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12:02

  本文关键词: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巨大潜能使得我国绝大部分省区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区域间旅游竞争日趋激烈。然而,部分省区并没有对自身发展旅游业的未来前景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价,就一厢情愿地将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造成旅游资源的开发性破坏以及区域产业结构失调等灾难性的后果。区域旅游业能否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与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是密切相关的。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是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后续能力和未来前景的一种综合测度。通过评价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可正确认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态势,明确发展思路。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然后运用系统论、区位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竞争力理论以及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界定了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内涵,分析了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特征以及与旅游业竞争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的关系。进而在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系统,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构建出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实证方面,本文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0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业发展潜力进行了静态评价和分析。然后运用2000年至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各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潜力进行了动态测评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东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潜力总体水平高于中西部。目前对旅游业发展潜力影响最大的是旅游供给潜力,但在未来的发展中,旅游潜力保障力和旅游潜力支持力对于增强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各区域要对本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潜力进行系统、动态的分析与评价,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最终着力创造区域间旅游业合作的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旅游发展潜力的全面发挥。 最后,本文从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上提出了主要的创新点,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对旅游业发展潜力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区域旅游业 发展潜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F2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现状13-17
  • 1.2.1 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研究13-14
  • 1.2.2 发展潜力评价的研究14-15
  • 1.2.3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评价研究15-17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7-19
  • 1.3.1 研究思路17-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第2章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的理论基础19-25
  • 2.1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概述19-21
  • 2.1.1 区域旅游业的内涵及特征19-20
  • 2.1.2 发展潜力的内涵20
  • 2.1.3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内涵及特征20-21
  • 2.2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的理论基础21-23
  • 2.2.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21-22
  • 2.2.2 竞争力理论22
  • 2.2.3 系统论22
  • 2.2.4 区位论22-23
  • 2.2.5 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23
  • 2.3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相关关系分析23-25
  • 2.3.1 与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关系23-24
  • 2.3.2 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4-25
  • 第3章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系统分析25-31
  • 3.1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分析25-28
  • 3.1.1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25-26
  • 3.1.2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26-28
  • 3.2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系统28-31
  • 3.2.1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系统的概念28-29
  • 3.2.2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系统的结构29-31
  • 第4章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31-39
  • 4.1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及思路31-33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31-32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32-33
  • 4.2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33-36
  • 4.2.1 理论指标体系33
  • 4.2.2 应用指标体系33-36
  • 4.3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评价方法36
  • 4.4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评价程序36-39
  • 第5章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的实证研究39-55
  •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39-40
  • 5.1.1 区域的界定39
  • 5.1.2 数据的来源39-40
  • 5.1.3 数据的处理40
  • 5.2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分类比较与总体评价40-52
  • 5.2.1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分类比较与评价40-47
  • 5.2.2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总体比较与评价47-52
  • 5.3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动态测评52-55
  • 5.3.1 四大类潜力权重变化分析52-53
  • 5.3.2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变动分析53-55
  • 结论55-57
  • 1. 结论与对策55
  • 2. 可能的创新点55-56
  • 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56-57
  • 参考文献57-62
  • 致谢62-63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63-64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6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学峰;张辉;;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12期

2 叶新才;李洪波;;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框架构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刘大海;陈烨;陈小英;高俊国;张志卫;王晶;;基于细化单元整合的海岸带区域发展潜力多重复合评估模型研究——以东营市沿海四区县发展潜力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13年01期

4 胡曾曾;;咸宁市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13年02期

5 陈玲玲;单鹏飞;;基于资源价值挖掘的旅游景观设计——以长青沙度假区为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黄秀微;;城市会展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以廊坊市为例[J];职业时空;2012年02期

7 王学峰;张辉;;中部六省区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国川;李岫;;基于DP矩阵的区域旅游业发展战略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盛圭;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D];西南大学;2011年

2 叶谦;文化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3 黄静思;西部县域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万明;承德市旅游空间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晓云;洛阳山地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评价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陈自威;基于ANP的医疗旅游发展潜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瑜;承德市导游与旅游车辆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38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c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