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茶文化发展论文_福建省茶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9 10:55

  本文关键词:福建省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2 年 06 月第 3 期

福建省茶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77

福建省茶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1 2 霞 , 黄庆华

( 1.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3 ; 2.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3 ) ???????????????

?????????????????????????????
[ 摘 要] 茶文化旅游融休闲、生态等多重功能于一体,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已成为旅游产业的一支新秀, 加强开发茶文化旅游产业对福建省具有积极的意义 。福建省具有开发茶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但是也 面临一些问题,要想在全国竞争激烈的茶文化旅游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福建省茶文化旅游开发还应在现有基础上 深入挖掘,不断完善,走一条高品位、多样化、差异化的创新之路。 [ 关键词] 福建; 茶文化旅游产业; 开发; 可持续发展 [ 中图分类号] F59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4940 ( 2012 ) 03 - 0077 - 03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体验性、 参 歌、茶舞、茶菜、 茶宴等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 与性、文化性较强的旅游活动成为一种新的消费需 求,茶文化旅游融休闲旅游、 文化旅游、 观光旅游、 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等多重功能于一体,越发受到人 们的青睐,已成为旅游产业的一支新秀。福建是产茶 大省,涵盖以乌龙茶为首的绿茶、红茶、 白茶、 花茶 等茶类,武夷山大红袍、 安溪铁观音更是驰名中外。 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优美的茶区自然生态景观、 异彩 纷呈的茶俗茶礼茶事,为福建省开发茶文化旅游产业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一、茶文化旅游的内涵 关于茶文化旅游目前业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 , 专 家学者们根据旅游、茶文化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各自的 理解。笔者研究前人的成果, 将茶文化旅游界定为: 以茶为载体,以文化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 富的系列旅游活动,以得到与茶相关的物质享受和茶 文化精神享受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 。 二、开发茶文化旅游的意义 ( 一) 弘扬传统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 传统的茶产业只专注于种茶、采茶、 制茶、 卖茶 的循环,经营模式单一。茶文化旅游将茶产业和文化 旅游相结合,除为游客提供休养生息、放松身心的环 境之外, 还 提 供 茶 的 知 识、 典 故、 鉴 赏、 茶 艺、 茶
* 收稿日期: 2012 - 05 - 05 作者简介: 周霞 ( 1976 - ) ,女,福建福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服务贸易。 E - mail: zx@ fjrtvu. edu. cn

从而拓展了传统茶产业的产业链条和增值渠道 , 产生 叠加和乘积效应,成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 ( 二) 创新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茶文化旅游的开发, 促进了茶区旅游业的发展, 实现了茶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 , 使得茶产 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增加了茶农经济收入。 同时, 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还带动了茶区交通 、 电信、 商贸 和农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 带动地方经济的整体繁 荣。开发茶文化旅游成为促进茶乡经济进一步发展的 新的经济增长点。 ( 三) 营造和谐氛围,丰富精神生活 茶文化旅游的影响不仅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 , 还 渗透到了精神生活。茶文化旅游可以使游客远离快节 奏、高强度的现代生活、 职场竞争, 享受悠闲恬静、 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通过亲身体验茶区的自然景 观、人文历史、茶史茶事、 茶俗茶礼、 茶具茶制品、 茶书茶画等, 感受茶文化的精髓, 回归如 “饮中君 子” 般平和、 淡然的心境,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有 利于社会和谐建设。 三、福建开发茶文化旅游的优势 ( 一) 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福建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有一千多年的茶文化历

78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年 06 月第 3 期

史,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比陆羽 《茶经 》 尚早 300 余 年。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的茶说茶典 、茶俗茶礼、 茶 歌茶舞、茶诗茶画、茶艺茶事,还有茶文化遗迹遗址 等人文旅游资源,比比皆是。如擂茶、新娘茶、 采茶 灯、安溪茶艺、祭茶、喊山等传统茶文化活动, 如海 峡两岸茶博会、 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 福建 ( 厦 门) 国际茶文化节、 中国安溪铁观音节、 福鼎白茶 文化节等现代茶事活动。福建地处东海之滨, 丘陵起 伏,土壤肥沃,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 有着广阔 的茶园,多样的茶类,优美的茶区生态环境等自然旅 游资源。如世界级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 、 世界 文化 遗 产 永 定 客 家 土 楼、 国 家 级 重 点 旅 游 风 景 区 ( 点) 太姥山等。 ( 二) 茶景交融,各具特色 福建几乎全省产茶,茶园大多置身于名山胜景之 中,茶景交融,相互映衬,因产茶种类、旅游资源各 异而形成一道道各具地域特色的茶文化旅游胜景 。 如 太姥山为代表的闽东茶区,产白茶、红茶、 绿茶等多 茶种,以山海风光、畲族风情为主要景观; 龙岩为代 、 “水仙茶饼 ” , 以茶园、 表的闽西茶区, 产客家茶 革命圣地、客家风情为主要景观; 安溪为代表的闽南 茶区,盛产铁观音,以茶园茶山、遗迹遗址、 茶俗茶 艺为主要景观; 武夷山为代表的闽北茶区, 产武夷岩 茶闻名,以丹霞地貌、山水风光为主要景观; 福州为 代表的闽中茶区,主产茉莉花茶,以茶贸历史、 名人 文化、茉莉花茶文化为主要景观。 ( 三) 茶人进取,政府支持 深厚的闽茶文化,孕育了一代代杰出茶人。 中国 现代十位杰出茶叶专家中就有三位来自福建 : 已故的 我国现代茶树栽培学科创建者庄晚芳先生 、 高等茶学 教育创始人陈椽先生以及 103 岁高龄仍活跃茶坛的茶 界泰斗张天福老前辈。在积极进取的闽茶人的传承推 动下 福 建 茶 业、 茶 文 化 不 断 推 陈 出 新, 向 前 发 展。 “借茶文化办旅游, 以旅游助茶业发展 ”已成为福建 省相关部门的共识,各级政府重视茶文化旅游产业的 发展,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已开发茶文化景区景点的 整改、完善和具有开发潜力的茶文化景区景点的规 划、建设。并对道路、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条件进 行改善,提升茶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的接待能力 。 四、福建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 一) 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效应不足 福建省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远远不够 , 相当部分 人们仍对茶文化、 茶文化旅游尚未形成较清晰的认 识,从而导致茶文化旅游所吸引到的客源较大程度地

局限在茶叶销售地、专项研究领域,未能真正普及到 广大人民中去。 茶文化旅游也要创品牌、 打造精品,, 一个响亮的品牌可以无形中给产品赢得足够的吸引 力,打开更多潜在的客源市场,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 益。但是目前福建省不论是安溪茶文化旅游 、 武夷山 茶文化旅游还是其它地区开展的茶文化旅游 , 都还没 有打造出深入大众的旅游品牌。 ( 二) 茶文化旅游产品层次较低,缺少文化内涵 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福建省开发茶文化旅游的 优势之一,但是由于对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开 发不足,导致福建茶文化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 主要限 于游园、采茶、购茶、品茶、观艺等几个方面, 容易 误导游客把简单的喝茶、买茶等同为茶文化旅游。 此 外,福建各地开发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之间个性不鲜 明,差异化较小,趋同现象严重,产品普遍给人一种 单调乏味、似曾相识之感,对旅游者缺乏吸引力。 ( 三) 茶文化旅游的配套环境尚不成熟 一方面,茶文化旅游涉及行、 游、 住、 食、 购、 娱六大方 面, 它 的 发 展 需 要 交 通、 通 讯、 水 电、 宾 馆、餐饮、 商店、 娱乐等一系列硬件基础设施的支 持。目前福建茶文化旅游市场配套设施尚未健全 , 例 如,福建茶文化景点多在山区,各景点间交通线路的 衔接尚未便捷化,从而成为茶文化旅游的首要制约因 素。另一方面,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是构成茶文化 旅游软环境的关键要素,但总体而言目前福建茶文化 导游不够专业,解说词文化内涵不丰富,未能很好地 发挥引领游客领略茶文化之美的作用 。 ( 四) 茶文化旅游开发中对生态保护不够重视 福建省茶文化旅游开发处于起步阶段 , 缺乏完整 的规划体系,在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时,往往受眼前 经济利益驱使,忽视茶园茶区的生态保护, 盲目进行 掠夺性开发,破坏茶叶生长环境和茶乡原生文化 。 例 如,茶园附近随意添加或改造与主体景观极不协调的 人造景观和建筑,大办餐饮服务业,安排游人未经专 人指导就体验采摘茶叶等等。 五、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 ( 一) 加大 茶 文 化 旅 游 的 宣 传 力 度, 强 化 品 牌 建设 首先,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应联合起 来,充分运用多样化的宣传媒体和手段 ,例如报刊杂 志、广播电视、 互联网、 展览、 讲座、 节庆活动等, 大力加强福建省茶文化旅游的宣传 ,努力打造茶文化 旅游品牌。其次,宣传中应注意深度挖掘和介绍茶文 化的内涵, 让潜在客源对福建茶文化特色有一定了

2012 年 06 月第 3 期

福建省茶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79

解,进而激发其出游兴趣。再次,福建茶文化旅游产 品的宣传推广不可能全面铺开,而应有的放矢, 有重 点分层次地进行。 ( 二) 挖掘文化内涵,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档次 一则要大力发展组合型旅游产品。推出形式多样 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如茶文化旅游与寻根访祖游、 学 习考察游、民俗风情游、 休闲度假游、 医疗保健游、 山水生态游、 节庆游等相结合, 以满足旅游者多层 次、多层面的需求。 二则要大力发展差异化旅游产 品。立足本区茶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福建省东西南北 中五大茶区的个性旅游形象, 精心策划特色旅游产 品,避同求异,形成独特的吸引力。同时, 开发五大 茶区之间的茶文化旅游合作项目,形成资源共享、 优 势互补、整体促销的格局,促进福建省茶文化旅游业 的共同繁荣。 ( 三) 加强茶文化旅游的配套环境建设 一方面,旅游部门应加大投资,为开发福建茶文 化旅游完善硬件建设,包括: 改善旅游交通条件, 构 建方便、 快捷的交通网络, 提高旅游景点的可进入 性; 改善景区景点及宾馆的供水、供电、 安全、 卫生 等条件, 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 另一方 面,要搞好软环境建设,为茶文化旅游区培训出一批 精通茶知识、 了解茶习俗、 掌握茶礼仪、 领会茶精 神,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的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 , 提 高茶乡接待游客的整体水平。 ( 四) 坚持绿色开发, 确保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 发展

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 资源,是实现茶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福 建省在开发茶文化旅游中应科学规划 ,防止和杜绝在 茶文化旅游景点景区内进行破坏性建设 ; 加强宣传教 育,提高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环 保意识、生态意识; 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和环境对旅游 开发的承受力,绿色开发,最终实现生态、 经济和社 会的综合效益。 福建省茶文化旅游业发展至今在国内市场已有一 定的影响力,但茶文化旅游产品大都还停留在一般观 光游览的层面上,市场竞争力不强。要想在全国竞争 激烈的茶文化旅游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福建省茶文 化旅游开发还应在现有基础上深入挖掘, 不断完善, 走一条高品位、多样化、差异化的创新之路, 真正实 现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郭 雅 玲. 走 进 福 建 茶 文 化 [J] . 福 建 茶 叶, 2004 , ( 1 ) : 43. [ 2] 刘琳燕,孙云. 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J] . 茶叶科 学技术,2011 ,( 3 ) : 39. [ 3] 郭丽妮. 安溪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J] . 泉州师范学院 学报,2001 ,( 6 ) : 55 ~ 59. [ 4] 王小丹. 福建省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D] . 福州: 福建 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 5] 杨坤武,明庆忠,李庆雷等. 基于深度旅游理念的茶文 J] . 昆明大学学报,2008 , ( 4 ) : 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48 ~ 51.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Tourism in Fujian
ZHOU Xia HUANG Qing - hua

( Fuji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3 Fujian Commercial College,Fuzhou,Fujian, 350003 ) Abstract : Tea culture tourism has become popular recently as it has leisure,ecological and many other function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develop the industry of tea culture tourism. Fujian is a province which has many advan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tourism,meanwhile having some difficulties. It needs further development to make a diversified innovation. Key words: Fujian; industry of tea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责任编辑: 梁小红)



  本文关键词:福建省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9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19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8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