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异化现象

发布时间:2021-10-23 06:46
  在经济数学课程改革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有违改革初衷的若干异化现象:盲目提升经济数学课程的功能,过度强调经济数学的工具作用,低估学科知识结构性融合的难度。异化现象造成了如下的负面效应:(1)课程教学违背教育规律,滋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通病;(2)经济数学教材呈现工具主义倾向;(3)一线教师的理论创新精神被弱化。功利化是导致经济数学教学改革中产生异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或根源。消除或矫正异化现象的主要建议为:(1)树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解惑理念,回归经济数学课程的正常功能;(2)重视学科知识的结构性融合,理论方法与应用并重;(3)增强包容性,倡导多样化。 

【文章来源】:高教论坛. 2020,(0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课程改革的异化表现
    (一)盲目提升经济数学课程的功能
    (二) 过度强调经济数学的工具作用
    (三) 低估学科知识结构性融合的难度
二、异化现象的负面效应
    (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成为教学通病
    (二) 课程改革有违教育教学规律
    (三)经济数学教材呈现工具主义倾向
    (四)一线教师的理论创新精神被弱化
三、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源
    (一)功利化导致工具主义思潮盛行
    (二)功利化导致课程功能异化
    (三) 功利化助长学术浮躁
    (四) 功利化催生“职称效应”
四、矫正建议
    (一) 树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解惑理念
    (二)回归经济数学课程的正常功能
    (三)方法与应用并重
    (四)重视学科知识的结构性融合
    (五)增强包容性,倡导多样化
结语



本文编号:3452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3452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1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