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浙江省国内旅游流系统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03:08

  本文关键词:浙江省国内旅游流系统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结构 块模型 中心性 旅游流


【摘要】:运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块模型、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合锡尔指数、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基于省外客流的面板数据,研究近十年来浙江省大尺度国内旅游流系统网络结构演变特征。结果发现:1)旅游流网络系统整体变化缓慢,局部变化明显。客源网络系统与目的地网络系统联系在加强,客流有向主要客源地和主要目的地集中态势。目的地地带间网络中心性整体锡尔系数呈现先降后升,总体处于波动增加趋势。2)客源地、目的地中心性与块的密度值呈正比例关系。旅游流网络空间系统演变过程,体现了总体稳定性和自相似性的空间等级特征。3)浙江省省外旅游流目的地系统网络结构,形成了"一个核心—边缘旅游带,四级城市,五级旅游区"的空间等级结构。客源地网络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圈层等级扩散"特征。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外语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网络结构 块模型 中心性 旅游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1155)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题“江苏省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0引言旅游系统网络中的结点类型分为目的地(旅游流的汇)结点和客源地结点(旅游流的源)两类,交通线路将所有结点连接成以目的地为中心的旅游系统网络[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空间引力模型、空间经济联系度、地理集中指数、空间使用曲线、位序规模法则、时间集中指数等理论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华;乌恩;;旅游系统网络空间分形研究的科学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2 汪德根;陈田;;基于竞争力评价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以中国东部沿海三大旅游圈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3 吴晋峰,包浩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4 杨效忠;张捷;叶舒娟;;基于社会网络的跨界旅游区边界效应测度及转化[J];地理科学;2010年06期

5 保继刚,郑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6 杨国良;张捷;艾南山;刘波;;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7 杨兴柱;顾朝林;王群;;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8 陈浩;陆林;郑嬗婷;;基于旅游流的城市群旅游地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9 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10 章锦河,张捷,李娜,梁琳,刘泽华;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杰;;城市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设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吴立;刘红叶;;黄山市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与优化[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3 刘俊;陆玉麒;;连云港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市场开拓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4 任开荣;;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丽江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5 孙冬英;;九江市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与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6 赵亮;李洪娜;;辽宁省乡村休闲型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7 刘莉;陆林;;江苏省同里镇旅游者旅游感知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王咏,陆林;芜湖市旅游市场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9 解杼,张捷,刘泽华,余颖,郭来喜;旅游者入游感知距离与旅游空间行为研究——以江西省龙虎山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杨效忠,陆林,张光生,卢松,宣国富;普陀山国内旅游者特征及行为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莉;廖仁静;;次级景点客源空间特征研究——以南京珍珠泉景区为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宏磊;张捷;曹靖;史春云;刘传华;田谆君;王岚;;基于通达度和资源的江苏省旅游发展潜力研究[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刚强;;中国地市旅游经济空间集中特征及机理分析[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维梅;秦安臣;张启;冯学全;李东义;;雾灵山森林公园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秦中;张捷;赵勇;;城市化多目标旅游分析[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章锦河;陆林;;中国旅游类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分析[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李瑛;李树民;;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张秋娈;沈和江;路紫;;研究设计: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的空间结构与运行模式[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李琛;;北京市民国内旅游行为特征分析[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下)[C];2008年

10 高召锋;王连勇;余裕星;;我国西南地区国家级自然公园空间结构探究[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6届年会暨金丝峡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赵冰;基于场论的物流生成及运行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8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源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陈丽华;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艳;从《印象·刘三姐》透视品牌旅游产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尹优;广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晓晨;同城化背景下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5 郑长海;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差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宾丽;池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市场预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沈旭炜;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楚珊珊;游客空间行为影响下的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林莹;闽北古镇峡阳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梅亮;李炳义;唐平;过晓丹;;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城乡互动旅游系统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3 黄成林;黄山、九华山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4 孙根年;薛佳;;收入驱动的居民国内旅游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5期

5 张捷,李升峰,周寅康,都金康,包浩生;九寨沟风景区游客入游距离特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6 叶玉瑶,张虹鸥,罗晓云,李斌;中外城镇群体空间研究进展与评述[J];城市规划;2005年04期

7 肖枫 ,张俊江;城市群体经济运行模式——兼论建立“共同市场”问题[J];城市问题;1990年04期

8 吴承照;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3期

9 吴人韦;论旅游规划的性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4期

10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耀峰,李永军;中国入境后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研究[J];人文地理;2001年06期

2 王洁;以广深为起点的海外旅游流的流动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年05期

3 丁正山;南京国内旅游流时空演变研究[J];旅游学刊;2004年02期

4 沈振剑;河南省旅游流时空变化的预测及发展趋势[J];经济经纬;2005年04期

5 沈振剑;河南省旅游流时空变化的预测及发展趋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李永军;旅游流研究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5年18期

7 章锦河,张捷,李娜,梁琳,刘泽华;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2期

8 杨国良;张捷;艾南山;刘波;;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9 林岚;康志林;甘萌雨;叶金玉;;基于航空口岸的台胞大陆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10 黄震方;袁林旺;俞肇元;吴江;周年兴;;生态旅游区旅游流的时空演变与特征——以盐城麋鹿生态旅游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e,

本文编号:560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560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4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