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信用评级变更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23 00:58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看门人,其责任是对企业履约能力、投资信誉、综合实力与发展前景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相应的风险警示。对于企业来说,取得评级机构的评级认证也是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必要前提。同时,不同的信用等级认证对应了企业不同的融资成本,密切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经营。对于投资者而言,评级调整公告信息可以作为对上市公司股票投资的依据,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而产生股价效应。但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信用评级机构针对企业主体给出的评级变更公告对股票市场是否具有影响尚不明确,还有待通过研究给出更加具有说服力的解答。鉴于此,本文在有效市场假说、声誉理论等理论基础上,使用实证研究的相关方法,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视角考察信用评级变更公告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率之间的关联性。具体而言,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5年-2017年信用评级变更数据以及信用评级变更前14天至变更后15天为窗口期的股票异常收益率数据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使用EVIEWS软件来检验评级变更前后异常收益率的统计显著性。再通过STATA软件建立信用评级变更股价效应影响因素的门槛模型,以信用评级变更之前的公司评级作为门槛变量,以上...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信用评级变更股价效应相关文献
        2.1.1 关于信用评级变更具有显著股价效应的文献
        2.1.2 关于信用评级变更不具显著股价效应的文献
        2.1.3 关于信用评级变更股价效应动因研究的文献
        2.1.4 文献评述
    2.2 信用评级变更股价效应相关理论
        2.2.1 有效市场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声誉效应理论
        2.2.4 看门人制度理论
        2.2.5 搭便车理论
第3章 股价效应机制分析与实证假说提出
    3.1 信用评级股价效应的理论机制
        3.1.1 基于有效市场理论的分析
        3.1.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3.1.3 基于声誉效应理论的分析
        3.1.4 基于看门人制度论的分析
        3.1.5 基于搭便车理论的分析
    3.2 分析结论与提出假说
        3.2.1 分析结论
        3.2.2 提出研究假说
第4章 信用评级变更股价效应的实证检验
    4.1 事件研究法的研究设计
        4.1.1 事件定义及时间线的确定
        4.1.2 预期收益率的估计与异常收益率的计算
        4.1.3 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的检验
    4.2 样本说明
    4.3 股价效应检验
        4.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4.3.2 检验结果分析
        4.3.3 小结
第5章 股价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门槛效应分析
        5.1.1 问题描述
        5.1.2 方法提出
        5.1.3 门槛效应定义
        5.1.4 检验方法介绍、
        5.1.5 门槛效应检验
    5.2 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构建
        5.2.1 因素分析
        5.2.2 模型假设
        5.2.3 变量设计与样本说明
        5.2.4 模型设计
    5.3 门槛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5.3.1 参数估计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信用评级业市场结构探析[J]. 李明明,秦凤鸣.  经济经纬. 2017(03)
[2]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跨国传染与股票市场回应——基于全球48个经济体的事件研究[J]. 冯乾.  财经研究. 2016(08)
[3]投资者会关注债券信用评级吗?——基于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变化的公告效应研究[J]. 刘鹏飞,晏艳阳.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6(07)
[4]调级和列入评级观察对股票价格影响差异分析[J]. 邱静,马超群.  管理现代化. 2015(06)
[5]国内双重差分法的研究现状与潜在问题[J]. 陈林,伍海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07)
[6]主权信用评级与股票市场溢出效应:来自欧洲债务危机的经验证据[J]. 冯乾,杨景坛,吴治军.  投资研究. 2014(08)
[7]论我国信用评级变更的信息价值——兼论行政干预对信用评级的影响[J]. 赵进文,潘越.  征信. 2014(06)
[8]资信评级业利益冲突的博弈分析及其规制研究[J]. 聂正彦,安小雪.  征信. 2013(06)
[9]我国A股上市公司首次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告效应研究[J]. 黄娟,刘岩,刘燚.  投资研究. 2013(05)
[10]信用评级的质量评价:收益率导向方法[J]. 王闻,林加力.  投资研究. 2013(03)

硕士论文
[1]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冲击行业的短期聚集效应与长期扩散研究[D]. 罗恂.电子科技大学 2016
[2]我国债券信用评级质量研究[D]. 张颖滢.上海交通大学 2015
[3]信贷危机后信用评级变化与股票收益率关系的实证研究[D]. 万千.南京农业大学 2015
[4]信用评级变更在股票市场上的公告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邱静.湖南大学 2015
[5]信用评级机构评级质量影响因素探析[D]. 林加力.浙江大学 2014
[6]基于公司股票收益率的信用风险简约化模型[D]. 郑晓惠.南京理工大学 2014
[7]股价大幅波动后的动量和反转效应研究[D]. 何立伟.浙江工商大学 2013
[8]中国信用评级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D]. 李明明.山东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40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640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1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