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秦岭北麓乡村旅游地为例

发布时间:2017-04-29 03:02

  本文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秦岭北麓乡村旅游地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选取秦岭北麓四个不同旅游发展阶段景区,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方法对景区周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设计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农户分类,对乡村旅游影响下六种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家庭特征、生计策略和生计资本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乡村旅游深刻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生计组合模式,农户生计方式发生变迁和重构,传统单一的生计方式趋于多样化;2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当地农业生产功能衰退,大量传统生计农户向新型生计(旅游经营和务工结合)农户转化,形成六种不同理性偏好共存的生计模式;3乡村旅游发展改变了农户的生计资本储量和组合形式,改善了农户原有的生计环境。总体而言,当地农户生计资本规模有限,且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的差异显著,传统生计型农户生计资本储量和生计活动多样性均明显低于旅游参与型农户。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 乡村旅游 农户生计 秦岭北麓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27) 西北大学“十二五”“211工程”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YZZ13005)
【分类号】:F327;F592.7
【正文快照】: 近年来,农户生计问题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学术界广泛的关注。生计是一种谋生方式,农户生计包含了农户为了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力(Capabilities)、资产(Assets)(包括储备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从事的活动(Activities),其中资产的存量、流量和组合是最复杂也是最重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artha G.Roberts,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2 刘丽梅;吕君;;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3 阎建忠;喻鸥;吴莹莹;张镱锂;;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脆弱性评估[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4 张丽萍;张镱锂;阎建忠;吴莹莹;;青藏高原东部山地农牧区生计与耕地利用模式[J];地理学报;2008年04期

5 赵雪雁;;生计资本对农牧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4期

6 姚娟;程路明;石晓平;;新疆参与旅游业牧民生计资本研究——以喀纳斯和乌鲁木齐县南山生态旅游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12期

7 汤青;徐勇;李扬;;黄土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及未来生计策略——基于陕西延安市和宁夏固原市1076户农户调查[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8 喻忠磊;杨新军;杨涛;;乡村农户适应旅游发展的模式及影响机制——以秦岭金丝峡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3年08期

9 王立安;钟方雷;苏芳;;西部生态补偿与缓解贫困关系的研究框架[J];经济地理;2009年09期

10 赵雪雁;李巍;杨培涛;刘霜;;生计资本对甘南高原农牧民生计活动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利永;;贫困山区不同农户旱灾脆弱性差异——以重庆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2 张丽;赵雪雁;侯成成;江进德;;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J];冰川冻土;2012年01期

3 朱利凯;蒙吉军;刘洋;周平;;农牧交错区农牧户生计与土地利用——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10年02期

4 谢旭轩;张世秋;朱山涛;;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朱利凯;蒙吉军;刘洋;周平;;农牧交错区农牧户生计与土地利用——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李萍;庞英;;基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靳小怡;李成华;杜海峰;杜巍;;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应用的新领域:农民工生计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3期

8 崔欣婷,苏筠;小空间尺度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评价初探——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双桥坪镇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3期

9 周小萍,陈百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及案例分析——以冀中南平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10 陈萍;陈晓玲;;全球环境变化下人-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旭轩;;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友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设计理念与实践[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盛海;;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中的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理论创新与政策设计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彬;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甘肃农村扶贫资金投向及效益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蔡仲秋;资源型企业群落脆弱性形成机理及其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郭健;突变理论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研究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董海荣;社会学视角的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车越;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水源地的环境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国庆;气候变化对黄河中游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关键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何雪锋;基于农户尺度的半干旱区集雨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行为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8 袁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那伟;辽源市人地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何栋材;水贫困理论及其在内陆河流域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杰;文化遗产旅游的社区参与度评估[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周婧;贫困山区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宅基地流转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广东;微观主体行为差异下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建构[D];西南大学;2011年

4 陆阳;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多目标协调发展综合评价及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建恒;河北省雷电灾害分布特征及风险区划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6 杨飞;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王臻;彝族撒尼人经济生活变迁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8 朱明珍;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劳动力供给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郭红霞;参与式社区共管地区农户生计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威;岷江上游藏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旭轩;张世秋;朱山涛;;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黄华;明庆忠;;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途径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3 吴国清;;参与发展:上海构建和谐旅游城市的理论与实践[J];商业研究;2008年06期

4 王丽华,张宏胜;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开发的“IDPC”模式研究——以非民族旅游地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5 蒋艳;关于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张引弟;孟慧君;塔娜;;牧区草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其对牧民生计的影响——以内蒙古草原牧区为例[J];草业科学;2010年05期

7 Martha G.Roberts,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8 摆万奇,阎建忠,张镱锂;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9 谢婷;钟林生;陈田;袁弘;;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10 蔡强国;和继军;田磊;;土壤侵蚀治理范式与生态学理论的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三位一体”项目对宁夏盐池县农户生计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维;黄土高原农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贤秀;齐顾波;李风阳;;互助资金应多关注贫困户——宁夏Z村互助资金对农户生计影响的调查[J];农村经营管理;2010年03期

2 郭圣乾;张纪伟;;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分析[J];经济经纬;2013年03期

3 李琳一;李小云;;浅析发展学视角下的农户生计资产[J];农村经济;2007年10期

4 甄鸣涛;李玉霞;葛文光;;河北农户生计选择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5 赵靖伟;;农户生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1年05期

6 杨光;;浅析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2年09期

7 吕伟伟;;甘肃省山区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02期

8 张莉;聂凤英;;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户生计改善的影响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10期

9 时红艳;;外出务工与非外出务工农户生计资本状况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04期

10 黄丹晨;吴海涛;;水土保持项目对农户生计影响的效应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英;王成;王利平;蒋福霞;;统筹城乡视域下农户的后顾生计来源及风险诊断——以重庆市沙坪坝区龙泉村1336户农户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市政协委员 马彦明;应建立健全退耕还林农户生计问题长效机制[N];固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靖伟;农户生计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三位一体”项目对宁夏盐池县农户生计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红霞;参与式社区共管地区农户生计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威;岷江上游藏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马晓倩;干旱扰动下黄土高原典型村落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4年

4 鲁婷;干旱扰动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户生计风险及生计脆弱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5 蔡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户生计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吕伟伟;外力介入下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年

7 信桂新;农户生计变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8 刘纲;“稻改旱”对农户生计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渠甲源;农户生计多样性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谷雨;外出务工对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秦岭北麓乡村旅游地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34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a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