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决策者收益与研发强度:融券机制的治理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3 02:22
  2010年3月30日,沪深交易所同时发布公告,启动融资融券(两融)交易。两融机制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国外,融券机制被称做“Short selling”。我国融资融券规则的建立借鉴了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但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由于过度融券交易而不得不申请破产后,众多人开始怀疑融券机制是否能够让证券市场变得更加有效。至此,各国的监管机构,包括美国的SEC以及英国的FSA,都开始改变融券交易的规则,要限制甚至禁止对特定股票的融券卖空。2010年6月德国政府更是单方面禁止了对欧元区主权债券以及信用违约互换的融券交易,并声称融券交易导致金融产品价格过度变化,给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以及金融系统的稳定带来了威胁。此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研究融券机制对股票定价效率以及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另外,也有学者开始关注融券机制对其直接作用的标的股票所代表企业的行为的治理作用。作为公司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研发强度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研发强度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水平从而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本文主要以企业研发强度为应用场景来探讨融券机制对企业行为的治理作用。研发强度是由企业内...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贡献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公司治理视角研究
    2.2 融券机制的治理效应研究
    2.3 研发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2.4 决策者收益与研发强度的关系研究
第三章 假设提出与模型建立
    3.1 决策者显性收益与研发强度
    3.2 决策者隐性收益与研发强度
    3.3 融券机制的调节作用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2 变量定义及测量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5.2 假设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应用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EO声誉、内部控制与商业信用融资关系的实证[J]. 王珍义,徐雪霞,肖皓.  统计与决策. 2017(21)
[2]CEO声誉与投资短视行为[J]. 曹国华,杨俊杰,林川.  管理工程学报. 2017(04)
[3]国企高管政治晋升、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J]. 罗富碧,刘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16)
[4]媒体监督能够起到外部治理的作用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违规的证据[J]. 周开国,应千伟,钟畅.  金融研究. 2016(06)
[5]公司内部晋升机制及其作用——来自公司人事数据的实证证据[J]. 张红,周黎安,梁建章.  管理世界. 2016(04)
[6]公司治理如何影响企业研发投入?——来自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考察[J]. 肖利平.  产业经济研究. 2016(01)
[7]监管独立性、市场化进程与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的执行效果——基于20032012年国企高管职位变更的数据[J]. 张霖琳,刘峰,蔡贵龙.  管理世界. 2015(10)
[8]SEC意见信与财务造假——基于中概股危机的实证分析[J]. 张然,陈思,雷羽.  会计研究. 2015(07)
[9]卖空机制提高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吗?——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J]. 李志生,陈晨,林秉旋.  经济研究. 2015(04)
[10]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基于锦标赛理论的视角[J]. 吕巍,张书恺.  软科学. 2015(01)

博士论文
[1]高管声誉激励的治理效应及作用机理:质性与量化整合框架下的研究[D]. 王帅.山东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40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640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a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