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文化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认知分异——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发布时间:2017-05-03 06:07

  本文关键词:文化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认知分异——以南京都市圈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区域旅游竞合关系的演化,行政驱动对优化区域旅游空间关系的作用渐趋弱化,而地区间的文化影响机制相对稳定,文化资源和文化空间的跨行政区分布是一种普遍的空间现象,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区域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要在整合行政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旅游地的公众认知和市场需求,实现区域旅游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围绕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状态、区域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基本条件等设计调研项目,采用社会调查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公众对区域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认知和评价情况。研究发现,文化旅游区域协同的空间认知分异规律存在文化资源导向性、交通区位导向性和文化关联导向性的特征。这一特征有助于厘清政府主导的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有助于旅游地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深度开发,进而选择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的区域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文化旅游 协同发展 认知分异 南京都市圈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JY08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49)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SJB850002) 扬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4646)资助~~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旅游的发展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1]。但长期以来,国内的区域旅游合作都是基于一定行政区划范围的行为主体间的区域外部性交往活动,通过与其比邻或相对等的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实现旅游要素的空间整合和优化配置[2]。这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2 许峰,李臣刚;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研究[J];旅游科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锦河;旅游区域形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王咏,陆林;芜湖市旅游市场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韩凯,邹欣庆;基于空间感知规律的城市旅游形象比较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4 程金龙,吴国清;旅游形象研究理论进展与前瞻[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2期

5 肖江南;;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现状及启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6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7 宣国富,章锦河,陆林,章锦河,杨效忠;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6期

8 冯德显,吕连琴;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3期

9 章锦河,陆林;中国旅游类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分析[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10 吴泓,顾朝林,马荣华,徐晓勤;江苏省国内旅游结构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茂祝;伊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张正国;区域旅游合作的系统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文彤;旅游目的地标志景区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白凯;基于发生学的中国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惠珊;苏州城市旅游发展论纲[D];苏州大学;2001年

2 薛莹;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黄波;论旅游规划中的旅游形象策划[D];广西大学;2002年

4 梁海燕;城市旅游形象的策划[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孟凡荣;CIS战略与长春城市旅游形象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佟志军;辽西走廊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殷文杰;认知地图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9 赵飞羽;区域旅游形象的传播学特征及其传播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徐乐乐;基于旅游流分析的杭州入境旅游市场开拓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蕾,李霖;空间认知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J];测绘工程;2004年02期

2 张捷,李升峰,周寅康,都金康,包浩生;九寨沟风景区游客入游距离特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3 秦学,陈晓艳;我国东西部城市旅游的差异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4期

4 张敏;刘学;汪飞;;南京城市文化战略及其空间效应[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5 朱力,郭城;黄山旅游地域空间研究[J];城市规划;2002年12期

6 李蕾蕾;海滨旅游空间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2期

7 俞孔坚;观光旅游资源美学评价信息方法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989年04期

8 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3期

9 张兴平,杨建军,毛必林;杭州市游客流量的时空分析及旅游交通对策[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2期

10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欣江;;印象个旧 第三届国际锡文化旅游节暨庆祝个旧建市60周年[J];青年与社会;2011年02期

2 商胜利;涂玉国;;【集天下智慧 谋跨越发展】 湖北襄樊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J];w

本文编号:342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2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2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