口一些急需的技术产品和战略资源。当时采取这种“轻进重出”的政策导向确实是必须的,并且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二是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基础,决定了国内市场和管理政策的相对封闭,观念上一直认为进口会侵占国内市场,冲击国内产业等等,而出口能够带动国内投资和就业的增加,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

(四)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尚处于幼稚阶段

走出去走出去还存在着企业本身及政府在配套法规、支持和保障政策措施等多方面的问题。

(一)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

人民币应该升值,这是调整不平衡最为有效的办法。但是,经验显示,由于名义汇率调整而产生的支出转换效应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很小的。而且由于中国加工贸易占有绝对地位,汇率调整对实现贸易平衡的效应就更小。为了实现贸易平衡而以汇率作为调整工具会导致汇率更大的波动。过分强调汇率政策在调整经常项目不平衡方面的作用不仅达不到调整失衡的目的,而且会给相关国家造成很大的困难。广场协议之后,尽管日元重新定值、美元贬值,美国的贸易赤字并没有明显改善,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也没有明显的减少,但却给日本的经济造成巨大的麻烦。中国目前的问题并不是汇率波动过大,而是升值幅度偏小。在经过一年的升值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并不大,有效实际汇率变动的幅度更小。在20057月升值后,中国的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增加。这一事实说明,中国还需继续加大对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其中包括汇率的调整。

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从而需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提高居民收入。以此来矫正居民预期,最终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另一方面要扩大就业渠道,提高中国劳动力待遇,只有收入增长才能提高国内消费。

(二)从行政角度来分析

保持资本和金融项目适当顺差,经常项目适度或少量逆差,以此保持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合理、舒缓和减少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对人民币升值产生的压力。资本项目方面,在坚持履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承诺的前提下,坚持不懈地执行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科学衡量和综合评估境外外汇资金对国内经济的近期和潜在影响,,继续支持和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以多种形式来华投资,保持资本项目适度顺差,确保利用外资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期性。经常项目方面,在外汇储备相对充裕而外汇储备资产运用渠道相对单一的情况下,科学评估储备资产的利率、币种和期限结构,实现储备资产成本和收益的均衡。

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在资本流动方面,应鼓励资本流出,建立和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规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资金信贷支持。同时,加强对资本流人的管理,从全面引入转向以产业升级、环保,中西部开发,战略发展等方面引入为主,适当减少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适度提高进入标准,对一些地方的盲目引资行为要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5年第一季度)

第一财经日报

[4] 吴忠民:《贫富差距合理论专家撰文挑战权威》,《中国经济报》

[5] 张曙光:《从简单到复杂的跨越》《 中国经营报》 200501



本文编号:17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7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